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排兵(1 / 2)

加入書籤

徐州府衙,東道行台兼徐州刺史安豐王元延明、都督臨淮王元彧、都督七兵尚書李憲等正在議事。元彧原來叫元亮是元延明的弟弟,青年的時候,安豐王元延明、中山王元熙和臨淮王元或等三人,一同因為文才聲望在當時出名。七兵尚書就是兵部尚書,北魏一開始置五兵尚書,包括中兵、外兵、別兵、都兵、騎兵,後來中、外兵各為左右,遂為七兵尚書。

元彧說:「兄長,聽說這個酈大人馬上就到了,你說他不會和元徽他們一夥,對我們不利吧?」延明說:「應該不能,我和酈善長原來關係不錯,他不會特意為難我等。」

李憲也說:「安豐王說的有理,此次狀告我們的是城陽王元徽、汝南王元悅,加上鄭儼、徐紇之流。而酈大人前幾年的罷黜,就是元徽、元悅的主使,因此他肯定不會偏袒他們的。」

元彧說:「話雖如此,但我也了解酈道元,他在任冀州長史、魯陽郡太守、東荊州刺史期間,為政嚴酷威猛、苛刻固執,不知變通,我們還是小心為妙。」

李尚書說:「有何可怕,元徽所告的三樁事件,我們一個也沒有,難道還能憑空捏造?」元彧說:「未必,我們沒有,難保徐州其他官員不做,再說尤其通敵的罪名,可以莫須有的。」

元延明說:「還有,尤其酈善長,上次罷官,其實因為去北鎮設置州郡,因起義無功而返,他窩了一肚子火,這次太後命他持節、兼侍中、兼行台尚書,調度各軍,完全依照原來尚書仆射李平的先例,他若急於建功,我等確實不得不小心。」

幾個人正聊著,府吏門外稟報「濟南郡歷城縣尉樊雨求見!」

「樊雨來了?快讓進來。」樊雨曾經是元延明的老部下,他原來從徐州調任回京時推薦給了蕭寶夤,蕭寶夤調任後,提拔他做了縣尉,聽到老部下來,元延明顯得非常高興。

時間不大,侯俠樊雨邁大步走了進來,見到安豐王連忙行禮道:「卑職見過王爺,王爺一向可好。見過臨淮王、見過李尚書。」「免了免了,樊雨,你怎麼來了?你不是在歷城呢麼?」

「王爺,前幾天禦史台侍禦史毛逵因為徐州別駕張柏的案子,找到張柏之子張斌,因遇到刺客追殺,途徑我們歷縣,我因為思念王爺,便答應主動幫忙協助辦案,因此特來看望王爺。」說著,把最近的經過和元延明說了一遍。

元延明聽了,點點頭說道:「樊雨,多謝你想著本王。還有,依你所見,禦史台此次前來是針對我麼?」樊雨說:「我看不像,但這個案子好像徐州署衙和東道行台的征東兵營裡,有人暗中參與,因此王爺也要小心有對屬下失察的過失。」

元彧說:「哦?是麼?樊雨,有具體的人員名單麼?」樊雨說:「我已經接道毛逵的傳書,他們已經到龍背山查訪去了,我的部下也已經過去,聽他們匯報好像至少有徐州主簿蘇舉、征東將軍府長史謝垂等人參與,蘇舉的兒子蘇侃就是鐵礦的實際股東。我正準備過去,臨去前特地拜見一下王爺,一是看看您,二是看看您還有什麼吩咐。」

元延明說:「少伏辛苦了,打聽的夠多了,你先去幫助禦史台去吧,有什麼事情隨時告知我。我這邊即刻安排查處蘇舉和謝垂。」樊雨點頭告辭。元延明剛安排好這邊的事情,手下人又報告,禦史中尉酈大人的道隊已經接近徐州。

「快出城迎接!」眾人出了州衙,出得城門遠接聖旨。過了一會,隻見遠處官道煙塵滾滾,一隊人馬由遠而近。酈道元雖然五十幾歲,依然身體健壯,縱馬馳騁,風塵仆仆,卻精神矍鑠。馬隊來到且近。此次酈道元來是奉旨持節,雖然他本身的品階沒有安豐王、臨淮王等高,但持節是見官大一級,同時又兼行台尚書,調度各軍,因此相當於各路軍的大都督,所有軍隊都要受到酈大人的節製,所以這些人都要客氣,遠接近迎。

眾人進了府衙,酈大人宣讀聖旨,元延明帶頭接旨謝恩,然後安排宴席,要接風洗塵。

酈大人說道:「大都督,我來此的目的大概你也聽說了,雖然你我有故交,但你的事情,太後都知曉了,我更是不敢馬虎。我們簡單吃口飯,稍後還要談公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盛寵醫妃世無雙 農門嬌寵:太子妃福運綿綿 巔峰1994 團寵媽咪我有六個糯米團子 重生1997 諸天末世主宰 我在大唐當贅婿 都市真龍 超甜鰥夫有三娃 冷麵王爺的狂傲醫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