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貓捉老鼠(1 / 2)

加入書籤

從芷江城出來的這支清兵帶隊的就是沅州府綠營遊擊江義清。

江義清是個武舉人出身,在如今的綠營軍官之中算是比較少見的科舉出身的將領,算的上是文武雙全。

兩日前,沅州知府李慎猷收到了黔陽知縣快馬加鞭送來的求救信,說是有大量的沈墨賊兵兵臨黔陽城下,開始紮營伐木,擺出了一副要攻堅圍城的架勢來,因此向知府求援。

李慎猷本不想救援,他覺得沅州府挨著寶慶府。寶慶府如今可已經是沈墨的地盤了,沅州府遲早也是要被沈墨拿下的。

還不如讓黔陽城擋在前麵消耗一波賊兵的實力,到時候再憑借芷江城的堅固城防死守,說不定還能讓賊軍退兵。

李慎猷是既不想落一個失地之罪,又膽小怕事,所以才會又這樣的想法。

但是綠營遊擊江義清卻堅決要求救援黔陽縣城。

他對李慎猷說道:「知府大人,若是我們按兵不動,任憑賊軍輕易拿下黔陽城,那會讓賊兵的氣焰更加囂張,我軍士氣則會大跌。若是我們不去救援黔陽,其他城池的守軍也會因此寒心。他日若是賊兵兵臨芷江城下,恐怕也沒有人會來救援我們。」

李慎猷被說動了,但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賊兵如果是調虎離山,故意做出大舉進攻黔陽的樣子,好讓我們派兵去援救,好趁著芷江空虛之際來攻,我該如何是好?」

江義清無奈道:「芷江城防堅固,在整個湘西甚至整個湖南的府城之中都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就算我帶兵救援,也會給大人你留下足夠的人馬去守城。況且反賊不可能繞過黔陽城來奔襲芷江的。湘西山路難行,賊兵就算翻山越嶺而來,也隻能攜帶三兩天的乾糧,人數也不會太多,更不可能攜帶有攻堅的火炮等攻城重器。若是敢強行攻城,那根本就是找死。若他們真敢來,我收到消息後定然會第一時間回援的,跟大人內外夾擊,讓他們有來無回。」

李慎猷沉吟片刻,覺得江義清的話說的有道理。

他雖然膽子有點小,但是卻也懂得論打仗自己肯定是不如江義清的。

就這樣,江義清帶著兩千清兵馳援黔陽縣城,芷江城中留下五百綠營兵和三千鄉勇守城。

江義清帶著清兵離城之後,先是向著懷化的方向沿江而上,但是在走了兩天之後忽然又掉頭向南,一頭紮進了山裡,沿著山路向著黔陽方向而去。

這一手操作讓手下的將領們都迷惑不解,不知道他為何不走最快捷的水路,反而要走崎嶇難行的山路。

江義清解釋道:「這次帶兵攻打黔陽的賊軍將領是沈墨麾下頭號大將鐵牛,此人雖然看著粗莽,但其實粗中有細。他一向打仗都是快速突擊,猛沖猛打,往往趁著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準備結束戰鬥了。」

「但是這一次,竟然這麼大張旗鼓的架勢來,好像生怕我們不知道來了似得。如此反常,必然是另有所圖,十有八九在黔陽城下的這隻是一支疑兵,真正的主力肯定在半路上等著截殺我們。而這截殺的的地方極有可能就是在沅江之上。」

