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節 東方亮,西方也亮(2 / 2)

加入書籤

自從張騫鑿空西域,中國和歐洲的陸地貿易開辟了絲綢之路之後,大黃就由商隊經絲綢之路運往西亞與歐洲大陸,駱駝商隊從中國運輸乾大黃,越過高山來到中亞的布哈拉,然後通過黑海來到歐洲。因為通過小亞細亞到達歐洲,因此後來得名土耳其大黃。大黃在絲綢之路貿易中一度是相當重要的商品,

在以後的日子裡,中亞商人經營著這條經過波斯和其它中東地區的繁榮的大黃貿易線。到了明朝,形成了兩條從中國出發的大黃貿易線:一條走海路經印度,另一條穿過戈壁沙漠、西伯利亞來到莫斯科。葡萄牙人經營的澳門轉口貿易商品中,大黃也占相當大的比例。

大黃很早就是波斯和阿拉伯醫生的寵愛。中世紀以來大黃貿易曾在絲綢之路上繁榮興旺了一千來年。大黃能夠健胃解毒,以肉奶為主食的民族,在還不知食茶以前就全靠中國的大黃,把它視為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因此大黃在一千多年時間裡,一直是中亞、西亞乃至歐洲最緊俏的商品之一。由於阿拉伯人的影響,大黃廣泛地應用於歐洲的藥物中。通過掌握劑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它既能作為治療便秘的瀉藥,又能作為治療痢疾、腹瀉的收斂劑,還能用作治療燒傷、癤子、癰的藥物。

後來歐洲人還培育出了食用大黃,可以用在各種點心和菜餚中,甚至作為水果食用。不過直到今天,藥物用大黃依然隻有中國才能種植。大黃在歐洲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以至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大黃節日。這種藥物在國外受到如此的歡迎,大概是大黃的原產地中國很難想象的。

「乖乖,我就以為它是一瀉藥,沒想到外國人當它是寶貝。」張信看了電報之後對郭逸說,「趕快派人去市麵上買大黃吧,這玩意還能當出口商品呢。」

郭逸趕緊派人去市麵上打聽大黃的消息,發覺大黃早就有專門有字號經營出口買賣。大黃在中國主要出在青海和甘肅,以禮縣為集散地,廣東這邊出口澳門葡萄牙人的生意都是由一家由禮縣人經營的「銓水號」貨棧壟斷經營的。

雖然發覺這條發財門路被人搶了先機有些敗興,但是做大黃酒絕對是個冷門,張信叫人偷偷從各處藥鋪收進了大量的大黃,連夜清洗吹乾。

中國傳統的藥草酒基本都采用的是浸泡式,但是張信決定和做杜鬆子酒一樣,采用酒精蒸餾法。把切碎的大黃放在蒸餾架上,將酒液的蒸汽通過蒸餾架,最後通過蛇形冷凝管回收,最後就蒸餾出一種顏色微微發黃,氣味芬芳的液體。最後,根據薛子良的建議,在酒液中適量的添加了少量熔化的白糖液。使得口感略甜――這下就不折不扣成了大黃甜酒了。

至於蒸餾之後的大黃殘渣,張信叫人全部曬乾密封收存起來――他打算把這個做袋泡大黃茶的原料――既然紅茶末子能做出讓中國小資視為「時尚」的袋泡紅茶,那麼同樣性質的大黃茶也可以讓歐洲人趨之若鶩。

瓷酒瓶上貼紙標簽不大好看,派遣站的幾個人討論下來,由嚴茂達設計,到牙雕店裡訂做一批古色古香的小象牙掛牌,用五彩錦繩串著掛在瓶子上,牙牌上是傳統圖案,商標是「大唐公主」。這個惡俗的名字讓大家一致對張信表示藐視,張信說:

「你要說一高雅的,比如啥洛神之類的,外國人聽得明白嗎?你看法國那一水的名酒,不是拿破侖就是路易十三的,不更俗?我還沒叫它康熙、雍正、乾隆呢。」

「別,你還是你的大唐公主吧。」郭逸笑著說,「隻要不是啥蘭貴人之類就好。」

「蘭貴人?這點子也不錯,不過洋人鬧不清中國的老婆等級製度,辨不出這味,要不以後在內銷品牌上用,還可以來個係列品牌。」

大唐公主和國士無雙酒正在緊張的加工中,沈範招來的匠人也都到了。寶恆祥倒的時候,雖然老板開發了工錢,但是工匠平日裡待遇微薄,沒多少積蓄,過完年都為著前途擔憂的時候,沈範的及時招攬不啻於是及時雨,對這家新東家都很感激。嚴茂達又對眾人撫慰一番,表示待遇從優,大家可以繼續安心工作。當下每人又發了二百錢作為新年的利市。接著他拿出自己繪製的首飾圖冊,要匠人們發表一下看法。

出乎他的意料,匠人們對嚴茂達畫出來的多數現代首飾持有反對的意見――他們認為這些首飾好看是好看,但是質量太過輕薄,份量不足恐怕難以討好。嚴茂達費了半天的氣力也沒說服他們,看來彼此的觀念還需要一定的磨合。

匠人們雖然不認同嚴掌櫃的設計,但是畢竟他是老板,老板願意怎麼乾是老板的權力,大家跟著乾就是。原本還有匠人怕東家這麼折騰遲早要關張,等看到了紫珍齋的貨樣之後,匠人們的共識是:有這麼好的秘法玻璃器,嚴掌櫃愛怎麼折騰都沒問題啦。

還有人對玻璃器提出了一些額外的加工建議,比如有個叫朱盛儀的首飾匠就提出,可以把一部分的玻璃杯子的手柄、杯緣鑲上金銀邊,還可以加些小巧的花飾,做得更華麗些。嚴茂達對這樣的建議也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這是種破壞玻璃器美感的庸俗行為,但是他還是對此表示了贊賞――創造力要鼓勵,而不是因為和自己觀點不同就扼殺,再者,他們的審美觀應該比自己更適應這個時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贅婿 重生請自重 抗聯薪火傳 美食供應商 唐俠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