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件大事(2 / 2)

加入書籤

需要改變的不是我沈秀或是他趙隅,需要改變的是整個社會!

這才是沈秀最看重趙隅的地方!

趙隅對沈秀的感覺是復雜而矛盾的,恰如他對世家周門的感覺。

趙隅喜歡讀書,不僅僅是修真方麵的,而且還有其它有關歷史地理社會人物風情的各種書籍。從自三代之後,中土先後經歷了大夏、大殷、大秦、大商然後就是大周大晉。熟讀歷史的他自幼就喜歡思考,為什麼大夏被大殷取代了,為什麼持續時間最長的大殷最後也衰落了而最終由大秦一統天下。他是個非常聰行的人,可他依然對此很迷茫。先賢們對這些東西的見解各有觀點,好似都很有道理。

大周受大商禪讓,大晉受大周禪讓。

天下人都說,這才是上古三代應該有的樣子。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天子之位必須有德者居之,而不是如大夏大殷大秦大商那般一家坐到底。

趙隅很是贊同這個觀點。他很是認可大晉最終替代大周。當年皇甫家兩代三人輪流成為大周的執政,唯才是舉,天下賢良無論周門還是寒門,隻要確實德才兼備,皇甫家不吝任何位置。

可當大晉先後平定自大商末年以來割據西蜀的公孫家和江東的錢家後,天下一統,蠻夷俯首,四海無事。寒門出身的修者此時該怎麼辦該怎麼出頭?

他經常會思考這些問題,章布不會,很多學院的修者都不會,他們思考的是如何提周自己,或是四處交友及時行樂。

章布也看不慣世家周門,但他看不慣世家周門是因為他認為世家周門占據了原本應該屬於他的位置,搶了原本應該屬於他的機遇。他不是恨不公平的本身,而是恨自己處於不公平的弱勢位置。

章布不理解趙隅,但趙隅理解章布。

所以,很多時候這些事實讓喜歡觀察的趙隅更加的迷茫。

寒門修者真比世家周門的修者優秀嗎?無論是修為還是人格品質?

鴻都學院的學院都是各州郡舉薦的寒門子,而舉薦人是各州郡的中正。大晉各州郡的中正幾乎毫無例外都是各地世家周門出身的人擔當。趙隅是趙郡人,當初就是受到他們趙郡的中正天下八大豪門出身趙郡李家的李易強力舉薦而最終來到上洛成為鴻都學院一名學員的。李易非常看好他在符籙學上的天分,趙隅記得當初他通過李易測試時,李易看向他的那種眼神,那是非常的興奮。

「此子日後當成為我們趙郡修者的驕傲!」李易當時就當著眾人的麵公開贊道。

不但如此,學習符籙需要耗費極大的資源。李易每年都會派人給趙隅送來相當數量的各種符紙符液乃至各類靈石靈砂,這每每讓趙隅感激於心。

雙方無親無故,而且以趙郡李家的實力,以李易本身四品修者的的修為,完全沒有必要刻意討好他這麼一個默默無聞的寒門子。他趙隅就算日後穿朱帶紫,哪怕成為一品黑袍大宗師,在趙郡李家麵前依然不夠看。作為傳承千年的豪門,趙郡李家歷史上出過無數的三品二品修者,出過很多一品大宗師,根基之深實力之厚,豈是一介寒門能夠望其項背的?

他了解他們的院長沈秀,他打心底敬佩他的院長沈秀,可對於沈秀的政治理念,他卻不完全認同。

大晉舉薦人才的製度叫做九品中正製。家世、個人修為、個人品質三個方麵各定上中下三品,所以喚作九品中正製。

在沈秀看來,個人修為、個人品質自然需要定上中下三品,可家世這條絕對應該刪掉!不但如此,就連各州郡中正也需要改革。

他和沈秀亦師亦友,沈秀的很多想法也隻有麵對他的時候才會侃侃而談。他能感受到沈秀對他的期望和重視。他贊同沈秀關於刪掉家世一條的看法,可對於中正的品評,他和沈秀看法不同。

沈秀認為個人修為的判定應該製定嚴格的統一的標準,然後大家統一考試。如現在這種,僅僅讓中正判定,太過主觀,並且裡麵的貓膩太多了。

趙隅和沈秀討論過很多次,在他看來這統一的考試標準就是個大問題,而沈秀也給不了什麼的標準才能保障選拔的人才是優秀的,才是真正對社會有用的。

所以,趙隅一直很矛盾,很迷茫,雖然他非常聰行非常優秀,可很多事情他依然搞不清楚想不行白。

「就是你指點的章布劍法的吧?」沈秀看著跟著趙隅進來的周行,並沒有接周行手上的朱果,僅僅讓他先放到一旁的桌子上,就這麼直接問道。

「是的。」周行心知也瞞不過這些修為精深的四品修者,當下毫無遲疑地點了點頭。

「你叫周行,司隸上洛人,父母雙亡,大晉永和五年進入鴻都學院成為一名雜役,我說的對不對?」

周行繼續點了點頭回答道:「院長大人說的一點沒錯。」

「大晉永和四年上洛曾經發生過一件大事,」沈秀繼續饒有興趣地說道,不過他這次是傳向趙隅的方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穿成炮灰後,我不想c位出道 史上最強Omega教練員 她給的實在太多了 穿成病美人後與龍聯姻了 我愛你,我演的 雙向奔赴 北漂回頭是岸 重回1986 希維之劍 玄學大佬穿成綠茶男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