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圍殺項南天(1 / 2)

加入書籤

蕭逾明心事重重的出了丞相府邸,崔劍跟隨他多年,自是看出他的臉色有幾分不正常,便問起緣故。

然而蕭逾明一聲不吭。

上馬之後,便往城門處跑去。

他的心裡一直在回想著李子淵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魏國想要興盛,成為五國間的霸主,隻能將希望寄托於大皇子身上。」

這番話,無異於在他心中掀起波瀾,他乃是寒門出身,平生夙願就是想讓魏國強大,隻有國家興盛了,百姓才有資格談生機。

他知道,目前的魏國已經是千瘡百孔,急需要一位英明之主來力挽狂瀾,但是當今聖人,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開始變得中庸,沒了往日的激進與雄才大略。

不復年輕,沒了氣盛,遇到問題,總歸會有些瞻前顧後,所以,現如今的大魏皇帝,根本無法改變魏國積病已久的現狀。

但是大皇子,他真的能給魏國帶來改變嗎?

蕭逾明心想:「我已許久未至京城,朝廷上的事情也基本不關心,所以大皇子究竟如何,我不該聽從別人的言語,需要仔細觀察一段時間。

但就目前而言,大皇子將是諸位皇子中,最有望奪得皇位的人選了。」

如果趙長青知道蕭逾明心中所想的這句話,定會嗤之以鼻,隻因他那幾個兄弟,可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啊。

出了京城之後,蕭逾明迅速集合軍隊,在京城北城外的一座荒山之上安營紮寨,此山獨樹一幟,且與河流相伴,雖不易守但也難攻。

再加上附近也無林木,可防敵軍火攻,北城與荒山之間,隻相隔三十裡地,來往之間比較便宜,互相也能有個照應。

同時,他也安排大量的斥候,分布在京城四周,以圖嚴密監視敵軍動向。

亥時末。

楚軍大營內。

由項南天親自領軍三千輕騎,準備將周興的首級帶回來。

臨出發時,項南天為鼓舞全軍士氣,命將士們無論品級大小,皆額頭綁有白布,然後又說了一番激勵人心的話來,其中大量話術,都在周興的死上做文章。

所謂哀兵必勝,項南天這番做法,倒也情有可原。

隻不過,他太小瞧了人性這東西。

有時候話語激勵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比如今夜,他若是未將周興的首級帶回來,那就等同於是在全軍中說了大話,這後果是不可想象的。

三千輕騎,如風疾行。

項南天貴為三國元帥,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其實已經稱得上是不顧風險了。

按照他的意思,周興將軍的頭顱被魏軍掛在北城頭上,三千輕騎急行軍快速到了城外時,利用武功高強的士卒通過架人梯等方式,快速搶來首級後,立即後撤。

設想總是美好的。

項南天一隊人馬,還沒有來到京城,便被蕭逾明的斥候所察覺。

待到斥候向蕭逾明稟告之後,後者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吩咐麾下大將親率三萬將士,不管那隊輕騎敵軍要做什麼,總之要不惜一切代價,狙敵於城門之外。

待吩咐好這一切的時候,他才開始思索敵軍這次突然出動騎軍的目的是什麼,

「區區幾千輕騎是想攻城?不可能!楚軍沒有這麼傻!不攻城來這裡做什麼?僅僅數千人馬而已,而且還都是善於沖鋒的騎兵,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貓膩!」

這時,一直圍繞在他身邊的崔劍在聽到他的思索聲音後,不經大腦考慮,直接脫口而出道:「是不是敵軍想搶回掛在北城頭上的敵將首級?

我剛才聽斥候有講到,他們這些輕騎,額頭上都帶有白布,就像是掛孝一般,為誰掛孝?」

崔劍的這番隨意之談,卻令蕭逾明茅塞頓開,道:「說的有道理!我聽說北城之上懸掛敵軍頭顱,是大皇子刻意而為?」

崔劍點點頭道:「進城時,我也聽士卒議論過。」

蕭逾明愣了片刻,突然大笑起來。

如同大夢初醒、恍然大悟一般,「我明白了,怪不得大皇子殿下執意要讓我軍駐紮在城外,除了陛下說的那幾重意思之外,也有讓我們嚴格監視敵軍動向的意圖。

敵軍歷經攻城失敗,加上出國已久,怕是軍心已經動盪。如若這個時候,我們沒有讓敵軍成功搶回懸掛城門的那人首級,會發生什麼?

敵方軍心必然大挫!原來這才是大皇子殿下將敵將首級掛在城門上的原因。不怕他們來搶,就怕他們不來搶。

將懸掛敵將的首級和我們到來的時間緊密圍繞推算,這份料敵於先的本領,簡直就如同是神來之筆。

我現在有些明白,為什麼丞相他們如此佩服於看中大皇子殿下,別說是他們這些不懂行軍打仗的人,就連我,都有些欽佩大皇子的手段了。

傳令大軍,進入備戰狀態,我在親領兩萬人堵住敵軍退路,讓他們有來無回,插翅難逃!」

……

與此同時,項南天一眾人等,已經來到北城外。

他們沒有休息片刻,開始佯攻城門。

三千人下馬一擁而上。

這時,正在睡夢中的曹參被城外動靜驚醒,立刻安排人手守城,因為是夜色的緣故,對於雙方攻守之間,都有著極大障礙。

曹參做夢都沒有想到,敵軍會趁夜色攻城,而且看樣子來勢洶洶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生在唐人街 一人之萬惡之源 首輔夫人被團寵的日常 因為慫所以把san值點滿了 仙妃的紋身師 化仙誌 天地一刀飛來 不死霸尊 漢末蟲族 心界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