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節 廣州行(四)(2 / 2)

加入書籤

很快得,就辦好了郭逸等人的保甲,算是正式注冊了戶口,其實戶籍黃冊之類的東西,明末的廣州已經不需要了,保甲主要是一種治安措施。至於他們的籍貫來處,自然不能說是什麼澳洲海商,就說是高家的一個同鄉。有高家管事出馬,負責地方的牌甲不敢怠慢,立刻就把事情辦妥,蕭子山知道這種半官半民的「小鬼」無論過去現在都是最難纏的角色,關鍵的時候也容易下眼藥,當下厚厚實實的拿出一個五兩的賞包,果然對方眉開眼笑,愈發恭敬。

采購團的人馬除了留下少數人看船之外,住進了惠福街的宅子,休息了兩天,都嚷著要出去走走,見識見識這17世紀的東南大都會的模樣。

蕭子山知道如果阻礙的話隻會引來大家的意見,但是就這麼一窩蜂的出去不惹出事情才怪。畢竟這些人的營養都太充分了點,舉止行為也和周邊的環境不大協調。當下把人分成五六個人一組,每組各請二名起威鏢局的鏢師陪同,以確保安全。另每人再發給白銀一兩銅錢一千文作為零用。

鏢師這種職業,因為和黑白兩道都有交誼,滋生了一種獨特的擔保關係。一般黑道上和鏢局「交過朋友」的人要進城治病、觀光或者采購東西,照例是由鏢局裡出麵派人陪同照料的,好吃好喝好玩,最後再禮送出城――但有一條:進城的不能在城裡惹事,不要說作案行凶,便是去嫖、賭,鏢師都照例不奉陪,黑道上的朋友也守這個規矩。久而久之,城裡緝捕的衙役探子見到匪人有鏢師陪同,照例不會拿問盤查。蕭子山知道穿越者們都過於帶相,成群結夥出去立馬就會給衙門裡的探子盯住。還是請鏢師陪同穩妥一些。

大家興高采烈的去了,北煒自帶了幾名學員,也由鏢師陪著出去了,不過他們不是去遊覽,而是實地勘察廣州的地形地貌,繪出準確的城內道路、衙署、倉廩、城門等重要設施的地圖。蕭子、郭逸一行則由劉綱引路,在街上隨便逛逛,主要是探查一下未來的商業發展模式。

一行人換好衣裝,從惠福街出來,走過幾條小街,來到鬧市上,這裡店鋪林立,繁華異常。會集著各地商人,有南北兩京的、各省的、以及外國的各種貨物。從年代和範圍上說,有三代以來的各種古董,有時興的錦緞、綾羅、刺繡、布匹、家常用具,還有西洋來得自鳴鍾和稀奇玩藝兒。商肆按行業分類,各占一段街道。一吃過早飯,大小街道都湧著人流,到巳時後就擁擠不堪。人們有買東西的,有看熱鬧的,有看稀奇開眼界的,也有專為著看人的,擁來擠去,歡聲笑語。真是比多少電影電視劇的場麵都來得好看,幾個人看得都不由得呆了――想到再過不到二十年,在明清交替的混戰中,這紅塵中的東南繁華之都有多少三百年積累下的累累財貨,或者付之一炬,或者被人搶掠而去,在這裡營生觀光的人又有多少要化作枯骨,不由得心生感慨。

越走人越擠,生意越熱鬧,大家也不知道看什麼好。劉綱對道路很熟悉,實在太擁擠難過得的地方,便引著他們走小路繞過去。正走著路,嚴茂達看到街旁有一座很大的珠寶店,他示意了一下,表示要進去看看。大家都覺得好奇,便一同進去隨便觀賞。店裡的廣東老板正在請一位客人看一麵鏡子――那粉紅色的塑料鑲邊讓蕭子山一下就想了起來:這不是他從小商品市場裡批發來的溫州鏡子麼?居然能在珠寶行裡賣了。

「這鏡子非得賣一百五十兩?能不能再下來一些。」

商人極其恭敬地回答說:「實在不能再少,這鏡子如今您就是到高家的鋪子裡去買也尋覓不到這樣的水晶霞玉鏡了,您若要普通的墨玉鏡子,小的隻要一百兩就行了。和您說了吧,這水晶的彩玉鏡什麼時候能再有貨來,連高老爺都不知道呢!象這種少見的粉色的,恐怕再過個十天半月就得賣二百兩了。」

顯然,高家不僅在零售,也在批發。這點上高舉還是挺聰明的,隻要澳洲海商能源源不斷的供貨,把持住總批發的渠道源頭比隻靠自己的鋪子賣貨要覆蓋麵大得多,雖然單價上少賺了一點,銷售總量上卻上去了。

客人又把鏡子端詳一陣,說:「好吧,我留下吧。這鏡子端得十分了得,照得人這麼清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贅婿 重生請自重 抗聯薪火傳 美食供應商 唐俠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