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節 甜港風雲--越南大米(1 / 2)

加入書籤

張大疤拉也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裡。廣寧這一帶不是海盜的目標,除非那些既不是越南人也不是中國人,即是漁民又搶劫漁民的小股海匪才有興趣在這裡活動。張大疤拉很看不起這夥人,常師德從他身上印證了一個道理:任何社會團體都是有等級的。

不過張大疤拉對這一帶的海情還是熟悉的,他剛開始這份事業的時候,每當混不下去的時候,他就會溜到江坪去避避風,此地正在中越邊界之上,算是越南管轄,居民都是半漁半匪的水上人家。

這時候就起了第一個紛爭,貝凱希望去鴻基――他的任務是找煤,常師德這才知道原來他是勘探隊的人。常師德則想盡快把糖脫手,雖然他對越南古代地理一竅不通,但是鴻基顯然不會有糖的買家。

「你要挖煤沒所謂,可以慢慢的考察勘探,問題船上的糖怎麼辦?」

最後常師德獲得了勝利――一包包的糖在南中國海的驕陽下顯然不能堅持太久。

船就在張大疤拉的指揮下向北麵駛去。海麵上的船隻多了起來,都是些雙桅的漁船。張大疤拉叫大家把武器都準備好。在船舷四周和製高點上都占據好位置。

「海盜?」常師德有些緊張。

「打不過你的時候就是漁民,」張大疤拉啐了一口,「猴子們眼睛都賊著呢,不敢搶就來偷,什麼都要。」

「黎朝對大明商人什麼態度?」常師德還是第一次搞外事貿易,有些緊張。

「發張文書就是一千兩銀子一年,自然是歡迎的了。」張大疤拉不以為然,他對澳洲海商的來歷略知一二,對他們有槍有炮有鐵船卻窩在臨高當地主不以為然的很,「我們去個荒涼些的地方,大概不用這許多。」

「去哪裡?」

「問這麼多作甚?去了就知道了。」張大疤拉一揮手,一點也沒有對老板的客氣模樣。

果然是匪氣不減。常師德暗暗罵道,忽然又擔心起來,這張大疤拉在海盜團夥裡的同夥肯定不少,船上的一千石糖可值好千兩銀子,萬一他起了什麼賊念……不由得冒了一身冷汗,扌莫了下月要間的手槍,趕緊去找貝凱,嘀嘀咕咕說這黑胖子海盜不可靠怎麼辦?

貝凱道:「可靠不可靠我也沒辦法,這人不是外事部找來的嗎?船上有我們新軍的弟兄,三四十條槍還對付不了他?沒事。」

沒多久,海岸線上出現了一座城鎮,看起來和臨高之類的中國小縣城很相似,但是沒有城牆。這裡似乎是一條大河的入海口,沿著河岸,有石質的碼頭和木結構的棧橋。停滿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船隻,有些明顯是從中國來的大船。

張大疤拉關照大家把步槍和大炮收到甲板下麵去,這裡有黎朝的官員駐紮。還沒登靠岸,一艘小艇就劃了過來,一個賊眉鼠眼,身量瘦小的人物,穿著類似大明官員一樣的青綠色官袍,戴著烏紗帽,手腳敏捷異常的爬了上來,張大疤拉趕緊迎了上去,兩個人嘰裡呱啦的說了一番誰也聽不明白的話之後,張大疤拉轉身對常師德道:

「他說可以把咱們的船掛在另一艘交過錢的中國船的名下,隻是要給他二百塊西班牙銀洋。」

「媽媽的,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常師德咒罵了一句,大約看到這個大漢麵色不善,這黎朝官員不由得把他的小月匈脯往上一挺,順便扶了下烏紗帽,以顯示其「威武」。

「好,就給他吧。還有沒有其他的錢要花了?」常師德知道自己除非指揮艦隊來炮擊此地,否則不交錢就想上岸是休想的。

「還有就是貨物進出的稅了,」張大疤拉說,「花點錢就能少繳。」

「奶奶的,」常師德的咒罵升級了,不過這樣也好,起碼可以少花錢,「成交。」

張大疤拉又轉身和他嘀嘀咕咕了一陣,最後以三百一十塊西班牙銀元的代價成交--大頭的私人好處和小頭的稅。至於船上的貨物是什麼,他們又準備運走什麼,這個沐猴而冠的官吏都不管了,不僅如此,連進出口的水單都開了出來,上麵倒是一水的漢字。看起來大家皆大歡喜,除了黎朝政府之外。

當下船隻進得港口,據張大疤拉說,此地名為海陽,是個天然形成的貿易港口,中國的海商經常來這裡貿易,運來大宗的食鹽、瓷器、砂糖、布匹、鐵器和其他各種貨物,運走的主要是生絲和檳榔。

常師德好奇的問:「你怎麼知道這些門檻的?」

張大疤拉撓了下頭皮:「當年我們老大也是個海商啊――」

「哦,對對。」常師德想了起來,這個時空的海商和海盜基本就是一夥人。

貝凱悄聲對常師德說:「這裡應該就是海防港了。」

「你怎麼知道?」

「地圖啊。」貝凱打開手裡的本子,指點著:「這條河應該就是京泰河,位置在紅河三角州東北側,瀕臨北部灣的西北岸,對照下地貌特征,隻能是這裡了。」

樂琳也湊上來說:「沒錯,我剛才測算過經緯度了……」

「你就拉倒吧,昨天你還說我們到了西貢附近。」

「昨天是算錯了麼!今天的沒錯――」樂琳猶然要爭辯。

「好了好了,我們上岸吧。」

常師德和貝凱在張大疤拉的帶領下上了岸,他們帶了十名戰士換了便裝上岸,隨同保護。這裡雖然房屋卑小簡陋,市場看起來還很繁榮,人來人往的,大多數人都穿著赭色的粗布衣,除了相貌身量之外,衣著打扮頗為類似大明。也有人一看就是大明的百姓。這裡和東南亞所有中國海商涉足的地方一樣,是個華越混居的城市。中國商船源源不斷的帶來了貨物。大批用草繩捆綁的貨物堆放在碼頭上,數量相當驚人。

「這裡大明的百姓很多的,」張大疤拉興致勃勃的介紹道,「有些在這裡討了當地的女人作老婆,在這裡都住了幾代了。來這裡的海商們都喜歡在這裡納妾――女人不值錢,來做生意的時候有個安樂窩。」

常師德不由得再次相當了當年的越南遊計劃,可惜被老婆扼殺在規劃階段了。

常師德無心看,他在此地人生地不熟,隻能信托張大疤拉了。問了幾處商行的糖價,行情在七兩到八兩之間。接著他又詢問了這裡的一家糧行,米價每石五錢。價格他是絕對滿意的,但是馬上他就發現了一個要命的問題:此地的商行習慣於賒欠,糖交給他們之後,要到第二年才能清賬。但是買米卻是要現錢的。

而且這些商行的商人對他這個陌生的麵孔帶著明顯的不信任的感覺,問什麼都要等半天才回答。

「這是什麼規矩!」常師德覺得很惱火,剛想說「這些猴子」,但是想起來這幾個商行的老板從衣服和相貌來看都應該是大明的商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贅婿 重生請自重 抗聯薪火傳 美食供應商 唐俠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