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登月計劃和軌道望遠鏡(1 / 2)

加入書籤

歷史的車輪,悄然轉入2010年代。

截止到2012年,漢核科技的航天子公司,正式完全市場化運營已經三年了,其承包南十字星導航衛星發射工程,也有三年了。

二十幾顆導航衛星的順利發射,為這家公司積攢了無數的聲望和政府信任,也把研發的投入回收回來了一部分。

遙感、衛星地圖、通訊衛星方麵的訂單,陸續被公司接到,每次發射,已經可以提供百萬美元級的純利潤——所謂純利潤,是進行了研發開支攤銷後的利潤,所以這個數字已經跟很不錯了。

到了這一步,顧玩的航天大業,終於進入了下一階段。

2012年12月21日,瑪雅人以為的世界末日,漢核科技的第一顆引擎可回收火箭,試射成功。

發動機的回收,是依靠脫離後包裹在降落艙裡、用降落傘回收的,而不是後世所說的直接整個火箭飛回來垂直降落。

所以,可換程度還是比較低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回收的技術含量,已經比地球人80年代初的航天飛機助推器回收,要高一點。無論是使用次數壽命、損耗,都比80年代的航天飛機助推器要好。

(航天飛機肚子上一共三個筒子,左右兩側白色細的就是火箭助推器,起飛的時候提供足夠推力的,這個是要回收的。肚子正中間那個橘紅色粗的,隻是油箱,那個是不回收的,直接進入大氣層的時候燒毀掉。)

有了火箭引擎部分的回收後,航天發射的成本,再次暴跌了一大半,更多龐大的計劃,也進入了可以實際實施的階段。

「目前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可回收火箭引擎的尺寸和噸位方麵,要想確保可回收,就沒法無限堆疊放大規模,未來幾年這方麵進展估計會比較慢。」

顧玩充分意識到了困難的核心,所以在試射後,就跟自己的妻子交流過了。

當然,也會跟其他研發技術骨乾交流。

地球上,埃隆馬斯克當年那個「3推進器獵鷹」方案,其實挺失敗的。隻不過,人家會炒作,有噱頭,用那個衛星的試射發了一輛電動車進太空,所以還挺能博小白關注,至少在人氣和流量上賺了一些回來。

而真相則是:三引擎獵鷹,搞了好多年,直到單引擎方案的推力和近地軌道載荷都發展起來了,能達到三引擎方案的八成了,而且競爭對手的藍色起源單引擎方案也差不多追趕到這個程度了,馬斯克才慌了。

如果三引擎方案在載荷上都被單引擎的持續放大超過了,那三引擎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所以,一定要在超過的臨界點到來之前,不管完善不完善,趕緊發射一顆,還要運載一點有新聞報道價值的標的物耍耍情懷,把本撈回來一點。

(當然這裡隻是說技術方案路線錯誤,不是說情懷不對,也不是說科學探索不對。探索總有技術方向和方案錯誤的時候。這裡隻是說,獵鷹的三引擎並列方案,沒必要過度吹噓,射特斯拉進太空那次,其實是一個點歪科技樹方案的剩餘價值廢物利用。)

麻依依並不知道地球上那些破事兒,她隻知道老公的高瞻遠矚估計不會錯。

既然短時間內沒法快速「堆疊並聯」把可回收火箭的單次載荷做大,那就在應用中回避這個問題好了。

「你打算如何回避這個問題呢?」麻依依誠懇地問。

顧玩:「我覺得,有必要跟科技部目前要驗證階段的幾個項目,提一點規劃上的建議——我們應該暫時控製單次發射載荷的最大尺寸限製。考慮將來在太空中的拚接作業。」

麻依依想了想:「你是說,跟那些小型空間站一個思路?」

地球上,前露西亞在1970年前後,發射了禮炮號空間站。如今在藍洞星,到了21世紀初,也就是前幾年,也終於有些國家搞了初代空間站。

當然了,不可能跟地球上的國際聯合空間站那麼牛逼,水平也就相當於禮炮而已。

空間站有人投資、登月卻沒人肯投資,這也是挺符合資本原理的,因為登月探索畢竟是毫無經濟價值的,而搞空間站還有一些商業價值。

很多材料學實驗,要在無重力、高輻射環境下進行,所以有了空間站,就能研發很多新材料。新材料就可以在商業上回本,這是能賺回來的。

另外,生命科學領域,也經常把各種種子啦、動物胚胎啦、微生物啦,弄到安全的培養皿裡,隨機發射丟進空間站,看看會不會因為失重和輻射催生出一些基因變異,然後有良性變異的話就把這些選種選出來繁殖。

這就相當於又是一波物種大交換紅利了,鬼知道能育種出什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修真從武俠開始 邁向克裡瑪莎 女總裁的貼身保鏢 我怎麼當上了皇帝 迷霧獵場 卡牌力量 我在外星人麵前耍大刀 武術直播間 我就是文豪 返回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