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2 / 2)

加入書籤

道智呆了一呆,怎麼也想不到,莘邇這次找他來都,是打算設立僧司,給他任官。

他麵現難色,說道:「將軍意設僧司,當然是很好的,唯是貧道自少出家,不諳塵事,清心寡欲,亦無意名祿,職掌一任,貧道恐非其人。」

莘邇語重心長地說道:「智師!你可千萬不要小看僧司職掌之任啊!想你為開山造佛像,奔走王都、建康,結果如何?雙手空空,一無所獲!緣由何在,你想過沒有?」

「所以無獲者,全因貧道佛理不深,未能感化世人。」

「非也非也。智師的禪理已經很深了。我聽那請你來都的人回報,說你在山中入定,一定十餘日,山野獵人都以為你已凍餓而死,數試你的鼻息,好在被你的弟子阻止,才未驚擾到你。此等禪功,若還不深,什麼叫深?我看啊,智師你不是不深,而是早已深不可測了!

「你之所以一無所獲,沒有別的緣故,隻是因為你身在鄉野,不在朝中!」

道智若有所思,說道:「將軍的意思是?」

「智師,請你想一想,你如果身在朝中的話,朝夕接見,皆是貴人,是不是隨時可與朝中諸公相見?見得多了,是不是交情也就好了?交情好了,你有所請求,朝中諸公是不是也就會痛快答應了?到的那時,別說開個山、鑿個洞、塑個佛像,你就是想大興寺院,廣納信徒,有何不可?」

道智不覺心動,猶豫說道:「可是貧道隻知佛經,不知該如何理事啊。」

「你不知,不要緊。隻要你願意屈就,我可以給你調派人手,輔佐幫你。」

道智躊躇半晌,作出了決定,拜倒說道:「貧道不才,願受將軍重任。」

莘邇大喜,說道:「好!我這幾天就上書朝中,請求設立僧官。」殷勤地問道智,「智師在王都可有住處?」

道智答道:「貧道早年曾在王都求佛,可在王都的寺中暫住。」

莘邇拿起案上的兩個金餅,遞給他,說道:「智師苦修雖然虔誠,身體也得保重。這些權作我的敬禮。」

道智接過,復下拜致謝。

送走了道智,回到室內,張龜從外頭轉進,問道:「將軍,為何挑道智作僧官的主管?」

設立僧司一事,是莘邇與張龜、羊髦共同商議後的決定。

要想把佛教信徒作為助力,最好的辦法,當就是設立一個機構來管理、組織他們。

此外,定西的僧人、寺院盡管不及江左,「或墾殖田圃,與農夫齊流;或商旅博易,與眾人競利;或矜持醫道,輕作寒暑;或機巧異端,以濟生業;或占相孤虛,妄論吉凶;或詭道假權,要射時意;或聚畜委積,頤養有餘;或指掌空談,坐食百姓」,但通過收納信民的捐獻,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經商、占地、放高利貸、魚肉百姓的現象也不少見。

為了百姓著想,對此類的種種亂像,也需要設立一個政府的部門加以管束。

總之,設立僧官,是一舉兩得。

聽了張龜的問話,莘邇笑答道:「上次我與道智見麵時,你沒在身邊。有個細節,你未曾看到。」

「什麼細節?」

「道智登堂以後,下拜行禮。」

張龜很快領悟了莘邇的話意,說道:「原來如此!」

當下的僧人自以是出家世外之人,在進見凡俗間的高官達貴之時,往往不行跪拜之禮,在那江左朝廷,以至對天子也不拜倒行禮,儼然分庭抗衡。

但道智上回見莘邇的時候,卻按俗規,行了大禮;這次晉見,更是數次下拜。

從他的這個行為,莘邇看出,這個和尚不是那種托辭與凡俗有別而自抬身價的,用些功夫在其身上,大概是有把握將他收服的。

因是,在僧官主管的人選上,莘邇就選擇了他。

莘邇想起一事,問張龜,說道:「我交代你的那事,你傳令下去了麼?」

「龜覺得,此事還是由龜親自去辦為妥。龜今天就去東苑城,選可靠的兵卒出營。」

莘邇點了點頭,說道:「你親自去辦最好。要快些辦好,還有,務必保密!」

張龜答道:「將軍放心,必密不透風。隻而下雪大,恐不易尋找,龜盡量能夠早點找到一隻白鹿!」

莘邇想起的這事,便是找頭白鹿獻給令狐樂的那事。

這也是件大事,不能拖。

張龜略微吃過早飯,迎風冒雪出城,親選出了百十嘴嚴忠心的兵卒,引之去了野外。風餐露宿,扌莫遍了城外遠近的牧場、山林,終於捉到了一頭白鹿,悄悄地將之帶回都城。

莘邇於第二天,獻鹿朝中。

此事一出,差點給他惹來一場麻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庶民帝國 我撿垃圾能成寶 重生做石油大亨 漫威的瓦羅蘭之心 挨揍就變強 變身王者女英雄 我與我的江湖酒館 影視世界諸天行 第一序列 我在霍格沃茨氪金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