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2 / 2)

加入書籤

這群真情實感的顧客,治好了她多年的取名廢。

姝娘:名字很fine,下一秒nejg

反正這年頭也沒有版權保護法,她和小夥伴們就光明正大征用了黃金饅頭這個名字。

一個普普通通的烤饅頭,能被冠以「黃金」二字,足以證明顧客對它是多麼的喜愛。

外麵那麼多小販,甚至是大酒樓也學起了這道招牌,蒸煮煎炸烤使出了十八般武藝,其中也有青出於藍的,也受到了顧客的好評,但始終未能真正超越。黃金饅頭這四個字,老汴京人隻認準他們小郎君家。

沈麗姝知道能做到這一步,他們秘製的煉乳起關鍵作用,但饅頭品質也是相當重要的。

這就要感謝徐姥爺的辛苦付出了。

雖然她上輩子,徐姥爺甚至還沒到退休年齡,正是拚搏事業的年紀,但在這個時代,老人家已經可以頤養天年、含飴弄孫了,家裡也不缺錢,結果退休多年反而又被拉出來乾活,徐姥爺如此完全是支持他們的事業。

屬實是全家總動員了。

被全力支持了的沈麗姝也心有愧疚,但又離不開徐姥爺的幫助,隻好折中一下,限量銷售,忍受著老顧客們搶不到黃金饅頭的怨念,也不肯加大貨量,讓徐姥爺累著身體。

就這樣抱著點矛盾的心情,愉快合作了大半年,等沈麗姝和小夥伴們緊鑼密鼓籌備了幾個月,燒烤店盛大開業前夕,徐姥爺也給他們送來了一個驚喜。

好家夥,老人家也跟著孩子們追求上進,擴大規模,這段時間連徒弟都收好幾個了。

徐姥爺過去對收徒這件事相當謹慎,可以說都有些敝帚自珍,這麼多年真正算他徒弟的,徐大舅算一個,徐虎算一個,徐二舅都不算,他跟徐力都隻學了些基本功,徐姥爺真正壓箱底、能稱得上吃飯的家夥什,隻傳給能繼承他衣缽的長子長孫。

親兒子和孫子尚且如此,提外頭那些沾親帶故想拜師的人,更是一概不搭理了。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徐姥爺現在繼承衣缽的大孫子跑了,身邊幾個小一些的孫子,眼看著也是要送進城給外孫女使喚的,可以跟他學點手藝,但卻沒辦法繼承他的手藝並發揚光大了。

外孫們約莫也是如此,他們都是姝娘備用兵,應該沒可能跟他學本事。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自家孩子都去奔更好的前程了,徐姥爺當然是欣慰的,但是讓他看著自己一身本事無人繼承,也很不甘心,老人家隻好從侄孫中挑幾個好苗子過來,手把手教他們廚藝。

老人家如今帶徒弟,隻為了滿足精神層麵的追求,沒那種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顧慮,自然手把手教得很是盡心,跟當初教兒子和孫子如出一轍的用心。

徒弟們也學得很認真,吃苦耐勞又勤快孝順,到了徐家就搶著乾活,洗衣做飯打掃衛生,讓兩個舅母樂得不行,徐姥爺也越發覺得他們是可塑之才,連手裡的饅頭大項目也開始帶他們做了。

特意在燒烤店開業前通知沈麗姝他們收徒的事,就是在告訴他們,他老人家身邊有了孫子和徒弟們使喚,生產力大大的提高,可以適當的提高饅頭備貨量了。

當然徒弟們還沒有出師,真要把這個項目全權交到他們手裡,徐姥爺還擔心砸了自家招牌呢,所以重要工作還是他動手,重活累活就讓徒弟們代勞,老爺子表示很輕鬆,工作量翻個倍也沒壓力。

徐姥爺如此機智,沈麗姝和小夥伴們當然也樂見其成,從善如流的增加了訂單,這之後徐姥爺出品的饅頭一如既往的品質絕佳,他們就更高興了。

正是見識過徐姥爺身邊幾個小徒弟也很能乾,沈麗姝才放心把炸黃豆和蘭花豆的工作也交給他們。

蘭花豆的步驟再復雜,肯定也要比饅頭容易上手,有徐姥爺手把手教到,絕對沒問題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從鎮上炸好送過來蘭花豆和黃豆,一如既往的受顧客們歡迎。

隻是這樣一來,徐二舅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每天多了二三十斤的油炸零食,也是個不小的負擔。不過還好把它們轉包出去的時候,開業活動結束了,店裡備貨量減少了一部分,加上有沈三伯幫徐二舅分擔,增加的這二三十斤重量,倒也不算什麼大事。

等沈三伯進城打工,徐二舅恢復了一個人采購送貨的日子,但他投資的肉鋪也順利開張了,徐二舅隻要在鎮裡把其他食材買齊了進京,路過外城肉鋪叫上大舅哥,郎舅倆有說有笑的進城送貨。

之前拉投資的時候,林大舅說得很好聽,投資自己的肉鋪,到時候需要的豬肉不用徐二舅動手,他們直接送貨上門。

那徐二舅當然不會客氣,該偷懶的時候就得偷懶。

也正好他進城的時候,肉鋪已經過了高峰期,林大舅就算自己沒功夫親自送貨,也可以讓徒弟陪徐二舅跑一趟。

於是對徐二舅來說,有工作越輕鬆,工資還那麼高,他好喜歡打工的!

