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用工製度(二)(2 / 2)

加入書籤

鄔德知道他們的顧慮,所以也不說得太多,過於熱情的宣傳的話效果會適得其反。中國的農民是最現實,也是最多疑的。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是不會輕易上你的賊船的。

果然,大家對這個工分製度將信將疑,也有人認為是騙人的。叫俘虜乾活還給錢,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但是自此以後,每天乾活都是張興教負責派工記分了。一周下來――他們已經知道「首長們」是以七天一周的單位計算日子的――每個人都領到了多少不等的工分券,少則七分,多則十分。這種工分券麵額有一分、一厘、二厘和五厘四種不同的麵額。

鑒於工分券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貨幣,所以發行工分券經過了計委的經濟專業人士的評估。討論下來認為沒有什麼問題。工分券實際上是一種糧食本位的內部流通券。隻能在穿越者的兩間食堂裡兌換食物,發行和使用範圍非常小,隻要穿越眾手裡有足夠的糧食,維持其基本信用毫無問題。

而且工分券本身的價值也微不足道,一個工分可以兌換一碗乾飯(100克米),一碗稀飯要半個工分(50克米),一條鹹魚二個工分。

每天賺得的工分,實際上隻能有限的改善夥食而已。對穿越者的食品儲備的消耗微乎其微。再者,正如吳南海所說的:「要是登陸之後半年,我們還是連餵飽勞工的農業能力也沒有,還不如集體自殺來得比較痛快。」

作為第一次嘗試發行貨幣,慎重起見,還是由計委成立了一個金融工作組,對工分券的發行、印刷、流通和儲存都做了一係列的規定。工分券是在文印室裡用石版印刷的,紙是帶來的卡紙,尺寸大約是R一角紙幣的大小;一厘、二厘和五厘則與老版的一分R一樣大。圖案不套色直接用黑色的油墨印刷。正麵是執委會大樓的雄姿,反麵則是豐城輪的船影,花紋則是椰子樹。唯有麵額部分是采用不同顏色的油墨以示區別。每張工分券都有一個獨立的阿拉伯數字的流水號。

席亞洲毛遂自薦的要為這新的鈔票題寫「穿越中央銀行」的款識,但是金融組長程棟認為這種東西隻是一種粗糙的代幣券而已,類似食堂的飯菜票。眼下也根本沒什麼銀行。暫時還是保留其代幣券的本色為好,不要亂用銀行的名義,以免將來留下什麼後遺症。

最後到了鄔德手裡的花紙頭上隻有簡單的題寫著「工分券」三個字,發行單位為「百仞生產隊」。因為印刷很簡陋,紙張也不大合適,效果有點類似清明節在公墓外麵叫賣得粗糙的冥幣,不過就技術含量來說在大明沒人能模仿得出來。

這玩意上麵有一個漂亮的墨色篆體圖章,仔細一看正是他的名章。把鄔德搞得哭笑不得,這算啥意思?

程棟說這樣做顯得正式一些,也讓工分券看起來莊重些,等於是用鄔德作為信用的擔保――必竟那些勞工們又不認得什麼執委。

「要上麵什麼都沒有,不就成了真正的花紙頭,大日本帝國的軍用手票了?」

工分券印刷好之後,全部繳到金融組去,每周由鄔德憑記分單親自去領。因為造工資表是件細活,鄔德這樣的沒財會經驗的人搞不定,所以他隻需要把每周的記分單拿過去就可以,由金融組搞過人事工資的人來匯總出工資表按數額發給工分券。

對於生產隊的勞工們來說,這是一件新鮮的玩意。銅錢,大家都用;銀子,也能看到;金子,聽說過。有時候沒錢,拿自家產的蔬菜、雞鴨、粗布換鹽和百貨什麼的。這拿紙片買東西,還是頭回聽說。

明代曾經發行過紙幣。不過這種曾經被政府大力推廣的貨幣在毫無金融常識的皇帝和官僚們的聯合撮弄下早就壽終正寢了。這樣的邊鄙地方,許多年前就是銅錢銀子的世界了。雖然有類似後世銀票之類的匯兌憑據,但是普通百姓是根本接觸不到的。

拿到手之後的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一番,誰也不信這東西能去換吃得東西,心想自己要是貿然去換飯吃:鄔首長說能用,食堂裡的吳首長要說不能用怎麼辦?就是官府也常常這個衙門說東,那個衙門說西。吳首長倒是白白淨淨一臉福態,很和氣的一個人,但是拿個花紙頭去買東西,保不定他會發火――神仙打架,小民吃虧的事情多得去了。

最後,在大家慫恿之下,又得到了萬一吳首長要打人,林興就去請鄔德來救人的保證之後,馬蓬拿出一張五厘票子抖抖篩篩的遞了過去,買了一碗粥。結果送飯的人很痛快的收了進去,給他添了一碗。

周圍的人看到馬蓬拿到了粥,又看著他稀裡呼嚕的喝了下去,再看看那邊送飯的人並沒有一副過來收拾馬蓬的模樣,呆了半晌之後,所有的人都一擁而上,爭先恐後的掏出工分券,買飯的,買鹹魚的。夥食辦來送飯胡義成措手不及,很快就把剩餘的東西全賣光了――誰也沒料到會突然出現這樣的購買狂潮,所以準備的額外食品並不多――沒買到的人,眼巴巴的看著他。周圍是一片響亮咀嚼聲,貪婪的眼光似乎要把他也吞下去,他趕緊打了一個電話給吳南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贅婿 重生請自重 抗聯薪火傳 美食供應商 唐俠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