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海軍的牌麵(2 / 2)

加入書籤

如此情況下,天津級戰列艦就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坑爹天價……真算下來,得單艦四五百萬呢,海軍表示也買不起……

四五百萬,我買啥不好,買這破玩意……這麼貴,就算性能再頂級也不行啊!

如今一艘南非級才多少錢啊,才一百五十萬楚元而已!

購買一艘天津級戰列艦的錢,能買三艘南非級戰列艦,砍砍價,還能讓廠家贈送一艘揚州級巡洋艦。

所以到最後,海軍弄了兩艘充當牌麵後,就無奈暫停了繼續建造頂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

名義上是說打算設計建造更好更先進的下一代戰列艦,但實際上就是想要緩那麼幾年,好讓海軍經費喘口氣……

雖然海軍看似不差這幾百萬……但是海軍花錢的地方也多啊……不說別的,光是每年為了維持艦隊規模,正常替換老舊戰艦,這每年都要花費一大堆經費建造新船隻!

如今的帝國海軍,幾乎每年都要服役達幾十艘軍艦,多的年份甚至上百艘各種軍艦呢!

一年服役上百艘,這可不是誇張描述,而是事實

為什麼每年要建造服役這麼多新軍艦?

因為大楚帝國海軍保有了一支規模非常龐大的艦隊啊……艦隊裡的船隻是需要正常替換的。

一般來說服役一艘戰艦服役二十年左右,如果不想要退役,一般需要進行超大工程進行大幅度改裝,以延長船體壽命,同時改進動力和火力係統,以提升性能。

否則的話很難繼續強行使用了,這都和性能沒啥關係,而是船體頂不住了!

這年頭的造艦技術可沒辦法和後世相提並論,造出來的戰艦耐用性也不如……能用二十年那已經是海軍將士精心保養維護了,不可能和後世的戰艦一樣,動不動用三四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

但是……這種動大手術的升級改裝,其費用是非常高昂的,最後算下來,可能還不如直接退役換新船劃算……這也是大楚帝國海軍所麵臨的問題,對老船進行改裝後繼續使用,還不如直接用新船劃算。

這除了改裝費用,建造成本這些硬性成本外,還有日常的維護使用成本,最終換成成全壽命成本,平均每年成本。

大楚帝國海軍是根據平均每年成本多寡,以及作戰效能的高低進行評比,最後得出結論,舊不如新,改裝不如新造……

二十年艦齡是一道坎,超過後船體情況如果不咋地,也不改裝或者大修了,直接退役封存,大修都懶得大修,更別說什麼升級改裝了。

如此情況下,大楚帝國海軍照一艘軍艦平均二十年服役時間,架設一千艘軍艦想要正常替換,平均每年都要替換五十艘!

而大楚帝國海軍所保有的各種軍艦,可遠不止一千艘……

光是遠洋、近海、江湖的各種戰鬥軍艦就超過一千艘了,這說的還隻是戰鬥軍艦,傳統意義上的戰艦。

但是海軍裡實際上還包括了大量的輔助軍艦,如運輸艦,補給艦,運兵船,通訊艦,修理船,工程船等等,這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是好幾百艘的大數目……其中光是快速遠洋補給艦的總數就超過了五十艘!

大楚帝國海軍的全部軍艦數量加起來,大概有一千六百多艘……大概相當於兩個1918年時期的英國皇家海軍,但是大楚帝國海軍裡的戰列艦等大噸位戰艦數量遠不如1918年時期的英國皇家海軍,人家英國皇家海軍光是各種戰列艦就有七十幾艘,大幾千噸上萬噸的巡洋艦也一大票。

而大楚帝國海軍呢,雖然數量更多,但是大型戰艦其實數量不多,萬噸以上的戰列艦滿打滿算才七艘而已……也就是四艘金陵級,兩艘天津級,還有一艘前裝線膛炮時代的九千多噸級的戰列艦濟南號,三十年代中期進行了艦炮升級改裝,噸位擴大到滿載萬噸。

