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挾勝隴變革 先從崔瀚始(下)(1 / 2)

加入書籤

「孟師、孟師,你怎麼就棄孤而去了呢?孤大業未成,孟師與孤的壯誌尚且未遂,孟師,你怎麼就棄孤而去了呢?孤還想著,等天下一統,海內混一,這世間再無戰亂,萬民復得休養生聚的時候,孤與孟師,回孟師家鄉,與孟師飲於東海之濱!孟師,你怎麼就棄孤而去了呢!」

蒲茂的淚水潸潸,悲痛欲絕。

「大王,請節哀。」

蒲茂揪住月匈口,說道:「孤不是哀,孤是痛,是痛啊!」

這話沒有邏輯,但現下當然不是爭辯之時,侍立殿中的仇畏沒有就蒲茂此話接言,順著自己的話,說道:「大王,孟公已逝,而今當務之要,臣愚見,是盡快循製為孟公安排後事。」

蒲茂怔怔地坐了會兒,抹了把眼淚,說道:「把孟師給孤的遺奏拿來。」

季和、向赤斧也在殿上。

兩人眼圈紅紅的,亦是淚水不止。

向赤斧捧著孟朗的遺書,呈給蒲茂。

遺書上的字不是孟朗的字。

這是孟朗於昏迷中偶然醒來的間隙裡,艱難口述,由向赤斧代筆而寫成的一道遺書。

遺書沒有寫完,未畢而止。

主要的內容有三個方麵。

第一個,北地新得,大秦在這裡的統治還不穩定,建議蒲茂於此次的襄武戰後,暫時不要再發動戰爭了,而最好是把施政的重點轉到消化北地、融合北地上。

第二個,等到北地融合的差不多後,可以再次用兵隴州,以接觸大秦的後顧之憂。

第三個,孟朗談到了江南的唐室和國中的鮮卑等降胡。

向赤斧記錄的孟朗的原話是:「唐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天命猶未失也。臣沒之後,願不以唐為圖。候安北地,繼收隴土,復徐圖之可也。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鮮卑者,指慕容瞻為首的慕容鮮卑諸部;羌虜者,指姚桃為首的姚羌諸部。

孟朗慈愛可親的麵容,隱隱浮現奏折之上。

二十年前,孟朗應蒲茂父親的禮聘,出就蒲茂的老師。

兩人初次相見。

一個正當壯年,器宇軒昂;一個垂髫童子,天真可愛。

十年前,蒲茂年歲漸長,學有所成,觀朝廷政事,深覺非是王道,為國家的前途憂心忡忡。

兩人常常密議。

一個針砭時弊,謀深慮遠;一個認真傾聽,膺服至極。

到最終秦州兵變,蒲茂舉旗聚眾,東入鹹陽,廢殺蒲長生,自立為王。

兩人從師生,變成了君臣。

賴孟朗之力,大秦的朝局很快就得到了穩定。

用孟朗諸政,大秦的國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於是,積多年改革新政之功,若雷霆萬鈞之勢,去年先滅慕容魏,繼滅徐州賀渾氏,萬裡江山,江北十餘州,由此盡為秦土。

戰亂百年,入主中原的諸胡,無有如今日大秦之盛者。

往事歷歷在目,斯人已勢,不復可再見也。

再也不能聽到孟朗諄諄的教誨,再也不能聽到孟朗的政策軍謀,再也見不到孟朗的歡暢笑顏。

淚水不能抑製,沾濕了蒲茂的胡須,沾濕了他衣襟。

落到孟朗的遺奏上邊,一滴滴的淚水綻開,模糊了字跡。

隨之模糊的,是孟朗的容顏。

蒲茂感到心中空了一大塊,伸手向虛空,也許是試圖把漸行漸遠、身影漸漸消失的孟朗抓住。然而他看到的,隻有負手而行的孟朗,不顧他的連連呼喚,在經過懸於壁上的海內堪輿圖時,略略頓住,手往上指了幾指,然後行到殿門口後,回過頭來的一笑。

那笑,依舊是那般慈祥。

「孟師……」

孟朗步出殿門,身影消散在了殿外的秋日光中。

寂靜的宮苑裡,忽似有虎嘯傳來。虎嘯隨風四散,終重歸於靜。

「父王,節哀!」

蒲茂的庶長子蒲廣和嫡長子、世子蒲博伏拜在蒲茂的座下,垂泣說道。

「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奪吾孟師之速也!」

蒲茂眼前一黑,險些從座上摔下。

……

翌日,蒲茂聖旨傳出。

贈孟朗侍中,丞相餘如故。給東園溫明秘器,帛三千匹,穀萬石。謁者仆射監護喪事,葬禮一依前代秦朝時大將軍故事。諡曰武侯。朝野巷哭三日。

又次日,蒲茂聖旨下達。

擢季和尚書省左仆射;向赤斧中書省侍郎;呂明司隸校尉。

遷孟朗子侄數人,分任清貴顯職。

召崔瀚還朝,遷門下侍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庶民帝國 我撿垃圾能成寶 重生做石油大亨 漫威的瓦羅蘭之心 挨揍就變強 變身王者女英雄 我與我的江湖酒館 影視世界諸天行 第一序列 我在霍格沃茨氪金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