眾手下聽得都覺得很有道理。

如今盪寇軍的名聲在整個湖南基本都傳開了,誰不知道盪寇軍步戰厲害,水軍更是厲害,甚至還有炮艦。

想一想,如果自己這些人高高興興坐著船,唱著山歌奔向黔陽的時候,半路上卻被敵人的炮艦一頓轟擊直接就掉到江裡餵魚去了,那才是真的悲催。

想到這裡,眾人都嚇出一身冷汗,連誇遊擊大人英明睿智。

又有人問道:「大人,那如果我們不走水路的話,走山路過去會比水路至少要多一倍的時間,等我們趕到黔陽,估計早都被賊軍給攻占了,那我們豈不是白跑一趟?」

江義清很自信地道:」賊將鐵牛的目的就是想要用黔陽城作為魚餌來吊我們這條大魚。魚都沒有出現,怎麼舍的吞下魚餌?「

眾將聞言都覺得遊擊大人說的很有道理。

話說鐵牛這邊雖然打算在半路上伏擊江義清這支清兵,但是很快他就鬱悶的發現,這支清軍的主將很狡猾,也很謹慎,先沿著芷江往西北走了兩天後忽然又掉頭向著西南方向一頭紮進了山裡,行蹤詭異,搞得鐵牛一開始也有點搞不清狀況了。

既然要伏擊,肯定要在敵人的前麵伏擊才行。

江義清這麼一搞,鐵牛也隻能跟著他走。

兩三天下來,要是別的軍隊早都崩潰了,就算沒有崩潰,掉隊的人估計也有一大半了。

更別說這還是在山裡行軍了。

但是換成了盪寇軍正兵,崩潰是不可能崩潰的,掉隊的雖然也有,但是卻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士兵都緊跟著隊伍。

而且身上帶的乾糧早都吃完了,要不是正好在山裡,可以就地取材,隊伍早都斷糧了。

這個時候鐵牛終於意識到了一件事情:自己一直以來打仗太順利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覺得所有的敵人都是草包,所有清軍將領都是無能之輩。

其實大多數時候,不是說敵人太弱,而是盪寇軍太強。

士兵之間的素質差距,以及裝備的差距,讓鐵牛等將領有點膨脹,把這種軍隊整體之間的差距當成了雙方主將之間的差距,或者說將以往軍隊的勝利當成了自己個人能力的體現。

所以才會讓他這一次信心滿滿的奔襲變成了如今這樣不上不下的尷尬局麵。

清軍將領之中還是有能人的。

這個認識讓鐵牛悚然一驚,心情有些復雜。

但是他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並且重新調整了心態,用一種審慎的目光去看待這次的清軍主將。

他將手下的軍官們召集起來開了一個短會,主題隻有一個,就是讓大家討論一下這支清軍主將到底想做什麼。

集思廣益這在盪寇軍之中是一個很好的傳統,當主將有些拿不準情況的時候就會召集下麵的軍官來商議,從而幫助他打開思路。

很快,在眾人七嘴八舌之下,鐵牛厘清了這支清軍的目的。

「沒想到這支清軍的將領竟然跟我老牛想到一塊去了,都舍棄水路而走山路,看來也是想給我軍來一個突然襲擊。這小子是跟我玩貓捉老鼠呢!這個人有點意思啊。」

既然厘清了清軍主將的意圖,鐵牛也就知道自己下來該怎麼做了。

「既然他的目的是在黔陽城下給我們搞突然襲擊,那我們肯定就不能被他們繼續牽著鼻子走了。我們也回黔陽,提前在他們必經之路上等他們。」

鐵牛這次出兵,找了一個熟悉沅州地形的向導帶路。

這個人以前當過獵戶,後來又當過私鹽販子,在全家被當地官府給殺了之後落草為寇去了。

鐵牛讓黃虎和呂長虹兩人剿匪的時候,這位就給收編了。

這次鐵牛出兵沅州,就找他來當向導。

這次奔襲的路線也是他給找的。

這位老兄的名字有點奇怪,叫做左護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想嘗嘗有錢人的苦 七十年代小嬌嬌 重生廢材庶子 美人傘 盛世醫香之嫡女不下嫁 天降佳人:腹黑總裁小嬌妻 陳平江婉 拐個總裁寵媽咪 鬼醫農女帥哥耕田嗎 我靠賣萌奪回主角光環[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