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以後的以後(大結局)(2 / 2)

加入書籤

他前世陝西、甘肅等地的生態災難,多半都能追朔到隋唐時期。

再說了,由於關中八百裡秦川麵積有限,當關東黃、淮大平原的田野漸漸開墾出來後,關中農業經濟區在全國的重要地位就開始下降。

而且是持續下降。

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期間,黃河流域戰亂頻繁,作為關中農業命脈的鄭國渠、白渠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又因河床下切,灌既麵積減少四分之三,嚴重時甚至減少十分之九。

關中已經沒有穩定糧食產出了,這對於一個封建帝國的都城來說,是致命的。

劉益守命陳元康在建康下了一道詔書,是為史上鼎鼎有名的《募捐令》。漢王建都洛陽,以洛陽城內及郊外地盤以為封賞。

有錢就能去,有官職可以減錢,劃分專門地塊給官員與富商居住。沒有錢的官員,將來被調到洛陽為官後,隻能租房子住。

或者等待朝廷的旨意。

兩個月後新年尹始,劉益守入主洛陽新城,將其改名為「大興」,寓意不言自明。同時,五路兵馬圍攻關中,由劉益守在洛陽親自指揮調度。

第一路為偏師段韶部,從漢中陳倉道攻岐州,順利前出到武都郡郡治虢縣以西的宛川。盤踞武都郡的達奚武、蘇綽等人投降,這一路幾乎是兵不血刃。

第二路為梁軍主力楊忠部,走武關兵臨長安,但長安城內屯紮重兵不好硬攻,於是楊忠屯兵藍田縣,等待劉益守所派遣的主力兵馬進入關中後,再從南麵夾擊長安。

第三路為並州的堯奮、慕容紹宗等人所率偏師,他們從晉陽出發,順利接管了平陽後,又穿過已經廢棄的玉璧城,並行進到殘破的蒲阪,在此地屯紮。

第四路為羊侃所率禁軍,走軹關入河東。河東大族薛氏、裴氏、柳氏,皆攜嫡係家卷定居洛陽,讓出河東鹽池的開采權,並接受梁國的管轄。

這些四路兵馬都就位後,劉益守親率江州兵兩萬,嫡係精銳兩千五百,從潼關入關中,與並州兵馬會師與蒲阪。

梁軍,哦,現在應該叫漢軍了。在漢軍泰山壓頂的攻勢下,關中的高洋與侯莫陳順等人,也停止互相攻伐,抱團取暖想抵抗。

然而一統天下的大勢一旦確定,人心便不可以收拾。還沒等侯莫陳順與高洋「精誠合作」,李虎就帶著親信部曲反水,引楊忠部入長安。

漢軍占據長安後,侯莫陳順等人死於亂軍之中,高洋亦是被部下所殺,關中初定。劉益守命人將高洋的屍首與高歡葬在同一處,相隔不太遠,亦是一個大土丘,乃是鮮卑人的墓葬風格。

劉益守對已死之人都是非常寬容的,但卻沒有給高洋任何諡號。

在很多人看來,或許高洋根本不值得拿出來跟劉益守比較,既然不是「同台競技」,那便沒有上諡號的資格了。

得知漢軍平定關中,遠在蜀地的蕭紀,嚇得連忙上表朝廷,說自己年事已高,巴蜀之地濕氣重,他身體受不了,請求朝廷收回封地,重新冊封。

劉益守從諫如流,將其封在青徐蘭陵縣,這裡是蘭陵蕭氏發跡的地方,也是祖地所在。聽說蕭紀到了蘭陵後,整天養花種草不問世事,幾乎完全澹出了朝野視線。

除了河北的部分地方以外,天下已經明麵上統一了,當然,也不排除很多野心家在暗地裡蠢蠢欲動。

劉益守入主大興城的第二年,廢除了地方推舉選官製度,廢除了梁國早就名存實亡的九品中正製,宣布了「以功勛門蔭,逐次遞減」以及「開恩科選拔」的主流選官製度,同時也接納自薦與推薦的人才,隻是數量有限,不是主流。

