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經學缺漏(蘇萍6)(2 / 2)

加入書籤

可是文人常常笑話女人,因為他們認為女人軟弱,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和女人不是一樣嗎?兩者都無力改變現狀,所以隻能在心裡期待遇到一直在心裡期盼明主。

可是哪裡又有真正值得扶持的丈夫或君主?人都充滿貪欲,更何況這些人的背後原本就是盤根錯節的權力關係,這些所謂的強者尚且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更何況依附於他們而生存的藤蔓?

我知道想明白這些問題無濟於事,就算知道又能如何?那些文人又何嘗不知道自己作為依附者的命運,但是終究無力改變。

就像女人,在這樣的天下,一個女人從生來就不屬於任何家族,因為不被本族所承認,她向來都被視為送給外家的禮物。作為不被承認的流浪者,家中的所有資源自然不可能給予女人。

一無所有的女人隻能帶著一點嫁妝,一點就算可以拿在手中也沒有辦法真正起到用處的嫁妝嫁入別人的家族。一般情況下,除非家族中沒有男丁,否則女人不能輕易獨自購置地產、經商做事,更不能拋頭露麵、獨自一人生活,所以就算手裡有錢財也不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還是很容易被人盯上,最終無處逃脫。

可是即便加入了別人的家族也不可能真正融入,家族依靠血脈來連接,其中的等次分明,外來的媳婦永遠不可能真正站穩腳跟,隻能依靠自己丈夫的地位獲得暫時的保障。隻要丈夫勢力減弱或是將她拋棄,她就失去一切。唯一安定下來的機會就隻有生兒子,因為家天下對於孝的重視,母親也是兒子所孝敬的對象,雖然沒有像對於父親的孝順那樣強烈,但也是不可割舍的。隻要有了兒子,女人就獲得了屹立不倒的大樹可以攀附,而兒子娶回來的媳婦就是她們手中的傀儡。

所以男人之間鬥的慘烈,女人之間鬥的更慘烈,男人們手中的資源尚且還多一點,女人所能求的也不過是能否擁有兒子、能否讓兒子成為新的繼承人。

常有人說夫妻有愛,但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利,夫妻之間是因為利益而連接。一個男人沒有利益,女人必定不願意找他,因為一無所有的女人隻有依靠男人的資源才能生存。而若一個女人沒有利益,也就是可以實現男人傳宗接代的願望或者為他提供強大的娘家背景及嫁妝的支持,也無法獲得男人暫時的優待。

那麼,再擴大一些說,在這樣的天下,父母和子女之間真的有愛嗎?其實也是沒有的。曾有父母無恩論,認為孩子是父親情欲發動將物品放在作為容器的母親身體中不得不產出的產物,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真實情況甚至還不如父母無恩論。父親生孩子一是因為情欲,二是為了依靠孩子讓自己成為真正的男人,不至於絕嗣被所有人嘲笑。母親確實就像容器一樣被動的承擔了孩子的產生,但在某種程度上,母親也是主動的,她試圖通過這個孩子來穩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所以這樣想來,所謂的情感都不過是人美好的想象,其實現實往往很殘酷,因為最為強烈的剝削就存在於家庭之中,存在於父母子女和代際之間。

我不由得翻開書,開始一頁頁的看,我想看他們是如何規定天理的,也就是為何人總是要按照固定的方式生活,可是看了一圈,我卻什麼都沒有看見

父親總說我會遇到問題是因為我想的不透徹,或者是看的書還不夠多,但我已經將基本的典籍都翻閱過,也確實沒有找到任何線索,這是因為所謂的天理本身就是他們製造出的幌子,因此,天理所表現的特征,比如女人要是賢妻良母、要有貞潔也都毫無意義。

若說女人應該守貞潔,被外男扌莫一下就要去死,那麼每個女人生出來就應該去死。人是由陰陽二氣交感生成,所以身上有母親之氣,也有父親之氣。父親是男子也是外男,否則不會規定父女之間不可過於親近需要保持距離。這樣說來,每個女孩子身上都沾有父親的氣,這是否意味著從一出生就失去了貞潔,不應該活在這世上?

若是這些經師認同我的觀點,我想他們倒也算是他們所說的從一而終:根據一個道理一直往下推演。可是他們不可能,如果他們同意我的觀點,那麼這世上將不會再有女人降生,因為每個女人一出生就會自殺,沒有女人也就不會有孩子,人將從此絕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待到笙歌鼎沸時 因人而異的係統 全世界對不起你 懂愛 雪天一色 隨身帶個狩獵空間 大星際的時代 軒玄大帝 當不成仙婿,隻好氣運成神 大荒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