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視察兵工廠(2 / 2)

加入書籤

如此一來,每個旅需要的火槍就得八百支以上。

直接下方到步兵營的兩百斤輕炮,也需要九門。

最近保鄉軍增強了各步兵營的輕炮火力,從兩門兩百斤短袍增加到三門兩百斤輕炮,以加強步兵火力。

除了火器外,冷兵器也不少。

一個步兵旅裡,全身重甲至少需要四百套,全身普通甲四百套,火槍手專用的半身輕甲也得七百套以上。

然後還得有至少七百支長矛,一千把以上的單手普通月要刀,七百把以上火槍手專用的短刀,兩百把單手精鋼月要刀,單手圓盾兩百麵。

還有構築工事用的鎬頭、鐵鏟等物資。

兩個步兵旅下來,上述所需就得直接翻倍。

而這麼多東西,可比單純兩千多條火槍、二十門六百斤火炮的生產壓力大得多。

隻是看現在羅誌學說這話的模樣,丁剛毅很理智的沒有說任何話推脫,而是琢磨著該如何進一步提升產能。

而提升產能的限製不在於廠房,而在於設備和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

看來自己還是得加快熟練工人的培養,也要加快技術人員的培養,要不然到時候生產不出來這麼多東西,大將軍這邊怕是不好交代。

丁剛毅這麼想著的時候,羅誌學自己倒是比較隨意,他也沒說非要讓襄陽兵工廠一定要在九月份後達到這個產能,少一些他也能接受。

但是吧,甭管能不能做到,先立下一個目標再說,至少得讓丁剛毅他們有壓力。

有壓力了才有動力嘛!

隨著眾人的介紹,羅誌學也是走進了火炮廠,丁剛毅已經收拾好了心中的壓力,繼續為羅誌學解說道:「現在火炮廠進行加工生產的,還是六百斤的鐵鑄長管火炮,第一批鐵炮泥範我們是在剛抵達襄陽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打造了,現在火炮廠的機械設備到位後,剛好進行澆鑄和加工。」

「不過等我們生產完這一批鐵鑄六百斤火炮後,我們的青銅火炮的泥範以及設備改裝也差不多好了,到時候可以直接接上青銅炮的生產,第一批青銅火炮,預計在八月中旬就能陸續出廠。」

盡管羅誌學已經指示,要把六百斤長炮從鐵鑄火炮轉產為青銅火炮,不過火炮的製造需要時間,一門火炮從打造模具開始到出場,基本上少都需要兩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建立在天氣良好或者又輔助手段輔助泥範晾乾的情況下。

襄陽兵工廠這邊轉產青銅火炮,也是走的很穩,並沒有說轉產青銅火炮後,直接就把造到一般都鐵鑄火炮給全部停了。

丁剛毅此時走到了一門青銅火炮麵前對羅誌學解說道:「這是我們之前在李青店兵工廠試製的一門青銅火炮,形製和原來的六百斤長炮大體相當,發射兩斤炮彈,我們也稱之為兩斤銅炮」

「雖然打的炮彈是一樣的,但是這種青銅炮可以用更多的發射藥,打出去的炮彈威力更大一些,炮管也更加經久耐用,正常用的話,打個八九百發炮彈不是問題。」

羅誌學覺得這青銅火炮的炮管在外觀尺寸上,和原來的鐵鑄火炮差不多,炮手進行換裝的話倒也不用太麻煩。

倒是炮架有所變化。

丁剛毅道:「之前我們的炮架,采用的還是鐵、木結合,炮兵總監那邊反饋高強度作戰的話,木製炮架還是有些不穩妥,出現了裂痕等情況,所以我們這一次打算在青銅火炮上直接采用全鐵炮架。」

「重量上和原來的炮架相當,但是更加牢固更不容易損壞。」

羅誌學上去仔細看了看,這種兩斤長管青銅炮,其實是非常小巧的一種火炮,大大的雙輪鐵炮架上,頂著一根小細長的炮管,這換成洋人那邊的說法,大概就是三磅到四磅之間。

就是因為這種火炮太小,威力有限,羅誌學才讓丁剛毅主持研發更大的野戰炮。

很快,羅誌學也是看到了襄陽兵工廠搞出來的新式野戰炮的木製模型。

丁剛毅指著眼前的木製火炮模型道:「這是我們根據現有的兩斤青銅長炮發展來的五斤青銅長炮,采用的是現有的技術工藝,直接就能用現在的設備進行生產。」

「雖然還沒有樣炮進行測試,但是我們相信這種火炮在威力上,絕對能大幅度超過兩斤火炮,同時重量也不會太重,戰鬥重量在八百斤左右,全重在一千兩百斤上下!」

「此外我們還在設計更大的九斤火炮,不過重量會比較重,預計戰鬥重量就會達到兩千五百斤左右,全炮重量還要更重一些,得有三千多斤,不知道炮兵部隊能否接受?」

羅誌學沒有直接說話,而是看向了炮兵總監張馬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配求離婚日常 文娛:從經紀人到國際巨星 撿的師弟是反派怎麼破 鄉野小神醫 我在萬族戰場扮演閻羅王 飛升之後 這隻噠宰真可愛 宦養美人 開局須菩提,逆亂西遊 影視諸天簽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