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古代貨幣(1 / 2)

加入書籤

對照了很多資料,葉遠了解到,這些銀元都是標準的五十兩官銀。

這裡的五十兩可不是現在的五十兩,古代和現代重量換算是有很大差別的。

古代的重量單位「兩」與現在的「兩」完全是兩回事。

根本不等於現在的50克。

同樣,古代的「斤」與現在的市斤也完全不同,不等於500克。

古代的「兩」不是一個很嚴格的標準單位,不同朝代間不盡相同。

同一時期又有「府平」、「庫平」等不同的標準,彼此間有微小

的差異。

若拿最常用的標準,與現在的重量單位比較:

清末的「庫平一兩」約等於3731克。

1「斤」等於16「兩」,約合597克左右。

至於現在我們所說的「市斤」(500克),是建國以後為了與公斤之間換算方便而重新規定的,與古代的「斤」根本扯不上關係!

至於清朝末年賠款的問題,可不能拿現在的幾千噸白銀來類比。

現在各國都以黃金作為硬通貨使用,而白銀僅剩下工業、裝飾等方麵的用途,其實際市價已經大大降低了。

而在清末,白銀是世界很多國家對外貿易的硬通貨幣,加上當時白銀的總量和年產量都比現在少,所以其實際購買力遠比現在高的多。

葉遠在找這些資料的時候,也看到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古代人是如何找零錢的。

明清兩朝的銀本位製,「兩」是主單位。

兩以下的錢、分、厘、毫還算常見。

而絲、忽、微、纖、沙、塵、埃、渺、漠、糢在民間少見。

這十個漢字作為量詞,均是微小的意思。

漢語中有成詞,如絲微、微纖、微漠,以及毫厘、絲毫、塵埃等。

兩以下的十五個單位,均為十進製。

十絲為一毫,十忽為一絲,十沙為一纖,十塵為一沙等。

實銀子用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沒有固定麵值,用時得用專門的秤(戥子)來稱量。

「戥子」是一種相對精準的秤,最大單位是兩,小到分或厘。

除了銀子,也用來稱貴重的藥材、香料、顏料。

所以,往往達官貴人家才有戥子,甚至由烏木、象牙等製成。

也有分量固定的鑄好的銀錠,元朝曾鑄過一種50兩一錠的大銀子,稱為「元寶」,也就是「元朝的寶貨」。

後來這個名稱就沿用下來。元寶的形狀是兩頭翹起的,為了便於纏在月要上,過去說「月要纏萬貫」,就是這麼來的。

也有小一些的銀錠,二十五兩的,十兩的,還有再小的銀錁子。

買小件物品則用散碎銀子。銀子比較軟,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稱著用。

銀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銀子稱「紋銀」,因為表麵有皺紋的緣故。差的銀子叫「低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結婚後,人氣聲優突然搬來我家 長夜年代記 超級兵王(步千帆) 裝窮追星後我爆紅了[娛樂圈] 救世主的滅世手冊 山村如此多嬌 我的弼馬溫生涯 好好學習,甜甜戀愛 美漫裡的啟迪係符文 我有一座噩夢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