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1 / 2)

加入書籤

孟輕舟和周影某次聊天的時候,他問周影,覺得什麼最難剪,出乎意料的是,回答竟然是室內兩人的對話。

周教授看出他表情詫異,解釋著說道說,因為很多導演都是大全景加正反打草草了事, 素材就那麼些,我要是就這麼剪,這戲,還能看麼?

如果說多人對話像甜點中的蘇芙蕾,要麼精妙絕倫,要麼形神都shit,沒什麼中間地帶, 那麼室內兩人對話就像cheese cake, 看上去普通,可能吃起來差別不很大,但一旦出彩,就會讓你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導演各有所長,這就好像作家,都寫同一個故事,但是切入的角度不同,各有各的絕活。

首先要看看導演如何運用燈光,音樂。

譬如說孟輕舟的《一代宗師》裡麵,葉問與宮二打鬥的那場戲。宮二的出場,桌子旁邊坐的是宮二後邊站了一排青樓裡邊的姑娘,當鏡頭顯示宮二出場時, 背景響起了高亢而嘹亮的西方歌劇,這種音樂與故事的配合就顯示出來導演的才華與武功。

還是《一代宗師》,有一場戲宮二去東北為父報仇,幾個師叔假意勸阻。宮二說一句, 師叔們勸一句, 每一個鏡頭都很好的運用了燈光,人物雖然對話不多, 卻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了師叔們的薄情寡義與宮二的決絕,正是對燈光與攝影角度的精確把握才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可以看大場麵鏡頭,看看這個大場麵鏡頭是否給戲加分,譬如《1942》,這部戲裡邊有很多難民逃荒的鏡頭,成千上百的群眾演員,走在逃荒的路上,頭上有時候還會有飛機轟炸,如何讓演員按照導演的要求去表現,去走位,去穿著打扮,對導演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再譬如,《2008年奧運開幕式》如何讓上千人同時擊缶,何時快,何時慢,何時停,這些都很需要導演的功力的。

如何剪切影片, 也是衡量一位導演功力的重要標準,一般一個電影會上映一百五十分鍾左右, 但是拍攝的時間通常會是上映時間的三到四倍,哪些戲留,哪些戲舍,哪個演員給的戲份多,哪個演員給的戲份少,這直接反映出了一個導演對劇本與時代的認識與把握。

譬如說《白鹿原》,原著描寫了整個民國陝北農村在時代裹挾下的徘徊與發展,個人命運的波折與無奈。

可是為什麼導演隻選擇演田曉娥這個人物作為電影《白鹿原》的主線呢?!這些都可以反應出一個導演對自己電影,對劇本把握的是否深刻有力!

導演如何選擇演員,譬如說導演為了選擇電影《墨攻》的合適男一號,整整等了劉德樺五年。電影《投名狀》劉德華為什麼演忠義的大哥,李聯傑為什麼演野心勃勃的二哥,金城武為什麼演天真正義的三弟。

演員的選擇直接說明了導演對劇本的感受力,對人的感受力,等電影開拍才發現這個角色不適合這個演員就已經晚了!

最後還有一點,看導演對特技的運用能力,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電影中的特技鏡頭越來越多,如何運用特技,如何讓這些特技與演員演好對手戲,是對導演的一個巨大考驗。《變形金剛》係列電影就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很多人都以為導演很辛苦,事實上,隻要有足夠的經驗,做導演,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動作戲,有武術指導;特效,有各種特效團隊;3d 有專門的3d 視效總監……可以說,導演想要什麼畫麵,有什麼要求,這些團隊都可以為導演完成,直到導演滿意為止。

對於導演來說,最考驗功力的,還是敘事。如何講一個故事,如何把故事講得精彩,如何用畫麵、音樂、演員把觀眾的情緒抓住,這才是導演最根本的。

很多時候,故事強於畫麵,當然,構圖好能夠讓人賞心悅目,但是,對於一個電影來說,最根本的還是故事。

你像賈章科=、婁葉、刁一男這些導演,他們的畫麵構圖,景別上的選擇,都很渣,不過隻要故事不掉分,就能夠讓觀眾接受。

張一謀的每一個畫麵都力求完美,但劇情薄弱,也難免被觀眾吐槽的厄運。

每個導演都有不同的審美風格,在表演方麵,每個導演也有自己的一個標準。中國的電影、電視劇、話劇分別都有不同的表演方式。

馮劇剛和薑聞,徐科和寧昊,他們多多少少都有差別,差別就在表演的度上。

話劇最有範兒,電視劇則要求貼近生活化,但還是要高一點,電影是一個國家影視表演藝術的最高水準,可以說,電影對表演的要求是最高的,也是最真實的,甚至可以說: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的影視劇,在表演方麵進步緩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霸主』,很多導演掌握了上層的資源,有意於此發展的年輕人難有機會。

娛樂圈很封閉,劇組也是師傅帶徒弟,哪管你什麼學歷,要想進去,你得有人帶你才行。這就導致人才上升的渠道閉塞,狹窄。

所以,我們國家到現在都是五六十歲的老家夥威風凜凜,而70後80後少有走上去的;

兩天後,圈裡冒出劉思思被強製補稅的傳言,令幾位姐們兒哭笑不得;

不就是想出手點股票嘛?

至於嗎?

真正知道思思想法的,也覺得奇怪,因為麻花如今正是風頭正勁的時候,怎麼會出手股份呢?

肯定是急需用錢,所以,補稅是有可能的!

作為小劇場走出來的麻花團隊,無論外表上看起來比德雲社、趙家班之類「高知」多少,但在其作品的底色和立意上,都還是極度向著市場和庸俗妥協的。

看過三五場以上麻花劇場的朋友都該知道,媚俗、性擦邊、無厘頭、故事和人物的行為邏輯稀爛,幾乎是存在於每一部麻花劇的普遍問題。

看一場麻花,和小園子裡聽一場郭老板的三俗相聲,本質上並無區別。無非是麻花畢竟是戲劇打底,影版改編的完成度遠好於純跨界玩票的德雲社罷了。

以電影作品而論,夏洛特幾乎是麻花名作裡最合適改編的作品,雖然前述的各色問題都有,但其故事的工整度、對舞台感的不依賴度、魔幻與現實的平衡度,都在麻花劇中首屈一指,麻花用它開頭炮,當然是綜合考量後非常安全也明智的結果;

即使如此,它還是在最後的收尾處遭到了極強烈的「三觀質疑」,嚴肅電影評價與小劇場創作取向的天然矛盾,已露端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至上國度 萬古朝天 我的妹妹是富二代 紅樓春 帶著房車回古代 諸天大奸商 聽說隻有我沒穿越 最強係統之萬界主宰 重啟修仙紀元 開局十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