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遍觀諸郡〔下〕(2 / 2)

加入書籤

宣康道:富比千乘沈伯春這人我也知道。可我聽,他不是私鑄冶鐵的麼何時當上了鐵官長

貴人有所不知。沈伯春有個兒,幾年前給了趙常侍的侄子做妻。賴此之故,被郡裡任為了鐵官長。

宣康甚是驚訝:他的兒是趙常侍侄子的妻這個我倒是不知。天底下的趙常侍隻有一個:中常侍趙忠。驚訝完了,他牢著荀貞分配給他的任務錄沿途見聞,把此事在了心中,隻等過會兒回到車上寫下,復又轉回話題,道:沈伯春冶鐵世家,如今又管著郡中的鐵官,公私兼營,類乎辜榷,富殖不足奇。隻是這莊子的主人卻又是誰人家中竟能有徒附數百近千過個辰,連縣長吏都來給他祝壽

莊主丁氏,諱邯,家鄉大姓,族中子弟很多都在縣鄉為吏。,你們來自陽翟,應知北部督郵

荀貞若無其事地應道:知道。

莊主與北部督郵很親,並因北部督郵的關係,和沈伯春亦很親。,有北部督郵和沈伯春的情麵在,你們,他過辰,縣君丞尉能不來麼依往年的慣例,沈伯春也會派子侄來呢

並因北部督郵的關係,和沈伯春亦很親。,老丈,北部督郵和沈伯春的關係很麼

那是自然。他倆的關係要不,莊主又怎會通過北部督郵結識沈伯春呢

荀貞笑道:這麼來,你們莊主還真是個豪傑。一邊是張常侍的賓客,一邊是趙常侍的親戚。一個是郡中大吏北部督郵,一個是富比千乘的豪大家,他都能與之交。這老者口中所的北部督郵顯然不是荀貞,而是前任費暢。費暢離任未,這老者隻是個農人,消息來源少,應是尚不知此事。

老者糾正荀貞:沈伯春可不隻是富比千乘,鐵官長也是個大官兒。上次我去縣裡,正巧碰見他出行,前導後從,威風凜凜。嘖嘖稱羨。他大約很少見官吏出行,對這次路遇的印象似是很深,回憶道,前邊是四個扛著大扇子的步卒,步卒後頭是輛大車,幾個樂人在上頭坐著鼓吹。樂人後頭是幾輛車,上邊坐的都是帶著青紺綬的吏員。再後頭便是沈伯春的坐車了,黑色的大車蓋,紅色的車側,四個拿著木頭戟的吏挺月匈抬頭地騎著高頭大馬,護衛在車的兩邊。,嘖嘖,嘖嘖,威風十足。

鐵官長的品秩和縣長一樣,六百石,黑綬銅印,可以稱之為下大夫了,的確是個大官兒,但從這老者的描述中,荀貞卻聽出了一個問題:沈伯春在車駕的規模上僭製了。

老者所言之四個拿著木頭戟的吏挺月匈抬頭地騎著高頭大馬雲雲,指的應是扛棨戟的騎吏。依製,六百石官吏出行,隻能有兩個拿棨戟的騎吏隨從,兩千石以上才能有四個騎吏。去年春天,陰修朱敞去西鄉,朱敞乃是縣令,秩千石,尚隻有兩個騎吏扈從,沈伯春六百石,居然就敢用四個騎吏。荀貞示意宣康,宣康了然點頭,表示將這一點也下了。

圍繞著沈伯春丁邯,荀貞旁敲側擊地又問了幾個問題,直到什麼都問不出來了,方才謝過老者,轉上鄉路,回到了解裡外。任早在車騎邊等候多時。荀貞的臉上早沒了笑容,凝重地問道:怎樣

荀君猜得不錯,此地果有殺嬰之事,是多是少不知道,但就這幾年中,就在那幾個孩子裡,便有兩個孩子的父母有過子不舉。

噢你怎麼問出來的茲事體大,需問清過程。

我拿了乾糧餅子哄他們,可憐這些孩子不知有多沒吃過飽飯了,一個個吃得狼吞虎咽。末了,我問他們:可有兄弟姊妹有的有,有的沒,孩子們大多回答的都很乾脆,隻有兩個孩子答得古怪。

怎麼回答的

都有個弟弟,隻是下來後沒幾天就找不著了。任道,我又問了別的孩子,幾個年紀大點的都能證明他倆沒假話。他們的阿母確實過一個孩子,也確實沒過幾天,下的孩子就消失不見了。這孩子隻能是被他們的父母殺死或者遺棄了。

