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三義士流芳百世(1 / 2)

加入書籤

1276年2月4日,元軍攻克臨安,5歲的宋恭帝和謝太皇太後相繼被俘。

就在臨安城投降前夜,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在駙馬都尉楊鎮、國舅楊亮節護送下潛出城外,逃往婺州,後又至溫州,為趙宋王朝保留了一絲血脈。此後,張世傑、陸秀夫也陸續率殘部到溫州江心寺會合。

張世傑是南宋末年主戰派的代表人物,都統卞彪降元後充當說客,張世傑大怒,令人將他舌頭割下,拖至巾子山磔殺。

文天祥、陸秀夫決定效仿宋高宗故事,擁立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為副元帥,圖謀再度中興。幾天後,趙昰一行從江心寺輾轉來到福州,於德祐二年五月一日稱帝,史稱宋端宗,改元景炎,加封趙昺為衛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文天祥為右丞相兼知樞密院事,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

於是趙昰拿著一張皇帝的新船票,登上了大宋這艘千瘡百孔的破船,隨後開始在海上顛沛流離。小小少年來不及煩惱,來不及長大,不是在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左丞相陳宜中對大局絕望,遠走占城(今越南境內)。

公元1278年3月,趙昰一行在海上遇到強對流天氣,不到10歲的趙昰被卷入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年過七旬的江萬載躍入海浪,用盡全力把趙昰托出海麵,自己卻葬身大海。一個月後,驚嚇過度的趙昰在碙洲荒島上病死。葬於永福陵。

益王死了,衛王繼承王位,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國公。當時軍中瘟疫流行,士兵死了幾百人。文天祥唯一的兒子和他的母親都死了。

當年十二月,文天祥正在五坡嶺吃飯,張弘範的軍隊突然出現,眾士兵隨從措手不及,都埋頭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軍千戶王惟義抓住。文天祥吞食龍腦,沒有死。文天祥被押至潮陽,見張弘範時,左右官員命他行跪拜之禮,文天祥沒有拜,張弘範於是以賓客的禮節接見他,要他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衛父母,還教別人叛離父母,可以嗎?」張弘範說:「丞相的忠心孝義都盡到了,您如果能像侍奉宋朝皇上那樣侍奉大元皇上,將不會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眼淚撲簌簌地說:「國亡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敢懷有二心呢?」張弘範感其仁義,派人護送文天祥到京師。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沒有吃飯,沒有死。到了燕京,館舍侍員殷勤、陳設奢豪,文天祥沒有入睡坐等天亮。忽必烈派人傳達聖旨,文天祥說:「國家亡了,我隻能以死報國。倘若因為寬赦能以道士回歸故鄉,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為顧問還可以。假如立即給以高官,不僅亡國的大夫不可以這樣,而且把平生的抱負都拋棄了,那麼任用我有什麼用呢?」王積翁請求釋放文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同意,他說:「文天祥放出後,如果又在江南號召抗元,置我十人於何地?」此事於是作罷。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終不屈,同宰相議論放了他,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為借口,結果沒有釋放。

文天祥在獄中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隻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但文天祥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文天祥死活不肯降元,鑒於此人在民間的巨大影響力,忽必烈想招降他以安定人心。先後派張弘範、留夢炎招降都不成,第三次把在北京的趙顯叫去勸降。當文天祥看到八歲的「先皇」來到,昔時互為君臣,今日同為階囚。感於此痛哭流涕,文天祥北跪於地,隻說了四個字「聖駕請回」。趙顯一看這情形「噤不得語」。忽必烈見無法勸降文天祥,隻好成全他的一片忠魂烈誌。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場的那天。監斬官問他:「丞相還有甚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甚麼可說的!」他又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終年四十七歲。

據說文天祥就義這天,狂風大作黃沙飛揚,天地一片昏暗,咫尺之間不辯東西。文天祥被殺之後,連日裡重度霧霾,天空陰晦不明,元人宮中不得不點起蠟燭照明,而百官入朝也隻得靠火把引為前導,可見老天也為文天祥之死而大為震怒。元世祖忽生後悔之心,不該倉促處斬文丞相,於是下詔追贈文天祥為太子太保,中書平章事,廬陵郡公,設壇祭典。可就在丞相孛羅行祭禮時,更加詭異的事情發生了,起先平靜的大地上驟然間狂飈旋起,龍卷風肆虐,飛沙走石,天地間一片慘淡,令人難以睜眼,過了一會兒,狂風卷起文公神牌飄浮於半空中,此時雷聲轟鳴,而天色愈發黑暗。孛羅不敢怠慢,趕緊上奏世祖,元世祖改封文天祥為前宋太子太保,右丞相,信國公,詔令既下,天空馬上一片晴朗。

