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萌王駕到!(1 / 2)

加入書籤

會議結束。

張碩將蔣悅、呂凱、顧銘章三位副總裁留下單獨開會,主要討論的就是萌芽集團內部分工調整。

蔣悅主管行政,對接人資、財務、總裁辦、企業社會責任等部門。

呂凱主管海外業務,分管投資業務,對接投資並購部。

顧銘章主管麥粒科技,分管企業戰略規劃,對接法務、審計以及企劃部。

至於沃土研究院、技術中心、運營中心,以及正在籌建的數據中心,都是獨立運營,負責人直接向張碩這位CEO匯報工作。

「其實調整不大,對吧?」張碩笑。

一是以集團文件的方式,正式確立三位副總裁的分工,避免出現模糊地帶或者職責交叉,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或者麻煩。

二是給呂凱、顧銘章兩位副總裁適當加點擔子。

這麼做,一是蔣悅個人精力有限,二是讓呂凱、顧銘章的副總裁職銜顯得名副其實,順理成章地參與到集團決策中來。

免得將來擔任輪值總裁時,搞得跟空降的高管一樣。

那就不妥了。

蔣悅三人卻是無語地看著張碩,蔣悅更是一語道破天機,無奈說道:「張總,我很懷疑,您這麼做,就是為之後溜號做準備的。」

「啊哈,怎麼會呢。」

這一點,打死張碩都不會承認的,趕緊轉移話題,「昨天我跟羅長安也有聊過,接下來半年,猩紅資本可能還會繼續在手機供應鏈上做文章,針對我們。現在你們兩位一個主管投資業務,一個主管麥粒科技,可要好好配合。」

「我會重點關注的。」顧銘章言簡意賅。

「放心吧,猩紅資本的那些玩法,都是盜聖集團玩剩下的。」談起投資,呂凱就格外自信,現在又主管投資業務,就更加如魚得水了。

「那就交給你了。」

這也是為什麼張碩會點呂凱的將。

………

開完會,張碩回到辦公室。

隨著數據中心的籌建,他為萌芽集團謀劃的「四梁八柱」架構,已經基本趨於完善,可以真正承擔起總部職責。

萌芽集團總部部門,大體可以劃分為兩大板塊。

一塊是業務支撐部門。

包括沃土研究院、數據中心、技術中心這三顆大腦,再加上運營中心。

之所以叫業務支撐部門,是因為這四個部門基本都不涉及到具體的業務,而是為子公司的業務提供支持。

沃土研究院要解決的是集團五年,甚至是十年之後的技術難題。

技術中心要解決的是集團當下的技術難題,同時作為一個項目孵化器。

數據中心主要是賦能,運營中心則是協調。

互相組合到一起,就將迸發出一股股澎湃的力量,支撐萌芽集團在各條業務線上狂飆突進,既不至於動力不足,又不至於行差走錯。

另一塊就是職能部門。

包括投資並購部、人資、財務、法務、審計、公共關係等等。

這沒什麼好說的。

跟業務板塊的隨時調整不同,職能部門其實是相對穩定的,像人資總監、財務部經理、法務部經理,可能一乾就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隻要不犯大錯,基本就不會撤換。

而在兩大板塊之上,又設立了發展與戰略委員會以及輪值總裁,作為集團一個常設的議事協調機構。

三者共同組成一個管理閉環。

隻要這個組織架構運行順暢,那麼張碩就能從具體的經營事務中抽身而出,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企業發展規劃以及戰略層麵的思考上。

如此也就不必拘泥說,必須每天呆在辦公室。

這也是為什麼說。

張碩要趕在開學之前,盡快敲定數據中心事項。

之前在拓展訓練中心開會時,他用「元宇宙」來定義萌芽未來的發展願景,絕不是無的放矢,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眼下。

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三駕馬車中,雲計算願景由青雲數據承載,大數據也已經啟動,就差人工智能這一塊了。

也是最需要耐心的一塊。

如果萌芽未來能夠在人工智能上取得突破,那或許就將顛覆整個企業的管理模式,甚至是員工的工作方式,比如說利用AI發工資?

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

9月1日,星期四。

今天是濱海大學開學報道的日子,冷清了一個暑假的校園,重新又變得熱鬧起來,迎來新一批的大一新生。

整個校園都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跟本科新生報道的熱鬧場麵不同,研究生新生報道就稍顯冷清,整個計算機學院研一也就一個班,共計25名研一新生。

到了研究生階段,班級的概念已經被極度淡化了。

雖然也選班委,但可能有些人直到畢業,都沒有認全班上的同學,隻有上公開課的時候會按班級聚在一起。

平時都是各學各的。

尤其是到了研二,圈子幾乎就固定在宿舍、實驗室兩個地方,班級有跟沒有其實差不多,印象中就隻剩下發消息通知的班級群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直播:水友你要喜當爹啊! 腹黑神官的雙麵醫妃 我的驚悚休閒遊戲 重生2006年從中獎開始 華娛1995開始 英雄救妹,原來姐夫這麼豪橫 諸天武俠尋劍道 大明1593 三國:讓你代管曹家,你竟造了反 縱橫三國之輪回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