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鐵弗笑柔然 河陰起紛爭(1 / 2)

加入書籤

地上很濕,體諒張龜行走不便,莘邇收劍,披了件衣服,出去見他。

前院堂中,見到張龜,莘邇問他何事。

張龜回答說道:「明公,有幾個外郡來參試的士人求見明公。」

「參試的士人?已有士人到金城了麼?」

張龜說道:「還不少呢!陸陸續續,現下已到金城的參試士人,差不多一二十個了。昨天晚上,來自建康郡的四五士人到龜家中,謁見於龜。龜與他們談了一談,中有兩人頗有才乾。龜便允了他們求見明公之所請。遂今兒一大早就來叨擾明公。敢問明公,見不見他們?」

時下士人交往,需要有人居中介紹,彼此不認識的雙方才好結交,此為禮也。尋常士人間尚且如此,晚輩後生、或位賤者,晉見尊長,自然更需如此。

莘邇聽到這裡,便就知道,那從建康郡來的幾個參試士人,肯定要麼與張龜相識,要麼他們的父兄與張龜相識,要不然,他們根本登不了張龜家的門,因笑道:「長齡,這幾個士人,想來都是你的舊識?」

張龜老老實實地說道:「中有一人,是龜之舊友,餘下者,兩個是景桓族中的子侄,兩個是建康別姓人家的子弟。」

高充、麴經、魏述家的子弟和黃榮家的子弟一樣,亦皆有來參試者,不過高充、麴經、魏述現都在金城,他們不需要經張龜拜見莘邇。

莘邇問出了他關心的問題,說道:「張公家無有子弟應試麼?」

張公者,張渾是也。

張龜答道:「龜聽那幾個士人說,好像是有,不過應該是還沒有到金城。」

張家在士林、定西的地位,遠遠不是黃、高、麴、魏這幾家能比的,他們能挑出子弟來參加這次的兩府文考,已是給足了莘邇的麵子,那麼參試的張家子弟晚點來金城也就不足為奇。

「這幾年我都沒有回過建康,也挺想建康的父老百姓的。既是建康子弟求見,按理說,我不能不見,但是長齡,我乃是此次文考的主考官,考試開始、結束之前,我不宜私下接見參考的士子。若是傳將出去,而這幾個士子又剛好高中,恐會致人議論我主考不公。」

張龜說道:「那明公是不見了?」

「你把我的這番話,好好地對他們講一講,告訴他們,等考試完後,我設宴招待他們!」

張龜應道:「是。」

卻由這幾個建康士人的求見,莘邇想起了一樁要緊的事情。

他吩咐張龜,說道:「等下你去找找乞大力。」

張龜問道:「明公有何囑令交代?」

莘邇說道:「老宋是副考官,他宋家又是我隴名門,走路子求見他的參試士人估計不會少。你叫乞大力調一隊胡卒,去老宋家外,給他守好門。」

張龜微微怔了下,旋即明白了莘邇的用意,想道:「宋君貪財,參試士子如果送禮,他沒準兒就會收下,如此一來,那送了禮的,弄不好便會到處亂說,一場好好的文考也就因此而可能會變成醜聞。……明公此舉高明,這叫防患於未然!」

他眨著獨眼,給莘邇了個心領神會的眼神,應道,「諾!」

「我雖現下不宜見參試士人,但是長齡,你要把他們安頓好,尤其是參試的家貧之士。」

張龜應道:「明公放心,專供參試士人住宿的客舍,已經準備好了;每日飲食,也都有專人負責。龜今天就再去檢查一遍,若有哪兒不行的,龜立刻就令整改!」

「好,這就好。」莘邇望堂外細雨,撫短髭,笑道,「這場雨下的及時,一掃暑熱!」

「不是雨下的及時,一掃暑熱;是聞各郡士人踴躍參試,明公身心舒泰吧?」

莘邇大笑,指張龜說道:「知我者,卿也!」

有心說一句「天下英雄盡入吾榖中矣」,然而畢竟眼下文考涉及的範圍隻有隴地而已,這麼說的話,似有吹牛嫌疑,若被江左、蒲秦聞之,隻會惹其嘲笑,莘邇乃勉強將此話咽下。

留了張龜一起吃早飯。

飯時,張龜問莘邇,說道:「明公,安崇昨天下午問龜,倍斤請求共掠並州邊郡此事,到底應不應他,……不知明公對於此事,考慮的如何了?」

拿胡餅蘸醬,莘邇大大地咬了一口,邊吃邊說道:「我想過了,張韶的意見不錯,這件事,可以答應倍斤。這安崇,我本待今天召他,告訴他我的決定;他卻昨天就忍不住了?去問你。」

張龜斯斯文文的,夾菜下飯,笑道:「龜看他是在金城待不住了。」

莘邇不覺奇怪,說道:「金城不比朔方待著舒服麼?」

「明公,還真沒朔方待著舒服。」

「此話怎講?」

「兩府多貴士、營中盡上將,安崇在金城,處處拘束,如何能比得在朔方輕鬆?」

莘邇笑道:「這就是所謂的『天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庶民帝國 我撿垃圾能成寶 重生做石油大亨 漫威的瓦羅蘭之心 挨揍就變強 變身王者女英雄 我與我的江湖酒館 影視世界諸天行 第一序列 我在霍格沃茨氪金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