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燧發槍(2 / 2)

加入書籤

「剛毅你可曾聽聞?」

丁剛毅道:「啟稟大將軍,屬下亦有耳聞!」

說道這裡,丁剛毅略微猶豫後還是道:「隻是根據屬下所知,燧發槍和火繩槍相比,其點火率頗低,十槍隻能發五六槍,反之火繩槍隻要將士訓練得當,火繩保管得當不受潮,十槍可發九槍,再不濟也有八槍。」

「另火石難尋,如遇大規模戰事怕是難保火石供應!」

羅誌學道:「燧發槍諸多缺陷,我也知曉,不過此槍可在大風、寒潮天氣下可用,同時此類槍沒有火繩,還可使火槍手隊列更緊密!」

「燧發槍,未來大有可為!」

丁剛毅聽著這些羅誌學的話,其實依舊不太明白的,大風潮濕天氣可繼續開火倒是一個優勢,但是在惡劣天氣下本來就很少作戰啊!

大風天氣之下,估計也沒誰會傻乎乎跑出來打一場大決戰吧!

而潮濕天氣,不外乎就是南方雨季,比如說江南地區的梅雨季節,而等到梅雨天氣的時候,該考慮的就不是火槍能不能擊發的問題,而是道路泥濘能不能行軍,能不能大規模運輸物資的問題了

非要在梅雨季節裡要在江南地區打仗,行軍和後勤運輸能把一支大軍直接拖死。

尤其是對於他們保鄉軍這種裝備了大量火炮和輜重馬車的軍隊來說更致命。

所以羅誌學說的燧發槍能在大風、寒潮天下下作戰,丁剛毅覺得並沒什麼太大的用處。

如果燧發槍能在大雨中還能使用那到不錯,可惜燧發槍也沒那本事啊!

至於可以讓火槍手隊列更緊密,他更想象不到火槍手的隊列更緊密後有什麼用,反正現在火槍手的打發都是在長矛手的保護下持續進行火力輸出,並且是進行隊列輪射。

隊形緊密一些固然有好處,但是好處也沒大到那裡去。

在丁剛毅看來,燧發槍在部分惡劣天氣下可用、可列出更緊密的隊形這兩個小優點,相對於現在的燧發槍擊發率比較低的劣勢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更加別說現在保鄉軍的工業部門對燧發槍也不太懂,但是火繩槍技術卻已經非常成熟了。

考慮到生產成本問題以及開始丁剛毅就說過的火石供應問題,丁剛毅覺得,如果上頭坐著的不是羅誌學,而是其他人跟他來一句燧發槍大有可為,他都要罵一聲傻子了……

但是吧,說燧發槍大有可為的是羅誌學,他哪怕是心裡有所鄙夷,但也不能表現出來,相反他還費盡心思的去想羅誌學為什麼要會這麼說。

然而丁剛毅這人,也就是多看了幾本徐光啟等人翻譯的西方書籍,多少了解了一些數學機械這些東西。

更重要的是,丁剛毅他不是一個軍人!

他很難從戰術角度去考慮燧發槍的優勢到底在那裡!

同樣技術水準下燧發槍相對比火繩槍,其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射程?不是,實際上這兩者隻是擊發機構不一樣,而影響射程更多的是槍管質量,口徑。

威力?這個東西和射程一樣,擊發機構影響不大。

同等技術條件下,燧發槍的射程和威力不會比火繩槍強多少。

射速?兩者的射擊步驟都差不多,燧發槍的理論射速可能快那麼一點點,但快的非常有限,兩者實際速射沒差到那裡去。

影響射速更多的還是士兵本身的訓練水平,普通火槍手一分鍾兩發,精銳火槍手可以做到一分鍾三發,甭管是燧發槍還是火繩槍都一樣!

精度?都一樣渣……

從射程、威力、射速、精度等幾個衡量一支槍好壞關鍵性能數據去看,其實燧發槍對比火繩槍並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優勢。

甚至還有不少缺陷,比如擊發率比火繩槍更低,火石供應更麻煩,甚至連生產成本都高一截。

更別說技術研發、生產線改裝、部隊換裝等諸多成本了。

但是,有一點燧發槍的優勢卻是火繩槍難忘其項背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配求離婚日常 文娛:從經紀人到國際巨星 撿的師弟是反派怎麼破 鄉野小神醫 我在萬族戰場扮演閻羅王 飛升之後 這隻噠宰真可愛 宦養美人 開局須菩提,逆亂西遊 影視諸天簽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