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1 / 2)

加入書籤

秋雨綿綿, 天氣逐漸寒冷。

鍾琪等人隨著左玉去了莊園後,對莊子內發生的一切都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那裡可不光光是減了兩成租那麼簡單。

莊戶采取了左玉提出的種田方式後,平均畝產達到了三百五十斤左右。這可是很驚人的數字。據他們所知, 在以土地豐腴著稱的江南,年景很好時,水稻平均畝產差也不過三百斤這樣。

可左玉這兒以旱稻為主, 居然能做到畝產三百五十斤,這太驚人了。

而她教人種田的方式也是匪夷所思。在種完稻子後, 又讓人種了豆子, 說這樣能增加土地的肥力。

更讓他們驚異的是,這兒小麥的畝產也達到了兩百八十斤左右。這數字, 太驚人了!直接翻了一倍還多!

難怪左玉說,她收兩成租便足夠吃了。他們大概算了下,除去那些種菜,種小麥的, 她用來種植稻米的田大概在5000畝左右。

收兩成租,一年到手的糧大約將近3000石。再加上去殼以及部分損耗,最後可收獲的淨糧大約就兩千石出頭點。

一個普通國公的年俸大概也就是兩千石左右!

也就是說,僅稻子一項她的收入就抵得上一個國公的收入了。麥子產量雖低, 但麵粉賣得也貴啊!

而她搞的什麼立體養殖……

這概念更是驚人。稻田裡的魚蝦蟹, 放養的鴨子,采用淋水孵化的魚苗以及正在研究的人工蛋類孵化……

講真, 要不是已看到部分成功,他們都要以為這是天方夜譚!魚苗、雞子怎麼還能自己孵化的?而這些東西不光為左玉帶來了許多錢, 更是讓莊戶增收不少。

孫富告訴他們, 今年第一年搞, 經驗還不夠。不過這兩日, 水稻田裡的螃蟹能收了。他們收了幾畝地的稻蟹,平均畝產有五十斤這樣。

而這些螃蟹長得極為肥碩,一斤的秤隻能過兩三隻螃蟹。這大個頭的螃蟹賣出去,都不按斤賣,得按「隻」賣,批發價一錢一隻。水田不多,也就五百畝這樣。

但這年頭想吃點鮮魚都不容易,別說活蝦了。他們問了下,就這立體養殖的產出屬於農莊共有。左玉提供技術,賣掉的銀子拿兩成,剩下的八成平均分給莊戶。

如此一來,兩個莊子加起來兩百來戶人家,平均每戶人家每年都能增收四兩銀子這樣。這可是很了不得的事!一個農戶之家一年多四兩銀子的收入那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他們每年可以多買幾百斤米!可以扯些布給自己做衣服,能吃上點肉了。

無形間,抗風險的能力就增加了。而這還是第一年!魚苗、蟹苗準備還不夠充分。如果到了明年……在他們開辟的水塘裡再搞上人工養殖,那收入……

不敢想象!

幾個書生都呆了,尤其是鍾琪。他自覺自己頗有才華,可這多奇思妙想卻是打破他的腦袋也想不出來的。

他實在想不通,一個閨閣千金為何會有這多奇思妙想?這對事物的觀察得有多細致啊?而她的野心似乎還不止這點。

根據她的構想,來年還想買點田,收些無家可歸的人,開始搞藥材種植與名貴花苗的培育。如果成功,那將是一條了不得的致富之路!

雖然還隻是個構想,雖然前人從未有過種植藥材的壯舉,但左玉說的時候,莫名就覺得她會成功。除去這兩個設想外,她還想尋地方,開一個食品加工廠。

「廠」這個概念很新鮮,但聽她描述,如果成功了,一些無地之人便能去廠裡上班,而她農莊所產的東西也可以直接進入工廠裡,加工後,賣到別的地方。

種種規劃,讓人都不得不懷疑民間傳聞是不是真的了。

此人莫不是神農轉世?不然為何能如此精於農道?

不過,看到莊子裡欣欣向榮的景象後,幾人都慶幸自己的選擇。科舉無望,不如好好在這乾活。將來莊子做大做強了,自己也有肉吃。

參觀完莊子,他們便回來了。

泙京日報到了朝廷手裡後,就成了五天一刊。宮內有內侍,而一些稍稍上年歲,乾不了重活的太監便被天子派來做印刷。

畢舒利用了百度係統,又尋了能工巧匠,花了重金,參考古騰堡印刷機設計,弄出一台可用活字排版的「畢氏」印刷機。

為了配合這套印刷機使用,他使用了陶泥金屬鑄模的技術,召集了大量的工匠,在短時間內做出了一套活字大全。而後又利用百度看來的知識,改良了紙張和油墨,使得印刷成本大大降低,印刷速度也大大提升了。

而且,印刷出來的報紙質量還非常好。許多人將報紙買回去,都是好好保留。要說這畢舒也算有點才華。四開的大報售價雖然高達五十文一份,但給人的感覺卻是物超所值。

上麵不光有時聞,還有朝廷政策解讀。除去這些外,還有些生活小技巧、菜譜以及詩詞欣賞、話本演繹連載以及經文注解。(注1)。

古代書籍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像鍾琪、何閔等人,能在這時代讀上書已算家境可以了。但就這樣手裡印刷的書 也沒幾本,許多都是自己手抄的。

因此五十文看著多,但性價比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還是非常高的。

天子拿到這些東西後,除了印刷報紙,還用來印刷書。在他看來這東西非常好。太|祖曾對太宗說,真正的大同不光是要吃飽飯,而是天下人人有書讀。

如果能把書籍的價錢打下來,那百姓讀書的負擔也要輕些吧?

