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五年計劃(一)(1 / 2)

加入書籤

第一節

文瀾河對麵的工業區裡,煙囪正在冒著濃煙――隨著工業的發展,煙囪也多了起來,這些煙囪向藍色的天空噴吐著黑色的煙霧,宣告著穿越者的工業化進展。

但是這個工業化,還很初級。馬千矚心想。

D日之後,他們邊打仗邊建設邊搞外交,總算站穩了腳跟。執委會從一開始就堅持要給穿越者較好的生活環境的想法雖然在穿越前被人譏笑為「旅遊」,但是這幾個月來,他們在這人生地疏的環境下能夠堅持下來,沒有出現任何大規模的情緒波動,也完全靠了高水準的生活條件――別得不說,馬千矚自己也覺得:要是他在執委會乾了一天活之後還要住帳篷,喝有臭味的水,在草叢裡便便,在河裡洗澡,外麵還有一群窮凶極惡的土人揮舞著刀槍時刻準備砍他們的腦袋,他十有八九也得精神崩潰。

所謂原生態的野外生存,不過迎合了小資產階級們吃完晚餐背著全身專業裝備炫耀的文化生活要求,他們向工業文明表示出適當的憤慨以顯示自己對於自然原生態的熱愛……可是如果你要他們在沒有抽水馬桶沒有熱水洗澡的地方生活三天,他們會號哭著將屎都拉在自己的褲襠裡……

但是穿越集團的工業文明太脆弱了,穿越集團享受得一切現代生活的物品、使本時空的土著膽戰心驚,敬若鬼神的機械和武器,都是建築從另一個時空帶來的物品的基礎上,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正在逐漸失去這些儲備。文德嗣在一次執委會會議上明確的指出:穿越政權欣欣向榮的現狀是虛假的,因為現實是:「我們正在緩慢的失血」。

失去的,正是現代工業文明之血。那些報廢的零件、燃燒掉的汽油、流逝的車輛摩托小時、機械壽命、老化的橡膠、塑料件……每次馬千矚看到計委的報表的時侯,都會有一種急迫的感覺。

如果不能在這些設備的壽命消耗完之前搭建起起碼的自給自足體係,穿越者計劃的在一代人的時間裡控製東亞,殖民澳大利亞的目標就會完全破產。

關鍵是,就算是他們中間對工業體係最有研究的人,也無法知曉:到底哪一種物資消耗殆盡之時會使得穿越集團的產業升級陷入瓶頸。所以一定要在各種物資設備還很充裕的情況下啟動工業化進程。

現代工業體係,這個穿越的最大殺器,到底該怎樣規劃呢?

他思索了半天,從自己的「聖船」牌白木辦公桌的抽屜裡取出了一本皮麵筆記本,打開。這是一本他關於如何從建工業體係的思考和計劃的隨筆。

穿越者要做的事情,是重建一個完整的工業體係,在他看來,這個體係必須:

占地盡可能小,分布盡可能集中。主要工業區的數量越少越好。但單純的采礦點,選礦點不限。

提供現在19世紀工業社會能造的一切工業品,從機關槍到避孕套,再到汽車。當然不限於一扌莫一樣,隻要性能和運行機製差不多就可以。

能自給自足,不從外部輸入任何部件、知識就能養活自己,更新設備,維持運轉。能發展,能持續提高規模,加工精度,乃至轉向。比如幾代人後,從化石能源轉為核聚變能源。

應該有一個大型海港或依托於大江大河的內河大港做物流中心。連接世界各地的采礦點一個三峽級別的水利樞紐,兼顧組織灌溉防洪和清潔能源。一個加工研發中心, 一片有足夠餘量的高度發達農業區

物流中心旁邊是石化工業區綜合考慮水電樞紐和主要鐵礦區的位置,確定自流灌溉區和加工中心,尤其是金屬冶煉工業而且,既然整個世界任你布置,應該盡可能上管道運輸。煤炭的鐵路運輸應盡量減少,用煤漿管道或坑口電站來解決問題。

如果地形之類不限的話,最好就是在平原上的米字型套多個環狀區進行安放,科研、生活、生產、娛樂和原料等不同的分工分割為數個按照工業門類的原材料的需求與產品需求程度進行連接的小十字環狀區(環保也要考慮)。生活區、娛樂區和科教區則在整個大回環的中央呈三足鼎立狀。原材料盡量通過地下管道和載重鐵路線(類似大秦鐵路那種水準)進行連接,人員交通則通過高架輕軌係統實現。工業區和生產區最好緊靠連接外海的萬噸級的深水不凍港口與鐵路樞紐區域。在距離整個城市足夠遠的地方點狀分布數個小浪底級別的水電站,兼職防洪、農業區的灌溉用水與城市生活用水(備用的海水淡化廠也是必須考慮的)。科研區裡可以酌情安裝幾個實驗性質的小型反應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贅婿 重生請自重 抗聯薪火傳 美食供應商 唐俠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