但是對於奶茶小哥宋向民而言,小菜中的蘭花豆和黃豆都變成現成的,他隻要用大盆裝起來,嘗嘗鹹甜口味是否合適,淡了就再拌點鹽,然後放操作台上,顧客需要多少就裝幾個盤,這的確一點不費事了。

可涼拌豆腐絲和皮蛋也同樣受歡迎,這些卻隻能他是趕在營業前準備好。

盡管天還沒熱到飯菜一隔夜就變質的地步,最注重食品安全的姝娘也不想冒任何風險,自家隻賣當天的新鮮食物,所以每天一上班,宋向民就成了各部門中最忙的那個,一個人煮甜品拌小菜,忙得腳不沾地。可等正式營業後,小夥伴們一個個忙成了陀螺,他這邊反而清閒下來,可以悠哉悠哉的笑看大家忙成狗,拉滿了仇恨值。

反向操作簡直妙不可言。

不過沈麗姝自認是甜品部的編外人員,看奶茶小哥忙成狗,很自覺的去幫忙了。

宋向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燒火煮酸梅湯,大火煮開後轉成中小火煮半個小時左右,這個期間他正好準備涼拌菜。

酸梅湯需要早點煮好放涼,小菜同樣要早點拌成,才能更好的入味,時間真的比較緊張,宋向民爭分奪秒的準備著,在家很少進廚房的他,此時左手按著豆腐皮右手拿菜刀,手起刀落就是一陣有節奏的咚咚聲,那叫一個行雲流水,切出來的豆腐絲粗細均勻,他娘看了都要直呼內行!

沈麗姝也忍不住滿意的點點頭,她沒看錯人,奶茶小哥就是有這方麵的天賦,強迫症加潔癖,以至於沒練過刀工,切菜質量都直逼練過的徐虎兄弟倆。

但凡換一個人,拌出來的豆腐絲就沒這麼美觀了,很多時候成敗在於細節,這個一個很明顯的加分項。

給表哥點完贊,沈麗姝也沒有打擾他工作的節奏,默默蹲地上幫忙扒蒜。

涼拌菜主要還是靠各種香料和調味品提味,對蔥蒜的需求量還挺大,所有材料準備好,蔥薑蒜油鹽醬醋都加上,最後再來幾大勺靈魂油潑辣子,香得人口水直流,不隻是客人們對這個味道欲罷不能,沈麗姝和小夥伴們也喜歡拿它們當開胃菜。

說起辣椒,沈麗姝又忍不住想起老沈家幫她種的辣椒,再過個把月就到收獲的季節了,雖然受技術和氣候等原因,這次種的辣椒產量不高,也費了沈大伯他們很多心思去培育,但是相比花大價錢去香料店,自家能種植成功就足夠讓沈麗姝精神振奮了。

在燒烤店的帶動下,汴京人民越來越能接受辣味,也有人注意到了香料店那些滄海遺珠,因此這些調料們都開始身價倍增,孜然花椒等調料可能沒辦法自給自足,花錢買也沒關係,隻要辣椒能實現自產自銷,那這個成本就可以控製在最小範圍內。

最主要的是如果能實現辣椒自由,那她還有好多美食都可以拿出來了。

沈麗姝很期待下個月的結果。

產量低一些沒關係,隻要辣椒的品質好就行,到時候她會請沈大伯他們擴大產量,能征用一部分徐姥爺的地來種辣椒就更好了,多少辣椒都不嫌多,因為統統都能都派上用場。

沈麗姝想到辣椒就一發不可收拾,連身旁富有節奏的切菜聲什麼時候停的也不知道,也就沒發現宋向民切完豆腐絲一低頭,看到她不聲不響蹲在地上的身影,差點嚇得手裡的刀都掉了,好懸才握緊了刀柄,小聲問:「姝娘?」

「咋了?」沈麗姝一無所知的抬頭,臉上詭異的笑容讓宋向民不由把手中的刀握得更緊了,小聲地問,「你……在這裡乾什麼?」

「扒蒜啊。」沈麗姝獻寶似得把手中蒜瓣往前遞了遞。

宋向民:「……哦。」

條件反射接過蒜開始咚咚切碎,儼然是個莫得感情的切蒜機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先婚後甜 嫁給病弱世子沖喜(穿書) 龍崽寶寶在求生綜藝爆紅了 二娘娘 我靠給古人直播發家致富了 電競番外集 情動 然後戀愛吧 奇特的雄蟲崽崽 誰說哭包小喪屍不能做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