然後是二十幾艘六千到萬噸級別的次一等戰列艦或近海戰列艦。

除了這些外,剩下的都是一大堆兩三千噸級別的巡洋艦以及一千噸多的護衛艦,還有數百噸到千噸級別的近海巡邏艦,淺水炮艦,江湖炮艦。

這些中小型戰艦的數量非常龐大,比如巡洋艦的數量達到了一百多艘,護衛艦則是達到了驚人的三百多艘,

同時重防護的淺水重炮艦的數量更是日漸增多,數量已經達到了兩百多艘,在印度,西亞,非洲,歐洲都大量存在。

這時大楚帝國海軍所麵臨的外部敵人都是一些土著小國,而英國皇家海軍麵臨的則是英法美日俄等一票工業強國的挑戰者,兩者的外部敵人不同,導致了不同的造艦方略。

原時空十九世紀中後期各國海軍,海軍主要是用來封鎖強國,艦隊決戰,打破封鎖的……而大楚帝國海軍的主要戰略作用,則是以海製陸……這很類似後世九十年代美國人的路線。

所以大楚帝國海軍才會搞一大堆防護能力出色的淺水重炮艦……這玩意搞以海製陸還是很好用的……嗯,這東西的作用其實和美國人搞的頻海戰鬥艦其實差不多。

用後世的過時軍事術語就是:前沿存在,前沿部署,前沿作戰!

聽著就很高大上……然後就被某大國打臉了。

但是大楚帝國卻和美國又不一樣……大楚帝國海軍,那是真的沒有任何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競爭對手,連潛在競爭對手都沒有!

那些土著藩屬國,連個蒸汽機都還沒有,都還在玩風帆戰艦的……你不能真的把他們當成挑戰者不是,楚國海軍就算再不要臉也沒臉這麼搞的。

所以楚國海軍玩以海製陸,那可是一點毛病都沒有,這不搞以海製陸的話,說實話海軍都沒有足夠的借口每年占用如此龐大的軍費了。

如此也導致了,大楚帝國海軍的艦艇數量是1918年時期英國皇家海軍的兩倍還多,但總噸位大概隻有1918年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半多點。

這些噸位很多還是靠著輔助船隻堆起來的,畢竟很多輔助艦都是大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比如那些補給艦,運輸艦,運兵船其實都挺大的。

如此情況下,光是正常替換,每年都得替換少則幾十艘,多則上百艘軍艦!

海軍每年的換裝經費壓力也很大的,哪有閒錢搞太多明著三百多萬,實際上要四百大幾,甚至五百萬一艘的天津級戰列艦啊。

這能弄出來兩艘當成海軍未來十年的牌麵,那就足夠了。

至於新的戰列艦的建造,那還得慢慢『研究』!

而按照目前的內外局勢以及海軍經費壓力來看,至少未來五年內看不到新型戰列艦開工建造的希望。

能繼續施工建造的隻有南非級戰列艦的四艘姐妹艦,同時還有根據天津級戰列艦的一係列技術成果,對南非級戰列艦進行升級改裝後的新次一級戰列艦的新型號。

如今這兩艘海軍的牌麵,天津號和應天號,就出現在視察艦隊當中……它們的主要作用其實也不是說擔任護衛任務……這地球上還沒有什麼土著國家,甚至都沒有什麼內部叛亂勢力,值得帝國使用這兩艘超級戰列艦執行什麼護衛作戰任務。

這兩艘戰列艦在視察艦隊裡的最主要作用,那就是充當旗幟,牌麵……用來彰顯帝國的強大,威懾各國土著以及海外領地裡的一些潛在叛亂勢力。

基本意思就是把一萬六千噸的戰列艦往港口一擺,三百毫米口徑的大炮管一揚,就問你怕不怕……

嗯,大概就是這麼個用法。

而這一次海外視察,也是大楚帝國裡的萬噸級以上戰列艦首次離開本土沿海海域,即西太海域,踏上真正遠洋航行之路。

說起來,大楚帝國海軍之前也建造了四艘金陵級萬噸戰列艦,但是從來沒有把它們派到海外地區。

金陵級戰列艦前後四艘,首艦也服役快十年了,但是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本土沿海海域……最遠的一次航行就是去了趟南洋的馬六甲新加坡。

因此,這一次兩艘天津級戰列艦的隨駕出行,也是大楚帝國的萬噸級戰列艦首次走出本土沿海海域。

其意義還是相當重大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配求離婚日常 文娛:從經紀人到國際巨星 撿的師弟是反派怎麼破 鄉野小神醫 我在萬族戰場扮演閻羅王 飛升之後 這隻噠宰真可愛 宦養美人 開局須菩提,逆亂西遊 影視諸天簽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