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麥粒科技,理想照進現實!(2 / 2)

加入書籤

顧銘章就很詫異,他以後會是操作係統或者工藝設計,「張總指的可是芯片設計?這確實也會是一個難點。」

「不,我說的是芯片製造。」張碩及時糾正。

「????」

顧銘章就更懵了,「芯片製造根本就不能算是製約智能手機的關鍵要素吧?沒有哪家手機廠商會自行製造芯片,都是設計好之後交給代工企業。」

芯片產業已經算是分工非常精細的一個產業鏈了。

光是做芯片代工的泰機電,未來市值就超過了大部分的手機廠商,哪怕豪橫如蘋果,也不會自行建廠生產芯片。

完全沒必要嘛。

「企業是不會,可是國與國呢?」張碩乾脆也攤牌了。

「???」

顧銘章就更是一頭霧水了。

「你剛才也說了,如果要創業,那新公司就要成為智能手機領域的諾基亞,真要實現了這一目標,會讓很多人寢食難安的。」張碩笑著說。

「這……」

顧銘章隱約聽明白張碩話裡的意思了,竟是無言以對。

他沒想到。

張碩會想得這麼遠,格局會這麼的高。

「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了?」顧銘章說。

「或許吧。」

張碩也不能說顧銘章不對,畢竟誰都有時代局限性。

別說是2011年的現在了,哪怕就是再過五年,怕是都沒有多少人能預料到,國際形勢會那般風雲變幻吧?!

簡直就是一鍋粥。

「當然這會是另外一個故事,跟我們現在談論的事情,其實並沒什麼相關。」張碩壓下芯片的話題不提,適時發出邀請:「願意加入萌芽嗎?」

「我」

顧銘章還在猶豫。

「如果萌芽向諾基亞購買一份十年期的非獨占專利許可證,諾基亞會賣嗎?需要多少錢?」張碩突然又換了一個話題。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諾基亞雖然在智能手機業務上轉型失敗,之後更是將手機業務打包賣給了微軟,但並不代表說諾基亞就從此煙消雲散。

除了是手機生產商,諾基亞還是排名全球前三的通訊設備商。

之後在5G領域也頗有建樹。

哪怕是在手機業務上,依靠在功能機時代積攢下來的無數專利技術,就算不做手機,每年也能從專利授權費上賺到一兩百億的利潤。

實在是讓小咪之流難望項背。

上個月,張碩就已經讓蔣悅注冊好了一家新公司「麥粒科技」,作為萌芽進軍手機製造業的運營主體,也將是萌芽旗下第八家一級子公司。

麥粒科技跟小咪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小咪說白了,隻承擔操作係統適配、整機設計、營銷等少數幾個環節,元器件全靠采購,生產環節也是由代工企業完成。

難怪說被吐槽為小家電商。

而且小咪自身也是以「互聯網科技企業」自居,隻有半隻腳踩進製造業。

麥粒科技不同。

想要實現跟蘋果比肩的水準,那就需要建立起一整套極其完善的研發體係,還要具備相當水準的對上下遊產業鏈的把控能力。

就像蘋果。

雖然並不自行生產手機,卻通過投資、合作、資助等各種方式,布局全球產業鏈,扶持其成百上千家上下遊供應商。

結果就是。

蘋果打個噴嚏,整個產業鏈都要抖三抖。

麥粒科技作為手機行業的全新玩家,想要一切都從零開始研發,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分分鍾就會被手機巨頭狀告侵權。

首先要做的。

就是向諾基亞這樣的巨頭購買一份專利許可證,獲得一大批基礎專利,再在此基礎之上開展後續研發,繼而積攢出屬於自身的專利池。

就像華威那樣。

哪怕是像小咪這樣的手機組裝廠商,每年也是要向諾基亞繳納不菲的專利授權費用,張碩隻是想一步到位。

「是所有的跟手機製造相關的專利技術嗎?」顧銘章就有些吃驚。

「當然。」

張碩毫不掩飾他的野心。

「這個我不敢保證,就算諾基亞同意賣,那也會是一個天價。」

「能有多高?」張碩追問。

他心裡其實大致是有個譜的,印象中,原時空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時,就有一項交易涉及到專利許可證。

那時微軟開出的價碼好像是22億美刀。

但那是2013年,此時的諾基亞在4G、5G領域還有很多新技術沒有獲得突破,整個的專利授權費用肯定要更低一些。

「保守估計,也不會少於15億美刀。」

顧銘章評估的更專業,他很懷疑,萌芽能否支付得起這筆驚人的費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直播:水友你要喜當爹啊! 腹黑神官的雙麵醫妃 我的驚悚休閒遊戲 重生2006年從中獎開始 華娛1995開始 英雄救妹,原來姐夫這麼豪橫 諸天武俠尋劍道 大明1593 三國:讓你代管曹家,你竟造了反 縱橫三國之輪回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