荀貞不復再問,默然了會兒,問宣康:適才那老者的話,你都了麼

了。

等上了官道後,你把它們都寫下來。待回去陽翟,我麵呈府君。

是。

荀貞整了整衣袍,欲走,又覺得似有些什麼東西在月匈中翻滾,轉回身,扶著樹,望向前邊的農田,田野無垠,翠綠如海,裡落莊園散布其中,點點的農人忙碌其間。他道:如此膏腴美田,民不能聊。貧者殺子,富貴者錦衣玉食。一鄉之中,十幾個裡的裡民依附丁氏,全家為奴為婢。沈伯春富比千乘。,郡北百姓活不易。叔業,你知道我在想什麼麼

什麼

我在想。荀貞笑了笑,話到嘴邊停下了,卻也學那仍還躲在塾內的解裡裡監門,不肯再往下了。

任道:這郡北與咱們郡南相比,簡直兩個天地

宣康見識少,人不笨,很快就找到了郡南郡北兩片天的原因,道:那是因為咱們郡南名士多,士族多,昔年潁川四長全是咱們郡南人。咱們郡南的士族,荀君家許縣陳氏長社鍾氏鄢陵張氏舞陽韓氏定陵賈杜丁諸氏,每一個都是世代衣冠,或天下知名,或有名州郡。還有襄城李氏,雖在郡北,離咱們郡南也不遠。陳太丘鍾功曹的父親鍾皓賈氏三虎,荀氏八龍,天下楷模李元禮,皆名重天下,又有哪一個貪官汙吏敢在咱們郡南殘民

相比之下,郡北雖也有名士士族,出名的卻隻有陽城杜氏,而且在杜密因黨錮而自殺後,族中人才也漸凋零了。

荀貞長出了一口氣,收回目光,從樹上解下坐騎的韁繩,道:走罷

1,五月五日子,男害父,害母。

西漢外戚,漢元帝皇後的哥哥,漢成帝的舅舅,權傾一時的王鳳也差點因此陋俗沒能活下來。王鳳以五月五日,其父欲不舉,曰:俗諺舉五日子,長及戶,則自害,不則害其父母。其叔父曰:昔田文以此日,其父嬰敕其母曰:勿舉。其母竊舉之。後為孟嘗君,號其母為薛公大家。以古事推之,非不祥也。遂舉之。孟嘗君也是五月五日,也差點沒能活下來。

又東漢末年五作卿士,七蹈相位,三據塚宰的名臣胡廣也受此陋俗所害,被父母遺棄,幸為人所救。胡廣姓黃,五月五日,父母惡之,乃置甕投於江湖。見甕流下,聞兒啼,取兒養之。遂位登三司。廣不持親服,雲於親以我為死人。深譏之。

王充認為這個風俗和五行有關,論衡四緯篇:正月歲始,五月傷陽,子以此月,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從現有文獻錄不舉五月五日子的最早事例出現在戰國五行發源的齊地,王充的推測是有道理的。

盡管從有這個風俗開始,歷代都不乏賢士批評其荒謬,但這個風俗直到南朝還存在。南朝劉宋名將王鎮惡之所得名便是因他在五月五日:鎮惡以五月五日,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繼疏宗。王猛見奇之,曰: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故名之為鎮惡。他的爺爺是王猛前秦名相,肯定是不信不舉五月五日子之的,所以奇之名之為鎮惡,固有避諱之意,但更主要的應該還是不想把自己的孫子出繼出去。

除了這個禁忌外,兩漢時還有許多別的子禁忌。

又如不舉父同月子,言雲妨父。又如不舉鬢須子,而有胡子之,妨害父母也。又如三子三胞胎不舉,俗子至於三,子似六畜,言其妨父母,故不舉之也。又如不舉寤子墮地未能開目者,舉寤子妨父母。

2,宗慶為長沙太守,人多以乏衣食,產子不養,宗慶責讓縣鄉父老,禁民殺子,一年間就活子三千餘人,男皆以慶為名。

謝承後漢書為宋度,男皆以宋為名。東觀漢為宗慶。

3,我陽城有一豪家,姓沈名馴,字伯春,因其乃趙常侍親侄的妻,當上了縣的鐵官長。

東漢和帝罷鹽鐵之禁,但應該沒有廢除鹽鐵官,和帝元十五年復置涿郡故安鐵官;桓帝興二年154年三月甲午,巴郡太守上書雲:屬縣四十,鹽鐵五官,各有丞史。

鐵官官製:根據續後漢書的載:兩漢鐵官官長隨事物繁閒,而有鐵官令鐵官長之分,副手有鐵官丞等,所領官俸大抵與同級地方官員相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重生七零做大佬的富貴花 大清種田十福晉 我能化身萬千係統 開發原始星球 撿屬性武道 秦時明月之大佬的日常 火影世界的幻術大宗師 漫威歸來 美食百味屋 我的武功無限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