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輿論(1 / 2)

加入書籤

不過商務部那邊一直都沒有動靜,看不出是什麼態度。

12月,許工機械和凱斯基金簽訂了投資協議。對外公布的方案是:凱斯以376億美元收購許工機械85%的股份,許工機械保留15%的股權。

而凱斯的376億美元還采取分開認購,其中22億美元購買85%現有的股權,剩下156億購買許工機械新注入的股權,但不管凱斯基金後期再怎麼增加投資,它所持有的股權比重都不會再增加。

為了確保許工機械的權益,許工機械與凱斯簽訂了「毒丸計劃」,以保障凱斯不會出售股權給第三方,從而達到第三方股份高過許工機械的股份而實現控股,從而竊取整個公司。

許工機械在收購完成之後,依舊保持著品牌原有的地位,管理、研發、工人團隊保持不變。

凱斯除了為許工機械注入資金外,還將提供管理建議,並為許工引進發動機與液壓係統兩個項目。

許工機械作為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廠商,同樣受限於發動機與液壓兩個係統,這些都需要進口。

如果真能像凱斯說的這樣,全線引進這兩個項目,那麼就能完全實現自主研發,許工機械便將成為真正的「中國」工程機械王者。

之所以加個引號,是因為隻能算是在中國境內,屆時許工機械已經不能算是中國企業。

到時候,國產工程機械企業的寒冬便來臨了。

2005年,由於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緣故,工程機械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行遠的銷量比上一年不僅沒增加,反而略有回落,不過少得並不太多,隻有一億多。

這也意味著利潤減少,畢竟今年公司運營成本也增加了,研發投入、人工成本都隻會一年比一年多。

銷量減少並沒有讓遠夏感到沮喪,這一點營業額波動非常正常,他知道下一年的銷量會好起來。所以他並沒有讓公司減產,甚至還在增產,為明年的銷量增加提前做準備。

不過這個年遠夏過得並不舒心,還是因為許工機械的收購案。

許工機械與凱斯已經簽訂了收購協議,接下來就是各級政府審核,一旦審核通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這事是許誠政府一力促成的,自然說服不了,唯一的轉機就是商務部和發改委的態度。

本來今年是要在越城過年的,因為年初搬了新家,重陽的女兒出生了,還沒回過老家,打算帶她回來過年。

但因為惦記收購案,遠夏早早就去了北京,想打聽一下商務部對許工機械收購案的態度。

重陽見大哥到北京過年,也乾脆留在北京過年。

遠夏利用自己的人脈,找到了商務部的人,但並不是負責投資管理的投資局的。他想通過這個人請投資局的領導吃個飯,說說許工機械收購案。

不過領導們應酬太多,遠夏根本就排不上號,最後隻請到了一個投資局的辦事員。

這個辦事員還以為遠夏是為了給自己的公司拉投資或者進軍海外市場的,但整個飯桌上,遠夏聊的都是許工機械收購案的事。

辦事員小劉聽出了遠夏的來意,這人巴巴地繞了幾個彎請自己吃飯,居然是想阻止同行的收購案?

小劉說:「我沒有聽說過聯名請願書,可能是領導收了,或者送到別的什麼地方去了。」

遠夏說:「如果有機會,煩請劉同誌幫我們留意一下,順便打聽一下領導的態度。關於許工機械這個收購案,對我們整個工程設備行業可以說是事關生死存亡。從工程設備行業已有的合資案例來看,如今控股方都已經全變成了外資方。許工機械是國內工程設備的龍頭老大,如果賣掉85%的股份,相當於咱們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半壁江山都拱手讓給了外資。」

小劉說:「您說的事關生死存亡,是不是有點言重了?」

遠夏說:「您有所不知,我這還真不能算危言聳聽……」他將其中的利害分析給小劉聽。

小劉聽完,點頭:「聽您這麼一說,還真是挺危險的,我有機會幫忙打聽一下。而且我沒聽說許工機械的收購案已經送到商務部來審批了,程序是應該還沒走到這一步,等到了我會格外留意的。」

遠夏舉起酒杯:「那就太感謝劉同誌了,我代表整個中國工程設備行業敬您一杯。我乾杯,您隨意!」

雖然跟商務部的人見過麵了,但也沒有得到特別有用的信息,小劉能幫上多少忙誰也不知道。遠夏細細琢磨,還是要通過媒體來擴大整件事的影響力。

回到越城之後,遠夏親自寫了一篇名為《許工機械隻值20億人民幣?》的文章,文中詳細闡述了許工機械與凱斯基金的收購案,毫不諱言地指出了許工機械將自己賤賣的事實。

文章從數據的角度出發,根據許工機械公布的財務報表分析,2001年比2000年的銷售額增長了603%,02年比01年增長了7816,03年比02年增長了834%。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地球最強魔法師[全息] 武林一中 萬人迷隻想rua毛茸茸[穿書] 被迫和上司接吻後 協議戀人[娛樂圈] 農家子的科舉路 一覺醒來成了龍傲天的師祖 別擋著我建奇觀! 三國之興強漢 洪荒:開局怒懟通天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