一時間,洛陽及周邊地區住宅用地價格暴漲!建康城內百官及有條件搬遷的富戶們,都是一個勁的往北方跑。如果他們連政治中心轉移的氣息都聞不到,那麼也混不到如今的位置。

劉益守入主大興城的第三年,梁國天子蕭棟上表,要求將天子之位讓與劉益守,他自降為「梁王」。劉益守不許,語氣甚為堅決,拜謝不受。

幾日後,蕭棟又上表,再次要求將天子之位相讓,劉益守再推辭,但語氣不甚堅決。

最後,蕭棟再上表,並下罪己詔。詔書說:天下雖然一統,但是他在這裡麵沒有出什麼力,德不配位恐遭天譴。如果劉益守不能接受天子之位,那麼他隻能自盡以謝天下。

劉益守隻得「勉為其難」的接受天子的禪讓,定都大興(洛陽),大赦天下。

之後,劉益守改遷白馬寺到河內,並將原寺廟改為「商務印書館」,與建康的「中華書局」並列。

不僅如此,他還以詔書的形式,公布凋版印刷的所有技術,任何人皆可自行刊印書籍,但不得流傳。書籍刊印後流通售賣,需要在官府登記,獲得「版號」。

未來隻控製刊印書籍的「版號」,而不控製其從業者。

消息傳到北方,已經內外交困的河北世家舉族來投,在洛陽周邊定居,並允許漢軍入主河北腹地,拆塢堡,大索貌閱檢查黑戶等等。

漢軍接管河北後,前出幽州。斛律羨親自帶兵前往勸降斛律金,在得到一係列利益保證後,斛律金帶著族人前來洛陽。劉益守仍領斛律光守幽州,防備高句麗。

同年,突厥在草原,聯合高車人,奇襲柔然王庭,阿那瓌戰死,親族從幽州而來,投奔劉益守。

雖然出兵的時機不合適,但劉益守依舊命斛律光父子、聯合並州堯奮等人,從兩個方向出擊,將羽翼未豐的突厥人教訓了一頓。

隨即劉益守將阿那瓌的孫女納入後宮,扶持阿那瓌之子庵羅辰,出肆州以北長城,重建柔然王庭。

解決完這些事情,劉益守便將主要精力,花在了國內重建的事宜上。

河北河流眾多,糧秣通過清河、漳河等河流轉運到鄴城,再通過鄴城的水運從人工渠運輸到黃河。

劉益守便在枋頭附近的黎陽,建立了黎陽艙,專門囤積河北的糧草。

又在鞏縣東南興建洛口倉,把從江南經大運河運來的糧食囤積於此。

自此河北與江南、淮南的糧秣都在帝都附近,足以養活未來帝都生態圈,將近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了!

封建時代,帝都及周邊的人口,包括流動人口,占到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是非常正常的一種現象。

本地的農田產出,是完全無法滿足人口增長需求的,必須引入外來的糧秣。劉益守定都洛陽而不定都關中,便是因為這件事。

為了解除關中的封閉,劉益守派人修棧道,修繕武關道、陳倉道、軹關道,以保持帝國對於關中的掌控。

修大運河,興海運,興農田水利。開科舉,抑製世家豪強,提拔寒門子弟為官。

劉益守勵精圖治,努力彌合天下分裂百年造成的天然隔閡,對得起天下人。他的名聲響徹神州大地,樹立了崇高而無可替代的威望。

劉益守在位四十三年,熬死了三任太子,熬死了當年跟隨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所有功臣,熬死了除了羊薑以外的所有妃嬪。

熬得自己的兒子們一個個都心灰意冷,其中不少不肖子天天詛咒劉益守快點去死。

隻是劉益守好像得到了蕭衍的真傳一樣,越活越精神,而且他四十歲以後,便不再納妃嬪了,非常珍惜自己擁有的女人。隻可惜那些娘子還是一個個的離他而去,無論如何也挽留不住。

劉益守曾經暗暗發誓,他最多隻抱著下一代,絕對不要抱著下兩代,更不會玩什麼爺孫戀。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劉益守對自家的女人們特別好,那些女人們也特別為他著想。在世的時候,大體上都能約束子女們安分守己。

但劉益守的那些娘子們去世後,他那些孝子賢孫們可就一個個不安分了。

幾乎是哪位娘子去世,她的兒子們都像是「被激活」一般,立刻開啟父辭子笑模式,隻有徐月華之子劉仁佛,出家為僧,在寺廟內行醫積德,不問政務。

劉益守六十多歲的時候,天下承平日久,民心安定,地方富庶,幾乎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很多人覺得摘劉益守的桃子,性價比很高,幾乎是一本萬利,根本不需要奮鬥了。

特別是他那些蠢蠢欲動的子嗣們。

於是便有了長達五年的動盪。

阿那瓌孫女之子,聯合柔然可汗在肆州謀反,兵敗被俘,貶為庶人圈禁。

李祖猗與李祖娥之子,擁戴崔小娘長子在河北謀反,兵敗被俘,貶為庶人圈禁。

羊薑長子,欲在幾位皇子的簇擁下,利用劉益守南巡嶺南的時機,妄圖聯合泰山羊氏在洛陽禁軍兵馬中的內應,多方聯合一起舉事。

結果企圖入宮矯詔,與母親商議起兵之事的時候,被早有準備的羊薑鴆殺!

一場叛亂消弭於無形。

這是劉益守子嗣奪權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劉益守返回大興後,就將羊薑封為皇後,總攬後宮一切事務。

劉益守把江山治理得太好,所以他的兒子們一個個都盼著他快點死,希望自己能全麵接盤這個花花江山。

結果劉益守就是老而不死,每年壽宴上的波譎雲詭,比之當年蕭衍還厲害。得了江山,失了親情,劉益守也時常感慨。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他的中晚年,過得還不如尋常人家。子孫環繞膝下是不存在的,指不定還得防著這些人背刺一刀。

想想都挺悲哀。

劉益守七十五歲的時候,將皇位讓給了攝政多年的皇孫,也就是那個被羊薑鴆殺的兒子的嫡長子劉義恭,與羊薑二人來到彭城居住,不問世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師娘,借個火 凜冬鬥羅 請問今天要來點狐狸嗎 一胎二寶:首席大人忙不停 執行長,您的嬌妻已到達! 退圈後我養成了一個太太團 靠分手費能成富婆嗎 被炮灰的年代文女主[快穿] [綜名著]炮灰逆襲指南 和替身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