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在時間的長河裡,留下自己的痕跡和聲音(1 / 2)

加入書籤

小熊英二(日)寫的父親,小熊謙二,是個普通的,鄉村少年出身的日本關東軍底層士兵。

文化教育程度,中學。

戰前最高級別的工作經驗,也隻是做過富士通信,一個會社裡的普通事務員。

小熊謙二是一個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沒有什麼雄心夢想,甚至沒有特別強健的身體的男人。

一個很普通的庶民,小熊謙二也自己認同自己是個庶民階層。

小熊謙二冷靜地看待和觀察著自己這個庶民階層,包括能夠接觸到的、被賜予的一切。

小熊謙二即使在陳述自己遭遇過的苦難的時候,也保持著一種「淡淡的」口口勿。

用兒子小熊英二的評價,是個「性格淡薄」的人。

但也因為這種「淡淡的」口述,被人認為這種庶民的觀感,是「值得信賴」。

畢竟,現今,激情四射、慷慨激昂、如同打了雞血般滔滔不絕的「鬥士」,私底下到底懷著什麼心思,總是值得人懷疑的

如果不是小熊英二寫了《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這本書的話,小熊謙二的人生經歷,幾乎完全沒有留下任何書麵記錄。

想來小熊謙二這種人,大部分生命的時間裡,「為了活下去,就已經耗費心力」的人。

這種人,也是沒有什麼閒餘,寫下自己的切身感受,留下個人史的記錄。

更何況,平民是無聲的。

沒有人會關注一個庶民的想法,包括庶民們自己。

在時間的長河中,能夠和時光抗衡,再版的、多次發行的,留下個人史的,回憶錄的,往往是擁有一定學識和文筆能力的階層,其中還以那些有強烈個人想法的人為主。

但人的記憶,擁有很強的可塑性,經常被扭曲和變形。

即使經歷了同一個事件的幾個人,有的人這樣記,有的人那樣記,到底誰的記憶是準確的呢?

無解之題,眾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個時候,能夠寫、會表達的人,應該是占點便宜的。

因為有一天,他們的文字會被看到,他們的想法會被了解。

而無聲的那一邊,總歸是吃虧的。

普通人,庶民,小熊謙二曾有過什麼想法呢?通過兒子小熊英二書寫的,是他真實的想法嗎,有沒有過「化妝」和「粉飾」呢?

也不知道,但應該想到的是,至少小熊英二對於他自己沒經歷過的事,無法進行細節描繪。

所以,姑且暫時相信,小熊英二轉述的,小熊謙二的想法是真實的吧。

一個普通低階日本士兵的想法,具不具備代表性呢?

即使不具備代表性,應該可以給人以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世界。

摘錄一些小熊謙二的想法,並進行點評如下:

第一條:「聽到通知時,不覺得日本戰敗了,感到一陣懊悔。」

「不過大約過了二十分鍾,內心開始想,『等等,這麼一來我不就是可以回日本見家人了嗎?』漸漸感到開心。」

「這種心情不能表現出來,隻能沉默著,但大家內心都這麼想。」

「隻要能回家,不管是要唱歌還是要大呼萬歲,什麼都願意乾」

小熊謙二自己的想法,自己可以知道,但如果沒有和別人交談過,如何知道「大家都是這麼想」這件事呢?

最後還是從事實看到,大家都「唱歌」了,大家都「大呼萬歲」了。

既然大家都做了,那說明,「大家內心都這麼想」的。

第二條:「蘇聯人沒有背誦九九乘法表的習慣,不采用列數乘以列數的點名方式,而以五個人五個人加算的方式計算。」

「因為實在冷到受不了,隻能一直踏著腳保持隊列狀態。當時內心不斷想著,這些家夥怎麼頭腦這麼差!」

看來互相鄙視,在所難免,無論是下位者,還是上位者。

即使是習慣了位階服從的日本兵,即使是處於劣勢被管理的俘虜,隻要管理者愚蠢無能,就會被鄙視。

第三條:「會周濟食物給俘虜的俄國人,大多是女性,特別是阿姨們,許多人也在戰爭中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與孩子。」

這些阿姨一定會問俘虜幾歲啦,以隻字片語的俄文回答說二十歲後,會得到嘖嘖嘆息的同情。

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心軟和同情弱者,如果女性做世界的主導,可能戰爭會少一些。

第四條:「營養不良後變得尿頻,如果身體狀況再差些就會拉肚子。」

「最糟的時候,還沒走到廁所就會尿出來。」

「夜晚大家都頻繁起身去小便,就算睡覺的時候,也會發生營養不良的人的尿液,從木板搭組的上層臥鋪縫隙中漏下來的狀況。」

「自己也曾有過每隔不到一小時就得去廁所的經驗,在這種狀況下,另一個痛苦的回憶便是上廁所。」

原來如此!營養不良不光會夜盲、鱗皮病,居然還會尿頻和拉肚子。

人類真是脆弱,真是經不起折騰的啊!

第五條:1945年9月,陸軍上將東條英機企圖以手槍自殺卻失敗,後被美國占領軍逮捕。

東條英機是美日開戰時的日本首相,在1941年1月下達《戰陣訓》的陸軍大臣,訓示內容包含了「生不受囚虜之辱」這句「名言」。

小熊謙二讀到這則新聞時,心中感到非常輕蔑。

「得知這消息,讓我相當看不起這個人。」

「那種想法還停留在我們腦子裡教導我們如果可能成為俘虜,就要自殺,並且帶幾個敵人一起上路。」

「隻是因為天皇命令我們投降,所以可以勉強活下來當俘虜。」

「可是那位,命令我們不準成為俘虜的上將,卻自殺失敗遭俘。」

「真的想自殺的話,把手槍塞進嘴裡擊發,肯定能夠真正死亡。」

「希特勒戰死的消息,更激發了我對他的蔑視。」

言行不一,人格分裂,雙重標準的上位者,總有一天會被自己的「表演」揭穿。

即使是遙遠的、被蒙蔽的、被困住的下位者,也總有清醒的一天。

因為事實勝過雄辯,說得再好聽,也不如所做的拙劣的表演有拆穿性。

讓別人「玉碎」的人,為何自己不「玉碎」?

第六條:「檢舉反動,就類似在霸淩新兵。」

「在日本舊軍隊內務班當中,晚餐後的時間隨便找個理由,比方沒有擦槍、態度過於囂張等,要求新兵反省自己「不懂規矩」,趁機毆打新兵等等。」

「這種行為模式,就照本宣科,在民主運動上重新搬演。」

「不管發動私刑或遭受私刑,雙方都認為做出這種行為很愚蠢。」

「可是被指為反動,便可能遭列黑名單,導致無法回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長生小人物 綜影視之宿主小幸運 心之觸動 林眠之夜 青鬆未生 月薪三千,我包養百萬網紅 姐要當復仇的食人花 一念清醒,花開遍世界 菠蘿吃薄荷的新書 快穿之傻白甜男主成黑化反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