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節 黎區工作(一)(2 / 2)

加入書籤

她對本族的一些了解使她很容易就打消了幾個黎人俘虜的戒心,把當地的黎情全都說了出來。

幾個俘虜都會說漢話,穿越者們從這點大體知道他們是「熟黎」,也就是被編戶齊民,納稅當差的黎民。海南各縣都有不少這樣的黎民。慕敏則通過和他們交流,知道他們是所謂的「布配黎」(注:這的確是過去臨高縣的熟黎自稱。),漢化程度已經很深,說得是瓊州話――也就是海南話,在海南有官話的作用。姓氏也是用漢姓。根據他們的交代,他們來了三十個人,縣裡的老爺征發的時候許給他們每人二十斤鹽巴。

從詢問知道他們多半有些田地,但是產量比漢人的地少得多,多數人還得向峒主佃種些土地,打短工,平時無事就去山裡打獵或者采紅白藤拿到市上去賣換鹽米農具,不過到到漢區不但要過巡檢司,可怕的是路上還有明軍營地:輕則被勒索過路錢,重則貨物都被搶去,小命都不保。多數人的日子都過得很苦。

去黎區的路上除了巡檢司,還有軍隊把守,這個消息引起了執委會的注意。顯然臨高還是有明軍駐紮的,隻不過他們的任務是防黎而已。從言談裡慕敏感覺出當地黎人對官府是頗有仇隙的,三十年前因為提南村的暴動,官軍到黎區進剿過,不分青紅皂白的殺了許多人。還很痛恨市上的漢人小販--山貨在賣不出幾個錢,一頭山豬也換不到二三斤鹽,他們都喜歡漢人的鐵農具,但是價格貴得離譜,幾大簍穀子才能換一把鐮刀,除了峒主和少數有錢的地主,誰也買不起。

慕敏的報告讓執委會知道海南的民族問題比他們想得要復雜的多。有人提出利用黎民對官府、明軍的不滿,通過這八個俘虜派出小分隊深入黎區去發動群眾,不僅可以獲得一個盟友,還能得到一個兵源地。既然他們連鹽都經常吃不上,招募士兵會容易得多。軍事組有不少人贊成這個建議,特別是魏愛文,提出了招募黎族、苗族戰士建立山地步兵營的建議,並且熱烈的推銷這個建議。成立一支當地人的新軍顯然是極有吸引力的主意。既然本地漢人都有「從賊附逆」的憂慮,那麼招募對官府權威不那麼賣帳,還有仇恨的黎人來當兵,要容易的多。

「把繳獲的刀槍給他們一部分,把黎人都武裝起來,這樣明軍就沒法來對付我們了。」魏愛文提著他的一攬子計劃,「還可以幫忙拔掉幾個通往黎區的巡檢司,殲滅那些明軍,這樣就能獲得他們的充分信任了。」接著他自薦為赴黎區武工隊隊長。

這個大膽的計劃立刻遭到全體的反對。歷史上海南的漢黎矛盾雖然有大量經濟上政治上的因素,但是多年來雙方的反復廝殺,已經有了很深的民族矛盾,眼下的總算維持了三十年的平靜,穿越者去把它打破,甚至去挑逗,是極端危險的。恐怕到時候整個海南會陷入社會混亂當中。立足未穩,小國寡民的穿越國就算有天頂星科技也維持不下去了。

經過討論,大家認為和黎人的關係最好是保持在友好的基調上。所謂友好,就是即不敵對,也不同盟。設法開辟一條交通線,彼此通商,互通有無。力爭能在黎區招募一些新兵。

這樣的基調定下來以後,組成了一支貿易商隊,隊長由陸榮擔任,這是位廣西土著,會客家話、海南話、白話、雷話、壯話、閩南話、西南官話等多種方言,銷售出身,能言善道,又是戶外運動愛好者,懂些武術,而且剛隨遠程偵察勘測隊回來,有了一定的當地野外活動的經驗,很適合這份工作。

慕敏作為「民族顧問」隨隊前往。魏愛文作為募兵計劃的主要吹捧者,也加入了這支隊伍。

整個隊伍由二十人組成,每人都帶了SKS步槍,大砍刀和野營背包,隨隊的還有勘探測量方麵的人員。

外交和商務委員會準備了禮物和一些易貨貿易的物品,知道黎區缺鹽,大宗的貨物就是帶來的精鹽了,還有一些新奇的小玩意――他們要打交道的是當地的峒主,不是苦哈哈的老百姓,還是要有一些奇巧淫技的東西才能打動他們。

「我們打死了對方二十多個人,是不是要給他們些賠償呢?每人給些銀子吧。」魏愛文想了起來,「我記得殺人在少數民族裡是可以通過賠付命價來化解的。」

「沒必要,」蕭子山反對,「你先搞清楚前因後果,是他們參加了鄉勇隊先來攻打我們的,放人已經是很友好的表示了,還陪命價?拜托我們可不是大清,打贏了還要割地賠款。」

「總是殺了他們的人啊――」

「怎麼忽然這麼有愛心起來了,」從軍事組調來護衛隊伍的遊老虎反唇相譏,「那天死在百仞灘的幾百個漢人,你怎麼不想要去陪他們的命價?」

「這不是民族政策麼?」

「不好,」陸容連連搖頭,「這樣的民族政策要不得。我們打贏了主動放人就可以了。去陪命價反而會讓人覺得我們很軟弱,有求而來,要起價來可就獅子大開口了。」

「我也這麼覺得,」蕭子山連連點頭,「所謂平等就是不歧視,不歧視別人,更不歧視自己。這個基調一定要把握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贅婿 重生請自重 抗聯薪火傳 美食供應商 唐俠 數據廢土 大夏紀 大明夜客 我是工業BOSS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