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1 / 2)

加入書籤

乃是郡內盧水胡的酋大、千人應召來了。

盧水胡散居於弱水沿岸的西海、酒泉、建康、張掖、祁連諸郡,共有落兩萬,大小部群十餘;長期生活在建康郡轄內的有四個部群,計五六千落。

今天到的,是其中兩個部群的酋率;另兩個因為路遠,大約還得再等一兩天。

莘邇傳下令去,命此二部酋率將部從留在城外,使他們獨與佰人以上官職者入城。

千人、佰人俱是胡官,舊為匈奴官名,襲用至今,不過授官的上級早非匈奴人,而是唐人了;與唐官一樣,各有印綬。——換到蒲秦、魏國,授官的上級自則是它們各自當朝的胡族。

慣常來講,千人與部落的酋大對應,佰人與種落的小率對應。

莘邇平日居府,多服便裝,當下換上官服,登堂等候;功曹史亮、主簿張道將等郡府大吏侍陪,又叫人去請郡丞宋翩。

不多時,外頭傳來雜亂的人聲。

莘邇高坐堂上,向外看去。

兩個郡吏前導,七八個髡頭、褶袴的老少胡人進了院中。

黃榮任的「錄事史」,職在掌錄各曹文書,職卑祿薄,事繁務劇,因被追求「祿厚清閒」的高門子弟們目為「濁官」,不屑為之,然其任實甚重要,故此他亦列陪坐。

看到莘邇的眉頭微皺,黃榮便起身到堂門口,厲聲說道:「府君在此,何許喧嘩?」

胡人們收口閉聲,行到堂前。

前導的兩個郡吏分開左右,站於堂門的兩側。

黃榮擋住門口,說道:「且下拜。」說完,讓開身子,露出堂中的莘邇等人。

諸胡隻見深廣的堂宇內地鋪黑磚,柱以紅漆,端嚴肅穆,坐了十餘形色各異的郡府吏,如眾星捧月,簇陪著一個高冠褒衣的英挺青年,不敢細看,慌忙伏拜堂前。

兩個胡人當先。

一個說道:「下官盧水且渠部、率善千人拔若能拜見明公。」

一個說道:「下官盧水和鹿根部、率善千人鹿遊拜見明公。」

稍頃,堂內傳出清朗的聲音:「請起,入堂敘話罷。」

胡人們爬起來,拍打塵土,於前導的那兩個郡吏監督下,取下佩劍、佩刀,包括短匕在內,全部放到堂外的蘭錡上,魚貫入內。

他們沒有當即入座,而是排成三列,躬立堂口,先等莘邇的指示。

眼下唐室東遷,中原陸沉,北地胡夷稱雄,卻緣何盧水胡的酋大們這般尊重莘邇?

緣故有二。

一來,盧水胡與豬野澤邊的諸部不同,赤婁丹等部多是近代遷到隴地的,而盧水胡各部,從匈奴滅國到現在,數百年來,素受中夏管轄,如拔若能、支勿延的家族,世為酋大,代代接受中原政權的官職授任,期間固有叛變,可更多的是跟從朝廷的邊軍鎮壓其它胡部的作亂,或從軍充當遊騎,與北方漠中的胡牧們作戰,堪稱是中原朝廷的「世臣」了。

二來,令狐氏主隴以後,限於唐人民口的不足,難以外擴,憑借先進的製度、精良的甲械,治內卻是有餘,遠非境中的胡夷可敵。遠的不提,隻此前令狐奉鎮壓夷亂那回,就把叛亂的胡夷各部殺了個血流成河,當時盧水胡也有部落參與叛亂,最終幾被滅絕。

兩個原因合在一處,因是,唐室雖遷,中原政權的威望在隴州猶然未墜,當麵對唐人長吏時,盧水胡的酋率們至少表麵上還是很恭敬的。

對此中緣由,莘邇亦知。

兩個胡酋,官為千人;餘下諸人,除一個屬於且渠部的,官職左千人外,都是佰人。諸佰人官裡頭,莘邇看到了一個高鼻多須的,心知此人定是小月氏的遺種,與功曹史亮族源相同。

月氏曾經是一個強大的遊牧部族,就連匈奴的冒頓單於都曾為質於月氏,可以說他們是當時西北各族的主人。

後來,他們被崛起的匈奴擊敗,西遷伊犁河,又敗於烏孫,再遷至媯水,在那裡建立了王國。

敦煌、祁連間,亦即武威以西,涵蓋了張掖、酒泉、建康等各郡在內的廣大區域,本是月氏的大本營。

在其西遷的過程中,有部分老弱等等的月氏人無力遠徙,遂散落於此範圍間,或南入山中,和西戎諸夷雜居,或進入郡縣,成為城鄉居民,亦有成為匈奴的奴從種落的,總被稱為「小月氏」。

莘邇問胡酋之外的諸胡名字,問到此人時,聽他答道:「下官盧水和鹿根部,佰人支勿延。」

姓支,確是小月氏遺種無疑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庶民帝國 我撿垃圾能成寶 重生做石油大亨 漫威的瓦羅蘭之心 挨揍就變強 變身王者女英雄 我與我的江湖酒館 影視世界諸天行 第一序列 我在霍格沃茨氪金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