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更進一步(亂武三國打賞加更)(2 / 2)

加入書籤

趙溫撫著胡須,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侍中可有根除之道?」

賈詡轉身,向趙溫致意。

趙溫回過神來,神情有些尷尬,卻還是向賈詡笑了笑。

賈詡說道:「延熹中,張然明為使匈奴中郎將,文武並用,恩威並施,坐臥而定匈奴。故臣以為,欲根除匈奴之患,當效張然明故事,武力征討之外,輔以教化。能為我用者,留為鷹犬,取其精銳以補北軍,弱者牧牛馬。不能為我用者,梟其首級,傳首草原,以示國威。」

劉協將信將疑。

張奐是名將,但他招撫匈奴的政策也隻能取一時之效,並未實現長治久安。

賈詡此論,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

莫不是他又在考校我?

劉協看向群臣,意外地發現大家的情緒都不錯,不少人甚至點頭附和賈詡所言。

其中尤以趙溫的反應最為強烈。

他雖然沒有像剛才一樣出言詢問,卻和身邊的張喜低語,顏色間看得出對賈詡的建議非常認可。

片刻之後,劉協反應過來了。

賈詡不是言過其實,而是引用了一個合適的例子,勾起了儒生的功業心。

涼州三明中,皇甫規、張奐的形象相對較正麵,不像段熲的名聲那麼差。一方麵是皇甫規、張奐潔身自好,不依附閹豎,反而極力親近儒生黨人,近乎跪舔;另一方麵,這兩人的確是有點學問的,算不上大儒,算個讀書人還是沒問題的。

賈詡誇張奐,又重點渲染張奐儒將的形象,很符合讀書人的胃口。

提倡教化,又迎合了讀書人德育天下的偉大抱負。

如果隻是征伐,武人立功,讀書人不能分肥,他們自然沒什麼興趣,有事沒事還可能雞蛋裡麵挑骨頭,找點毛病。

如果強調教化,讀書人有了用武之地,既能立功,又能揚名。

同利同欲,才能同心同德。

賈詡這是盡可能的爭取文臣的支持,減小阻力。

「先生的意思是教化?」劉協不太放心,又試探地問了一句。

賈詡說道:「陛下所言甚是。自古聖王治天下,必兼用文武。以關中為例,自周平王東遷,秦非子居其地,周之故國淪為化外之地,向不為中原衣冠所接納。漢興天下,立都關中,又納董仲舒之策,廣興太學。百年間,關中鬱鬱乎文哉,有周之遺澤。此乃教化之功也。」

賈詡話音未落,士孫瑞便贊了一聲:「然。侍中之言,頗合王道,庶幾近乎帝道。」

大長秋苗祀忍不住嗤了一聲:「侍中言過其實矣。關中雖是周之故國,若論鬱鬱乎文哉,卻非長安,今日之洛陽才是周公之城。可惜,如今又被董卓一把火燒為灰燼。」

賈詡麵不改色,佯若未聞。

士孫瑞忍不住說道:「周公之城在洛陽,周公之政卻在關中。夫子所從之周,乃是鎬京之周,不是成周之周。大長秋痛惜洛陽,其心可憫,含糊其辭,則不可取矣。」

苗祀大怒,長身而起。「衛尉欲與我論學乎?」

劉協很無語。

士孫瑞眉梢輕揚,撫須笑道:「大長秋欲論學,瑞敢不奉陪。隻不過陛下有詔,今日隻論政務,不論學術,還請大長秋不要輕忽。萬一被禦史斥以藐視詔書之罪,轟了出去,豈不可惜。」

苗祀頓時語塞,心虛地看了一眼劉協,悻悻地坐下了。

司空張喜咳嗽了一聲,接過了話題。「侍中,教化雖是王道,卻行之不易。李式還算是漢家臣民,已經頑劣不可教,令司徒頭疼目眩。匈奴人近乎禽獸,也能教化嗎?且教化非一日之功。吾恐東海之水浩瀚,難救涸轍之鮒。」

劉協深以為然。

教化的確勢在必行,但那卻不是說說就能行的。

賈詡這一計太務虛了,難以落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帝重生,非要跟我談戀愛! 且喚仙名 七零旺家俏娘親沈雁秋陸元武 蓋世天驕韓楓蘇迎雪 諸天至高紀元 我在洪荒當土地 漫步諸天影視 萬古仙婿江天義秦洛璃 災變:我能煉金無限強化 弱冠請長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