文天祥生為宋人,死為宋鬼,即使靈魂飛升,也堅決不做蒙元的新寵,而元世祖原來的冊封無疑是對文天祥的一種汙辱,加上前宋兩個字才名副其實。

文天祥犧牲以後,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麵色如同生者一般。後在文天祥的衣服中發現他所作的絕命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張弘範率水陸兩路元軍直趨崖山。崖山背山麵海,地勢險要,張世傑下令焚燒島上行宮軍屋,人馬全部登船,然後依山麵海,將1千多條戰船排成長蛇陣,用繩束連接在一起,船的四周築起城樓,船上塗上一層厚厚的濕泥,縛上一根根長木。將帝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間,詔示將士與艦船共存亡。

張弘範見宋軍戰船集結,行動不便,就先用小船裝滿柴草,澆上油,點火後乘風攻擊宋水軍。宋軍船上的濕泥阻止了火勢蔓延,長木又頂住了火船,元軍的火攻歸於失敗。張弘範又阻斷了宋軍的水源,封鎖了海口。宋兵飢渴交加,處境日益困難。張弘範派人勸降,被張世傑拒絕。

祥興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雙方進行了最後的決戰,張弘範分兵四路發動猛攻。宋軍正在拚命抵抗時,忽聽得張弘範所在的指揮船上奏起了音樂。宋軍以為這是元軍將領在舉行宴會,戰鬥就鬆懈了一下。不料此樂聲是元軍總攻的訊號,張弘範的指揮船直撲而來,箭如暴雨。元軍在亂箭掩護下,奪走了宋軍的戰船七艘。各路元軍又一齊猛撲過來,從中午到傍晚,海戰進行得異常激烈。忽然,張世傑見到一條宋船降下了旗幟,停止了抵抗,其他戰船也降下旗幟,知道大勢已去,急忙一麵將精兵集中到中軍,一麵派出一隻小船和十多名士兵去接帝昺前來,準備突圍。

帝昺這時正由左丞相陸秀夫守護著,待在一艘大船上。小船來接帝昺,陸秀夫因為不知道是真是假,堅決拒絕。他知道君臣都難以脫身了,就手提長劍跨上自己的座船,先把妻兒都趕到海裡,把長劍也扔到海裡。然後走上帝艦在趙昺麵前長跪不起,涕泗滂沱。趙昺吃驚問道:「愛卿你這是做什麼呀?」陸秀夫抬起頭來老淚縱橫:「陛下,國事一敗塗地,陛下理應為國殉身。德祐皇帝(恭帝)當年被擄北上,國家已經遭受了極大的恥辱,陛下萬萬不能重蹈覆轍!」趙昺低下頭開始抽泣,雖然他隻有八歲,但是打一出生他和兩個哥哥都被朕來朕去,他知道滅亡是什麼意思。他起身把玉璽交給陸秀夫說:朕的老師經常對朕說:國在,當守土安民。國亡,則與之不存。陸愛卿,今天朕就準了你。說完,趙昺一躍爬到陸秀夫寬闊的脊背上。

陸秀夫將黃金國璽係在月要間,他怕孩子死得太疼,又回過頭說:「陛下,抓牢臣的肩膀」。趙昺說「起駕!」陸秀夫背起趙昺大步走到船舷,朝著蒼茫的大海縱身一跳。這時船上、岸邊、山頭的軍民齊刷刷跪下:吾皇萬歲!隨後,十萬軍民都跳進大海。

卻說趙昺養有一隻白鷳鳥。這隻鳥聰明過人,還會說話,一看見帝昺就跳起來,尖聲叫道:「吾皇萬歲!吾皇萬歲!」十分可愛。帝昺畢竟隻是個8歲的孩子,非常喜歡它,親自餵養在行宮中。不久,宋元海戰打起來了,南宋小朝廷搬到一艘巨艦上。帝昺也把白鷳帶到帝艦。白鷳來到帝艦,寢食不安,兩眼盈淚,見到帝昺也不叫「吾皇萬歲」了,隻是望著他流眼淚。帝昺看見心愛的白鷳流眼淚,很是淒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之大西北1998 穿書後被年下影帝反撩瘋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玩家 在無限災難裡求生 道天之上 九轉道仙訣 我真的隻想低調修仙啊 長生四千年 魔血淩天 木葉:從得到模擬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