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真宗的真愛(1 / 2)

加入書籤

宋真宗趙恆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趙德昌,後改名趙元休、趙元侃,997年繼位,1022年駕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其父宋太宗最初立長子趙元左為太子,但趙元左後來因叔叔趙廷美被害而誘發精神病,太宗再立次子趙元僖為太子,趙元僖又早逝。

至此才輪到老三趙德昌當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劍傷復發而駕崩,趙德昌繼位為帝,改名為趙恆,是為宋真宗。

卻說一日早朝,真宗欲立劉娥為後,有一大臣出班奏道:「劉妃出身微賤,不足母儀天下。」真宗視之,乃是翰林學士李迪,不覺變色道:「妃父劉通,曾任都指揮使,怎得說是微賤?」言甫畢,又有參知政事趙安仁出奏道:「陛下欲立繼後,不如沉才人出自相門,足孚眾望。」真宗道:「後不可以僭先。且劉妃才德兼全,不愧後儀,朕意已決,卿等母庸多瀆!」李、趙兩人碰得一鼻子灰,隻好告退。真宗即命丁謂傳諭楊億,令他草詔冊後。億有難色,丁謂道:「勉為此文,不憂不富貴。」楊億聽了此語,竟搖首道:「如此富貴,卻非所願,請公改諭他人。」丁謂乃命其他學士草製,竟冊劉娥為後,並晉授楊修儀為淑妃,沉才人為修儀,李才人為婉儀。

劉娥既正位中宮,更留心時事,旁覽經史,每當真宗退朝,閱天下章奏,輒至夜半,後侍坐右側,得以預覽,所見皆記憶不忘。真宗有所疑問,她即援古證今,滔滔不絕,因此愈得帝歡,漸漸的乾預外政了。

劉娥是四川人,出生不久便父母雙亡,繈褓中的劉娥成了孤女,寄養在母親龐氏的娘家。

寄人籬下的劉娥,稍稍長大就成了歌女,不但歌聲婉轉動聽,還善於播鞀(一種類似撥浪鼓的樂器)。劉娥很小就嫁給了一個叫龔美的銀匠。龔美生意不好,就想把劉氏賣掉。這年他帶著劉姑娘從四川來汴梁。船過真州長蘆時,有個和尚法燈在岸邊看到劉娥,不覺神魂盪漾遍體酥麻,心內想道:「這婦人不知是甚樣人家?卻生得如此美貌!若能與她同睡一夜 ;死也甘心!」

又想道:「我和尚也是父母長生,怎地剃掉了這幾莖頭發,便不許親近婦人了?我想當初佛爺也是扯澹,你要成佛作祖,止戒自己罷了,卻又立下這個規矩,連後世的人都戒起來。我們是個凡夫,哪裡打熬得住,難道和尚不是人嗎?」又歸怨父母道:「當時既是難養,索性死了,倒也乾淨!」越想越氣,後來還寫了一首詩:

少年不肯戴儒冠,

強把身心赴戒壇。

雪夜孤眠雙足冷,

霜天剃發髑髏寒。

朱樓美女應無分,

紅粉佳人不許看。

死後定為惆悵鬼,

西天依舊黑漫漫。

法燈於是變賣了所有資產,追隨劉娥一行入京,幻想有機會把她騙到手。

到了開封,劉娥依然活躍在戲曲舞台上。開封非常繁華,有錢人很多,戲迷也很多。劉娥一出場,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紅,不久,她的名氣越來越大。此時趙恆才14歲,被封為襄王,還沒有被立為太子。

趙恆也是一個戲迷,他聽說了劉娥的名字後,就帶了幾個保鏢,穿了便裝去看劉娥的演唱。一見到劉娥的花容月貌,趙恆這個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著劉娥那暗中傳情的大眼睛,不禁心猿意馬,立即就把劉娥帶回他的別墅裡。趙恆的奶娘對來歷不明且出身卑賤的劉娥十分不滿,就到趙恆的老爸宋太宗的麵前告狀,說少爺小小年紀便沉溺於女色,不是好事。

宋太宗聽了勃然大怒,勒令趙恆立即把劉娥送走。趙恆見父皇龍顏大怒,表麵假裝遵命,立即帶著劉娥出了王府,轉過了幾條街巷,他又牽起了戀人的手,倆人悄悄地鑽進了奴才張耆家。趙恆讓劉娥先住在張耆家,叮囑張耆誰都不許告訴,然後轉身對劉娥說,我會定期來看你,你先安心住下,等時機成熟我再接你回去。張耆安排家人悉心照顧劉氏,自己為了避嫌,每天睡在襄王府,張耆的家成了趙恆的別院。此後,兩個有情人隔三差五地在張耆家裡相會。法燈見劉娥有了皇子做情人,自然也不敢想入非非了。

宋太宗讓兒子趕走了賣藝的姑娘,仍不放心,來年,他強令十七歲的兒子迎娶了忠武軍節度潘美的女兒為妻,力圖徹底打散兒子和劉娥這一對鴛鴦。他們自然不會想到,一場包辦的皇子婚禮,根本無法斬斷兩個年輕戀人的情絲。

這期間,趙恆由韓王晉封為襄王,994年進封為壽王,由於大哥瘋了,二哥暴病而亡,排行老三的趙恆被立為太子。趙恆的原配潘氏命薄,王妃沒做幾年,二十出頭即早逝。太宗皇帝接著又給趙恆續娶了宣徽南院使郭守義的女兒,扼殺了他與心上人結為夫妻的念頭。一對深情相愛的人,近在遲尺卻如同遠在天涯,難得隨心如願。但不管父皇怎樣地強迫挾持,趙恆的心永遠屬於劉娥,他雖已貴為太子,又有父母之命的王妃,但朝朝暮暮牽掛的,還是張耆家裡那個靜靜守候的最初令他動心的寂寞紅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之大西北1998 穿書後被年下影帝反撩瘋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玩家 在無限災難裡求生 道天之上 九轉道仙訣 我真的隻想低調修仙啊 長生四千年 魔血淩天 木葉:從得到模擬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