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勛官十二等(2 / 2)

加入書籤

後世的勛官,通常有十餘等,名號或從都督到上柱國,或從騎尉、都尉到上柱國,莘邇對此自亦是不知,但他依照前世的尉、校、將等級設定出的勛官層級,卻是與之相類。

計有三大級,對應尉、校、將;十二等,對應少、中、上、大四層。

十二個層次,最低的視為從八品,最高的視為正三品。

這個「正」、「從」之分,也是莘邇搞的「發明」。時下官品,還沒有正、從之別。為了能夠對應上十二個勛官的層級,莘邇上書朝中,奏議在勛官中行使此製。

此次武舉的考生,按其成績,劃為「超」、「甲」、「乙」、「丙」、「丁」五等。

甲乙丙丁四等,皆授尉官,丁等從八品,丙等八品,以此類推,超等授校官,從六品。

雖非散官,也沒有職事官,而且為了進一步地緩和士族官僚的抵觸,整體比較之,勛官的官品待遇亦不及散官、職事官的待遇,稍微低賤,但再低賤,也是官了,並最低的官都是從八品,對多是寒門出身、仕途原本無望的子弟來說,這已是放在往日,連想都不敢想的奢求了。

故此說,莘邇給此次參試合格的考生之待遇,不可不稱為很高。

考試進行了三天。

數百考生中,合格的約占了半數,總計兩百餘人,大部分是丁等、乙等。

甲等者與丙等者皆不多,超等無人。

引起了莘邇關注的王舒望,獲得了甲等。

其餘的六項中,王舒望表現俱佳,隻在言語一項,他沒有怎麼學過兵法,對答得不是很好,拖了後腿。不過在此屆的全部考生中,他的成績已是頭名。

唐艾把及第考生的名單報與朝中。

等這些「新科武舉」的家鄉長吏把他們的「資」、「狀」」遞呈上來以後,就可對他們進行授官了。

「資」與「狀」,皆是時下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資,又叫簿世或簿閥,內容主要是該人之父、祖等的官爵和姻親關係。狀,是對某人「德」與「能」的書麵評語,寫在黃紙上,有時以「黃紙」代稱。

「資」與「狀」以外,人事檔案的另一個部分叫「品」,即鄉品的品級。

根據「狀」中的評語,參考「資」,得出品。

如果是任命、升遷士族子弟,用不著這麼麻煩,還得再等地方上報。

士族子弟的「資」,和他們的「品」、「狀」,都早由中正上報到了朝中,朝廷有備份,要的時候,調出來查閱即可;至多下書給中正,叫他們把欠缺的補全。

唯是這幫武舉無士族出身的,朝中故是沒有他們的檔案,須待地方整理之後再報上。

又因對他們的授官,是不同於散官、職事官的另一個新體製,不需借鑒鄉品,所以,向地方要的人事檔案,隻含「資」、「狀」,沒有「品」。

且不說王舒望等興高采烈地在穀陰等待授官。

武舉試後的次日,張道將來到輔國將軍府,謁見莘邇。

……

感謝大家的月票、推薦和打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庶民帝國 我撿垃圾能成寶 重生做石油大亨 漫威的瓦羅蘭之心 挨揍就變強 變身王者女英雄 我與我的江湖酒館 影視世界諸天行 第一序列 我在霍格沃茨氪金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