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節 共建和諧臨高(三)(2 / 2)

加入書籤

「最近世麵不好,海盜土匪又多,俺們想搞個團練聯防大人們又不允許,」席亞洲露出陰森森的微笑,「保不定運糧的隊伍路上會出什麼事情呢――」

王兆敏的身體縮了一下:對方要是威脅要攻城他倒不怕――要攻城早攻了,何必來此談判?必然是虛言恐嚇而已。但是搶劫運糧隊伍,對髡賊來說有利無害,對吳縣令來說反而是性命交關。

忙笑了笑,道:「諸位都是朝廷的良民,想辦團練也是為了本地的百姓,此事可議,可議。」

文德嗣又吃了口脆皮乳豬――味道果然比後世裡吃到的要滋味更醇厚一些。說:「王先生,打開天窗說亮話好了。吳明府總是本縣的父母官,象我們這樣秉承『保境安民』宗旨的守法良民,斷然不會使他為難。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祝他『指日高升』那。」

王兆敏點了點頭,心中計較已定,對著張有福使了個眼色。張有福忙站起來,尋了個理由出去了。

雙方壓低聲音,開始秘議。

王兆敏一開始隻答應縣衙會對此事采取默認的態度,但是文德嗣堅決不答應,再他看來默許和拒絕根本就是一碼事,以另一個時空的經驗來說,默許就是為以後的禁止留下伏筆。雖然這並不妨礙到穿越方本身,但是各村寨就會有一定的顧慮。

最後雙方達成協議:穿越方組織團練聯防之事,縣裡不再阻撓。但是牽頭人不能以穿越方的名義,必須用某個村落的保長――這個不難,文德嗣提議由大美村來提議牽頭。呈文上來之後,縣裡用印照準。

穿越方承諾:負責縣裡對海盜的防禦,組織剿匪,維持四鄉平安。同時不乾涉縣衙執行其日常行政事務,必要時還將協助縣衙進行某些工作。如秋糧征收。如果縣裡發生夏、秋糧不能完成稅賦的情況,穿越方將給予援助――援助的方式再議。

穿越方掌握的馬裊鹽場的食鹽稅賦和各項雜額繼續繳納,每年另外再加繳「額外」一百兩,作為縣裡的雜費開支。東門市每年繳納雜稅十兩,由縣衙發給東門市「牙貼」,承認東門市的市集地位。

雙方約定,穿越集團在在剿匪、抵禦海盜中所獲取的首級全部歸縣衙所有,繳獲的印信、符號、旗幟、文書同理。其他戰利品歸穿越方所有。

如果符柏文願意回博鋪去當他的巡檢司,穿越方同意他返回。還會給他另起一座衙門,並配十二個弓手給他。其一應雜費開支由穿越方承擔。

縣衙在法律範圍內將給予穿越方一切方便,如捕捉逃奴、追拿欠債佃戶、房產田地過戶等方麵。因為穿越方上沒有大明戶籍。王兆敏建議在百仞城設一個百仞村,到縣裡來編個七八戶人家的戶籍就好。這樣穿越方就算是有了法律主體,否則各種文書、契約都沒法寫。

最後,自然就是個人好處的討論了,王兆敏對此極其上心,不但替自己爭取很積極,為東翁也努力的大加籌碼。

討價還價一番之後,文德嗣答應:給予王師爺白銀三百兩,吳縣令白銀一千兩。雙方還達成了合夥在臨高縣城內和全臨高十四個市集賣鹽的協議。穿越方負責供貨,至於私變官的手續和銷售,由王師爺處理,雙方五五分賬。

為了避嫌,雙方約定,以張有福作為聯絡人傳遞消息,如有需要麵談,會談地點就定在張有福家。

最後王兆敏還勸說文德嗣等人,以後如果要在縣境內活動,最好去了他們這髡發短衣的裝束,免得過於觸目。文德嗣一笑了之,後來轉念想或許也有這個必要,以後有許多結交士紳、農民的事情要做,搞得己方過於特殊不利深入群眾。

事情即已談妥,雙方的負擔也為之一輕。酒也喝得痛快多了。酒酣耳熱之際,文德嗣又將預備好的禮物呈上。送給吳縣令的是一麵鵝蛋玻璃鏡,送給王師爺的則是一隻玻璃杯。全縣其他官員,每人一串淡水珍珠手鏈,就是珍珠批發市場賣五元一串的那種――根據廣州先遣站報回來的材料:他們帶來的淡水養殖珍珠在廣州十分槍手。

王師爺自然是大喜,這群髡賊,還真曉事。

因為天色已黑,城門關閉,王師爺自然也不能回城,就在張有福家歇息了。文德嗣辦完了事情,卻不急著走,他們還要和張有福這個聯係人好好的談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贅婿 重生請自重 抗聯薪火傳 美食供應商 唐俠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