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0164(2 / 2)

加入書籤

隨後猶豫地問道:「流民投奔……這合適嗎?」

姚小春覺得現在姚家村安安穩穩的,都是自己人之故,加了流民,會不會出亂子,還有人多了,糧食就消耗得快了。

「咱們村子就那麼幾十口人,還不夠白虎寨塞牙縫的,更別說天下大亂之後……人多了,我自有辦法,你照著做便是!」

若非村裡沒有文人,也找不到文人,她也不會讓小春來做這方麵工作,好在她夠聰明,不管學數字還是文字,都很快。

否則,她一個人負責方方麵麵的事,根本不夠用。

姚小春自從跟著姚靜身邊做事,已經不止一次聽說天下要大亂了,她不知道姚靜怎麼會知道,但是她現在選擇相信。

「挑出來的青壯我會帶走,但是她們的家眷需要你看住安撫,別讓她們和村裡人鬧出事!」

姚小春又點了點頭。

姚靜想闖一番天地,握住自己的命運,還真不希望這個天下陷入軍閥混戰之中。

另一方麵,由北向南購糧的,前來端陽的不多,因為大部分前往了吳、徐兩州。

而到了荊州的,幾乎都去了荊州州城。

可以說,端陽的米糧充足。

李石跟著姚靜身後向端陽糧商鍾氏前進。

姚靜早就遞過了邀約,早上也請糧商背後的士族家少主鍾奎於酒舍一聚,鍾奎早就開始打理家族庶務,為人甚是長袖善舞,所以這聚會也算得上賓主盡歡。

如今姚靜一到,鍾奎親自帶著糧店管事過來寒暄。

將下人都揮下去,姚靜打開一個玉盒。

赫然是七顆價值連城的月明珠。原來當初姚靜帶出來的盒子中是這樣一盒月明珠。

月明珠在現代不如古代值錢,也沒多少研究意義,姚靜便帶了出來。

金葉子和金餅,姚靜是準備用來發家致富的,而月明珠,她埋在了樹下,是準備用來救命的。

有財無權,搞不好哪天要救命,用月明珠去打點或許有機會。

這次出門在外,姚靜還是帶了出來。

鍾奎眼睛一亮,這可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這是定金,鍾兄,北地缺糧,我金家急需屯糧以備不時之需,請兄長按市價折我糧食,小弟感激不盡。」

鍾奎顯然有些吃驚,北邊今年可能乾旱的事其實傳到了南方,但是影響並不大,因為南邊雨水充足,有個好收成,所以糧食雖然因為北邊購糧一事雖然上漲了一些,但是幅度卻很微小,尤其是端陽這地還未來什麼北邊士族。

這裡的糧食市價是一石五百五十文,這裡的月明珠一顆就至少值千金,換上銀錢有萬兩多,也就說可以買上兩萬多石糧食。

作為端陽最大的糧商,兩萬石糧食自然有的,可是姚靜說的事定金,按照交易慣例,定金最多隻是交易的兩成而已。

這樣算,他們鍾家至少要準備十五萬石。

這是筆大生意。

作為士族,占據田地極多,因為門下佃戶和護衛已越千數作為自保之力,家族也會常常囤積幾萬糧草作為儲備。這樣不管遇到什麼戰亂或旱澇之年,士族可以過安穩日子。

而這些糧食從哪裡來,自然是剝削農戶佃戶,到了災年戰亂,士族一旦斷了供給,他們也就隻有兩條路,一是成為流民,二便是一點點熬過去,吃樹根草皮,熬過去回到太平年間,就可以繼續過以前被剝削的日子,熬不過去就是餓死。

一石糧食,可以供一戶有七口人家一個月的吃食,一年十二石,十萬石可以養八千多戶一年,而一戶七口人家,可以抽兩到四個壯丁,也就是說,十萬石糧食可以養兩萬軍隊一年!

真的是想養軍嗎?

鍾奎和其家裡人也推算過北邊局勢,他們也不認為一個庶族賊首劉赦會有多大成就,不過他們擔憂現在各州州牧刺史集軍政一手,難保不會有什麼想頭……欽州金家,他沒聽說過,那麼就不是聞名於世的大世家,可這手筆比大世家一點也不弱……莫不是哪家刺史的人?

欽州刺史府親近主簿貌似是姓金的,刺史要糧食囤兵自己不方便出來,讓手下人出麵也不是不可能……

鍾奎越想越覺得可能!

要說亂世和什麼人的生意最好做,自然是和軍閥交易獲利最大。

軍閥需要的數量巨大,又有武力保護,再獲得軍閥的另眼相待。

可是這樣危險也大,因為軍閥的利益哪裡是那麼好占有的,要想得到巨大利益,勢必會被逼著戰隊,若是選對主公還好,日後主公稱量天下,他們會跟著水漲船高,躍入大世家之例。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繼續求表揚 166閱讀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世界樹之願 霍格沃茨的考古學家 重生從手術室開始 攤牌了,我是天道他奶奶 邪王與冰山(gl) 知君深情不易 重生之套路之王 九境之主 過分偏執 美食刷滿好感度[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