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燭影斧聲(2 / 2)

加入書籤

這話對嗎?每一個人都清楚,趙光義在說夢話。

飽經戰亂,在刀槍箭雨裡滾出來的趙匡胤滿可以一腳把他踹倒,然後當著所有朝臣的麵大聲嗬斥他,警告他說話狗屁不通!什麼「在德不在險」,人心這麼管用,李煜是怎麼抓來的?金陵城是怎麼打下來的?隻需要寥寥數語,就可以打掉這個混賬弟弟的氣焰,從此要他守些本分。

但是趙匡胤偏偏選擇沉默,直到「在德不在險」這五個看似光明磊落,金光閃閃的大字成為這次談話的結點。

趙光義爬起來,從他哥哥麵前從容地走了出去。

詭異的是,當弟弟瀟灑地離去之後,趙匡胤才望著他的背影,對左右人等說出了另一番話:「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仍然看得極準,仍然雄才偉略目光如炬。但為什麼剛才不說呢?這時趙匡胤多像一個當麵吃了虧,又沒有辦法,隻能背後說點閒話找些平衡的可憐蟲啊……

那麼到底「在德不在險」五個字有什麼厲害,它有什麼魔力讓趙匡胤當場就範,把遷移國都這樣的國政大事都放下了?

事情要從趙光義的「德」字上想。德,即人心、官心。趙光義不是書呆子,他所謂的德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但絕對不是指仁義道德!

有件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參照:漢高祖劉邦沒法換太子。

同樣是開國皇帝,而且遠比趙匡胤強硬不羈,習慣不按常理出牌的劉邦,由於喜歡小老婆戚夫人,愛屋及烏,就想把太子換成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如意。但是大老婆呂雉通過張良在一次宴會上請來了四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兒【商山四皓】,老頭兒們什麼話都沒說,隻是坐在原太子旁邊喝酒,這就徹底打消了劉邦換太子的念頭。因為什麼?劉邦事後說:太子羽翼已成,我沒有辦法了……

羽翼和賢良名聲的影響力在古代可想而知了,而趙光義這時所擁有的聲望以及班底的力量,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商山四皓。難道趙匡胤真的看不出弟弟的野心?

趙匡胤遷都實際上是一石二鳥之計:其一,就是他自己說的那樣,「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其二,削弱趙光義的勢力。眾所周知從北宋建國開始,趙光義就一直擔任開封府尹,也就是首都的市長,趙光義以親王的身份擔任開封府尹期間,主要做了三件事:組建自己的勢力;結交宮中宦官;拉攏朝中武將。

因此當時趙光義在開封擁有非常大的勢力,趙匡胤明白,如果一旦自己歸天,皇位很可能會落入其手,因此想通過遷都,削弱趙光義的勢力。而河南知府(洛陽地區最高行政長官)焦繼勛是自己的兒女親家。焦繼勛的女兒嫁給了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如果遷到洛陽,將來趙德芳能夠順利登基。趙匡胤的意思就是繞過開封,繞過趙光義。

但是別急,你有初衷,我有定律。你的詔令至高無上,可是要有人去實施才行。如果全體反對,你能一個人去搬家嗎?尤其是你一切求穩,對眼前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麵極度珍惜,而且還特別地好麵子,社會要和諧,官場要安定,決不留下任何的汙點罵名……那麼好吧,我當場向你叫板,除非你肯立即翻臉!而趙光義算定趙匡胤不敢翻臉!「在德不在險」的真正含義是:人心在我,遷都有用嗎?

就這樣,趙匡胤眼睜睜地看著他的弟弟大搖大擺心滿意足地從他身邊走了出去,卻毫無辦法。他的心情就此低落了。鬱悶之中,趙匡胤決定四處走走,首先,他回到了自己的出生之地——洛陽夾馬軍營。

往事歷歷在目,這是他生活了近二十一年的地方。觸目所見,他似乎看見了自己的一生,就像昨天一樣,他還是那個無知的青年,孑然一身,孤獨地走出家門,被迫去外麵闖盪……

無數群臣環繞,身處人世之巔,趙匡胤卻仿佛視而不見,他緩緩地向一條陋巷走去,輕聲地說:「朕記得,小時候曾經得到過一匹小石馬,常被玩伴所竊,所以埋在了這裡,不知它還在嗎?」

一呼百諾,立即有人去挖,那匹石馬竟然還在。

趙匡胤接了過來,默默地把它帶在身邊。之後,他就要回開封去了。臨行前,他再一次來到父母墳前,這一次他悲從中來,突然撲倒在父親靈前,向早已死去的父親痛哭告別:「父親……兒終生不得再朝拜於此矣!」

當天趙匡胤久久不願離去,他登上了陵園神牆上的角樓,四處觀望,隻見南有少室、太室諸山;東有青龍、石人諸峰,西臨伊河、洛水,北靠黃河。名山形勝,終古長青,突然間他取過弓箭,向西北方盡力射出,然後向左右吩咐:「朕生不當居此,死當葬於此矣!此箭所停處,即朕之皇堂(墓地)。」他拿出了那隻小石馬,命人埋在箭落之處作為標記。

之後趙匡胤走了,他又一次離開洛陽,走向他無法預知的命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之大西北1998 穿書後被年下影帝反撩瘋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玩家 在無限災難裡求生 道天之上 九轉道仙訣 我真的隻想低調修仙啊 長生四千年 魔血淩天 木葉:從得到模擬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