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遠程勘探隊(1 / 2)

加入書籤

看到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工業大建設的場麵,執委會諸人都覺得比較欣慰,總算上正規了。幾天前第一台蘭開夏鍋爐也試驗性的點火了,運行狀態良好――除了稍微有些漏氣,周比利的手藝顯然沒他吹得那麼好。就等著和墨子一型蒸汽機進行配合運轉了。

遺憾的是煤的存量也不多了,從廣東運煤和運鐵一樣,周期太長了――看來最近還是要盡快打通越南的煤炭通道。臨高本地不產煤,在另一個時空,離這裡出煤最近的地方當屬海口――也就是本地的瓊山縣,府城所在地。

遠程勘探隊的幾次調查都沒有深入到瓊山縣境內,具體的情況不得而知。從來貿易的商販口中,他們也沒打聽到瓊山縣有煤炭的消息――大概是因為規模太小,本地又沒有需求,所以沒有開發。

走到下一個車間裡,隻見土著工人正在機械廠的穿越眾的指揮下小心的安裝一段段的陶瓷管道,它們被熟鐵軋製的吊架固定在屋頂和牆壁上。馬千矚問了一下,才知道這是收集輸送廢熱的管道。玻璃車間等地產生的廢熱除了供應其本車間循環利用外,還能供應其他車間的需求――采用統一的管路係統,做到廢熱的集中收集和實用。

工業上產生的廢水,暫時穿越眾還沒有很好的處理辦法,簡單的采用直接排放的辦法,因為文瀾河是穿越集團的主要水源地,而且河口還有個博鋪基地,自然不能自己汙染自己。最後決定還是花大力氣沿著公路開掘一條排水暗渠,將工業汙水排放到臨高角的外海――至於會有什麼生態問題穿越眾就顧不上了。

「汙水處理不是沒辦法,不過現在設備條件有限。」田九九介紹道,「有了設備之後會在博鋪建立一個簡單的汙水處理廠,進行工業汙水的集中處理。」

「這個,我們沒化學藥劑、離子膜之類的東西,能處理工業汙水嗎?」馬千矚問。

田九九說:「可以,無非是處理效果的好壞而已。反正本時空大工業汙染的全世界就我們一家,稍微汙染點也沒關係。」

馬千矚說:「看來我們還是繼續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

工業眾對馬督公的感慨打著哈哈,對這些狂人來說,本時空的煙囪越多越美麗,還管得了汙染不汙染的。

轉了一圈回到辦公室之後,開了一個小會。執委會這台官僚機器又開始運轉起來了。

天還沒有亮,一支模樣奇特的小分隊無聲無息地晨曦的薄霧中冒了出來。他們個個全身迷彩,頭戴蚊帳帽,背著野戰背包,按一定的間距小心翼翼的前進著,不時的,有人會從地上撿起、從石頭上敲打下一塊來收藏起來。或是從背包裡取出一些奇形怪狀的儀器,測量著什麼。他們就是資源部屬下的遠程勘探分隊。

還在穿越前的準備會上,一些有戰略眼光的人士已經提出:一座小縣城是難以滿足日後發展需要的,所以必須對海南其他地區,特別是核心地區進行詳細的資源偵察,以便為將來統一海南之後搞建設打好情報基礎。於是一支秘密遠程勘探分隊在登陸後不就就成立了。

在人員組成上,它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則建立的:由有野外工作經驗的年青人組成。因此搞林業、地質、測繪的專業的穿越眾當仁不讓成為主力,另有若乾名精通於野外生存的人士。由於退伍軍人是軍事部門的主力,所以勘探隊裡不配備這些人――安全方麵由行動的時侯由軍事部門抽調特偵分隊的人協助――在實際運作中不少遠程偵察行動都是雙方聯合進行的。

小隊在配置上為6~7人編製,裝備上主要有三支霰彈槍/五連發獵槍――這東西在海南這種深草密林環境中要比精確射擊的步槍好使的多、每人一支手槍:Glock17或者S&W的轉輪手槍、三部步話機、1:50000的等高線地圖、指南針、便攜式夏季帳篷、防蚊帽、防蚊水、壓縮餅乾、淨水片等野外生存用品。某人還一時頭昏的帶了個GS定位――自然是沒得用了。

勘探偵察隊利用明代時海南地廣人稀的特點,盡量在叢林荒野中穿行。避免與原住民發生接觸。執行各種自然資源信息的搜集,也順帶搜集各種軍事和民政情報,因此也受情報委員會的雙重領導。每次出發和返回除了少數核心人員之外一概無人知道――穿越集團並不希望臨高之外的當地人知道有一股「短毛」正在他們中悄悄的活動。

他們所隸屬的資源部是百仞城中最神秘的所在――正如大多數穿越眾不知道資源部隸屬下的大圖書館到底設在什麼地方一樣,勘探隊司令部是一所沒有標示的小院,擁有獨立的裝備庫和電台,有線電話直通執委會。除了這個辦公室之外,在百仞城外數公裡的地方、在博鋪海灣,勘探隊司令部還擁有獨立的前進基地。為了不引人注目,勘探小隊每次出動都是從這些基地出發的。普通的穿越者們幾乎沒有機會看到他們出動和返回的模樣。遠程勘探小隊的人還有最驕傲的一點――他們享受和情報部門和特偵小隊一樣的無限自衛權,等於是「殺人執照」。不僅在受到攻擊的時候有權自衛,在任何他們覺得「有必要」的場合,都有權殺死當地土著而無須做出任何解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贅婿 重生請自重 抗聯薪火傳 美食供應商 唐俠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