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節節勝利(1 / 2)

加入書籤

有了這五千名熟悉當地情況的土兵守備軍協助,靖州的剿匪事宜進展順利。

短短數日之內,靖州城以及會同縣和通道縣方圓五十裡之內的賊寇要麼隱匿不出,要麼聞風遠遁,流竄到了了隔壁的貴州黎平府和廣西的融縣。

貴州現在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蟠的地盤。

若是按照原本的歷史走向,今年康熙就會向雲貴川同時進軍,不斷擠壓吳世蟠的生存空間,吳軍節節失利,最終吳世蟠會在今年兵敗自殺,三藩之亂遂平。

但是如今的局麵儼然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去年被清軍重新占領的湖南如今一半都被沈墨給占領,剩下的一半清軍也是處於被動防禦狀態。

而且清軍在湖南剿滅沈墨的戰鬥中,屢戰屢敗,損兵折將,甚至連作為主帥的巡撫於成龍都被俘虜後投誠,完全可以說的上清軍在湖南的戰略優勢全麵崩潰,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湖南的情勢變化直接引起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比如說康熙在湖南戰場失利之後,迅速調動原本打算向雲貴川派遣的軍隊馳援湖南,甚至還調動周邊省份,如湖北江西廣東廣西等地的清軍也在向著湖南進發。

如此一來,不僅這些地方的各股反清勢力紛紛壓力大減,就是吳世蟠也緊跟著鬆了一口長氣。

甚至康熙連攻打琉球的計劃都給暫時叫停了,這讓極力主張盡早收復琉球的湘江施琅很是鬱悶。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某些地名用琉球來代替,望諒解)

康熙給了施琅新的任務,讓他訓練水師,準備用來圍剿沈墨。

盪寇軍強大的水師在湖南讓清軍吃夠了苦頭,所以康熙一方麵編練新軍,改良製造大量火器,同時下令製造大量戰船,讓施琅訓練水師,用來對付盪寇軍的水師。

沈墨如今吸引仇恨的能力實在太強了,以至於如今康熙已經將沈墨視為頭號心腹大患,準備調集所有力量來盡快的剿滅沈墨。

但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所以目前雙方處於一個暫時的休戰期。

吳三桂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孫子吳世蟠,但是吳世蟠也也沒來得及見到他爺爺最後一麵,在一群大臣的擁護在貴陽繼位,當了第二代的大周皇帝。

吳世蟠其實是吳三桂長子吳應熊的庶子,吳應熊和其嫡子吳世霖在六年前吳三桂反意畢露的時候就被康熙在北京城給處死了。

所以吳三桂臨死之前隻能讓這個留守雲南的庶孫來當接盤俠。

吳世蟠在貴陽繼位之後,雖然名義上是大周皇帝,但是根本沒有什麼實權,手下眾文武大臣人人心思各異,各有所圖,根本沒有人把他這樣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皇帝當回事。

吳世蟠在貴陽不斷聽到從湖南傳來的沈墨屢次大敗清軍的消息後,心情振奮,認為可以與沈墨聯手抗清,甚至必要的時候可以去帝位尊沈墨為主。

這位大周皇帝雖然年紀小,但是頭腦卻很清楚,知道自己這個皇帝根本就隻是一個傀儡,與其這樣,還不如舍棄帝號,給沈墨這樣的英雄人物當臣子,方能保住一條性命。

但是他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卻根本難以實施。

他甚至隻是提出聯合沈墨,都沒敢說出向沈墨稱臣的話。

國丈郭圖賬把握大權,對吳世蟠的想法嗤之以鼻,毫不留情地地訓斥說是「小兒之見「。

其他掌握實權的臣子將領也都是齊聲反對,理由各有不同,但是根本原因都是從私心出發來反對這件事。

表麵上這些人說的理由都是冠冕堂皇,但是其實都是私心作怪,內心中認為一旦聯合沈墨,他們這些人的地位權勢必然受到影響。

雖然他們並不覺得沈墨有吞並他們的能力。

畢竟吳三桂最鼎盛的時候可是占據了整整九省之地,就算如今落魄,大周還擁有三省之地,披甲十萬,豈能去主動聯合一個隻有半省之地,而且兵力還不及他們多的,聲勢不如他們大的勢力。

如果那樣做的話,實在太離譜了。

唯一贊同吳世蟠的想法的是吳三桂臨死前任命的顧命大臣吳國貴。

吳國貴見識不凡,有勇有謀,吳三桂臨死前認命他為顧命大臣,總理軍國事務。

但是如今卻被夏國柱以及馬寶等實權將領給架空,說話也不好使。

吳世蟠看到自己的想法被臣子們毫不留情地否決之後,在宮中沮喪垂淚,看的吳國貴心中也是悲憤難受。

且不說吳世蟠等人如何想,吳誌陽在徹底掌控靖州後,同樣對貴州的吳軍和廣西的清軍做出了防範措施。

吳軍若是不來招惹盪寇軍,他也不會主動進攻。

但是如果敢伸手過來,那就必須給他堅決的斬斷。

這也是沈墨給手下將領們早就交代過的。對於其他的反清勢力,隻要對方不主動挑釁,盪寇軍就先保持克製。若是對方敢生事,那就必須給他來一記狠的,好好長長教訓。

在吳誌陽攻占靖州的同時,駐守在新化縣的杜毅帶著五千人馬翻越元溪山,抵達漵浦縣。

漵浦縣的清軍略作抵抗後便開城投降。

拿下漵浦縣後,稍作休整,留下部分人馬留守,杜毅率領主力繼續向著辰溪縣進發。

辰州府的治所是沅陵縣,而辰溪縣就是沅陵縣的南大門。

若是辰溪縣失守,盪寇軍就可以沿著溪水一路北上,抵達瀘溪縣。

若是瀘溪縣失守,那沅陵縣就徹底暴露在了盪寇軍的眼前。

辰州府的清軍綠營守備顧尚寧倒是個有眼光的,膽魄也不小的,親自帶人駐守在辰溪縣。

杜毅來到辰溪縣城下後,看到城中守衛森嚴,先是派人勸降,無果後立刻開始攻城。

在火炮和火槍以及小炸彈的猛烈攻勢下,不到兩個時辰,顧尚寧就棄城而逃,逃到了瀘溪縣。

辰溪縣隨即為盪寇軍所占領。

杜毅占領辰溪縣後,立刻下令搜集船隻,為進攻瀘溪縣作準備。

顧尚寧兵敗之後,手下清軍士氣渙散,軍紀敗壞,沿途搶劫百姓鄉紳,致使溪水兩岸怨聲載道。

在顧尚寧抵達瀘溪縣城後,城中鄉紳竟然閉門不納。

顧尚寧惱羞成怒,下令攻打瀘溪縣城。

但是卻被聞訊趕來的鄉勇百姓和城中的百姓裡外夾擊,最後倉皇而逃。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想嘗嘗有錢人的苦 七十年代小嬌嬌 重生廢材庶子 美人傘 盛世醫香之嫡女不下嫁 天降佳人:腹黑總裁小嬌妻 陳平江婉 拐個總裁寵媽咪 鬼醫農女帥哥耕田嗎 我靠賣萌奪回主角光環[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