左玉回城,還未進城,就有拿著報紙在城門叫賣。她忙停車,讓人去買了份報紙回來。

拿到報紙,果然不出所料,頭版頭條就刊登著她抨擊趙衢的文章。而在話本連載那裡,《諸公逛窯記》也被一同刊登了出來。

諸公逛窯記她沒用自己真名,而是起了一個柳下望月的筆名。前幾日,得知天子允許匿名,用筆名投稿後,她就知道,天子是明白她的意思了。

現在這篇刊登出來,還跟抨擊趙衢的文一起刊登,這天子是想要趙衢死啊!

她將報紙大致瀏覽了下,抿嘴笑了起來。

這些滿嘴仁義道德的青天老爺們也該接受下民眾的審判了!

進了城,街麵上已是一片熱鬧。許多人都在談論著趙衢的私德,而對於諸公那篇小說許多人也產生了聯想。

這就是她要的效果!或許借此挑起民憤助力自己的她稱得上是卑鄙,但與這些鄉紳做的事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

因此,她說的每一個字都是事實,而不存在汙蔑!百姓有權知道這些!

回到家,也不再做別的。這些日子她打算留在城裡,以防不測。

如此,兩日後,莊上便來了人。

「一石米往年在官府那折算能有三百文左右。」

孫富苦著臉道:「可今年去,隻有一百五十文了。劉伯問了官府,說是看了您的事跡,鄉紳大感慚愧,也準備降租。且為了贖罪,想將家中的存糧都捐出來。」

左玉一蹙眉,忙問道:「這兩日米價如何?」

「降了。」

孫富道:「前天降到了三百文一石,今日已降到了二百文。」

「兩百文?!」

何閔驚呼,「三天內降了一半?!那市上購米之人可多?」

「多,非常多!」

孫富看了左玉一眼,猶豫了下,道:「東家,劉伯讓小的帶話給您,咱們的米鋪是不是也要降價?現在已有些風言風語,說您說一套,做一套……」

「姬君。」

鍾琪道:「看來這就是他們的後招了。」

左玉點頭。沉默片刻,怒道:「沒底線,真是沒底線!竟妄圖用這種方式來逼我!」

「那現在咱們該怎麼辦?」

宋希道:「也一起降價嗎?若為了名聲,學生覺著您最好也降價。」

「此事可怕的並不在這裡。」

鍾琪道:「糧價跳水,百姓固然會瘋搶,但百姓如何搶得過他們?他們可派人也去搶米,如此便能將損耗降到最低。」

「若將米收光了……」

左玉怒道:「下一步就該宣布無米可賣,讓百姓無糧可食了!」

「農人也會因此恨你。」

鍾琪平靜地道:「姬君,勿要與齷齪之人動氣。當務之急,我等應籌糧以應對下一步。」

「我左家固有些資產又如何能應對整個京畿的糧食供應?」

左玉平復了心情,將怒火壓下,道:「不能等到那個時候!我們也得收糧!」

她說著便起身,「農戶手裡的糧我們還按三百文去收,如此,農戶那邊的怨氣可解。何閔,宋希,你們帶上家裡的家丁去城裡米行搶,記住,有多少收多少!錢的事不用擔心,我這裡有!」

向氏跟她合夥做生意,她做的香膏、口紅以及眉粉都賣得相當火爆。去了莊子後,許多莊戶家裡勞動力過多,她便讓莊裡多餘的勞動力來做這些。因此,現在不僅向氏的鋪子那供貨充足,自己陪嫁鋪子裡的供貨也十分充足。

這些都是奢侈品,利潤極大,賺錢的速度也很快。就這些日子,光這些美膚品為她帶來的利潤就有三千兩之多。

再加上之前的積蓄,天家賞賜的錢,她手裡的現錢就超過了八萬兩。更別提,她還有一些係統獎勵的東西還沒有賣。那些鏡子,那些玻璃製品,隨便拿一樣出來都能賣出天價!

而且,收來的米她可以賣給係統。係統會將係統幣轉換成黃金給她。係統一元等於十文錢,一斤天然米的收購價八塊,托這些鄉紳老爺降價的福,她現在買一斤大米回來的成本才16文!

這何止是暴利了啊?!而人造米的價錢才多少?才5毛!也就是五文錢!她這買進賣出的,成本幾乎可忽略不計,利潤直接翻了幾倍!這生意要不做,她才是腦子有問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老婆他又乖又嬌 被廢的白月光重生後 月黑瘋高 我可真是個演技天才(快穿) 我靠藥膳風靡瑪麗蘇文 在賀爺心上撒把糖霜 攻婚掠情 天降萌寶媽咪驚艷歸來 [綜]摸魚摸到了上司腰上 一覺醒來連孩子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