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逍遙自在(大結局)(1 / 2)

加入書籤

許多城市都有城隍廟,但上海這裡,供奉的神靈不太一樣。它由金山神廟改建而來,保留了原先的捍海之神霍光,後殿則供奉著上海城隍神秦裕伯。1937年,民眾又將清代民族英雄陳化成入祀,形成「一廟三城隍」的格局,再加上閻王、觀音、財神、月老等各路神靈,一年到頭,宗教節目層出不窮。元旦的「燒頭香」,正月十五的燈會,二月二十一日的城隍誕辰,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出巡等等,全是沸反盈天的熱鬧活動。

趕廟會的人一多,自然有不少商人聚集於此,叫賣各種香燭經書、日常用品。吳淞、川沙、三林塘等地的廚師聞風而來,開起茶樓酒肆、餐廳麵館。小攤小販更是繁榮興旺,沿街叫賣,煎炒烹炸,硬是把一座神仙廟宇,熏成了煙火氣十足的小吃盛地。

這裡成了上海市民生活的中心。老人喜歡在湖心亭茶館喝茶、聽評彈,精打細算的主婦會來采購日用品。而對小孩而言,有零食的地方就是天堂——據民國名醫陳存仁回憶,一個銅元的百草梨膏糖、兩個銅元的酒釀圓子、四個銅元的麵條配上「又大又厚」的肉,是當時小孩對於老城隍廟最深刻的記憶。

在那段娛樂活動貧乏的年代,城隍廟就像一個本土的夢幻遊樂場,供應著廉價的熱量,浮華的享樂,和最世俗的城廂風情。

這樣熱鬧繁華的城隍廟,自然被外地人目為上海市井風貌的典型。哪怕在交通沒那麼發達的民國時期,這裡也少不了外地人——甚至外國人——的身影。1933年,樓適夷《城隍廟禮贊》中如是說:

四五十部黃包車,接連地由小東門長驅西進,車上坐的都是高鼻子,藍眼睛的西洋人,據說是外國來的什麼觀光團,往城隍廟去觀光的。外國人畢竟聰明些,他知道沿外灘一帶的高大的白石房子,霞飛路的綠燈紅樓,都隻是上海的皮毛,要真正地認識上海的心髒,就得上城隍廟去。

八十多年後的今日,依然有許多洋人專程驅車前往城隍廟觀光。可惜時過境遷,如今的城隍廟,已成為一個將炸雞排、大蝦球和生煎包並肩售賣的景點,招牌一摘就能冒充任何地方的夜市。

天南海北的方言充斥耳畔,而僅存的上海口音,大多來自於不耐煩的服務員大媽。

提起城隍廟小吃,永遠繞不開這家店。上海人將有餡沒餡的統稱饅頭,而南翔饅頭店,賣的就是小籠饅頭,亦可簡稱「小籠」。

南翔饅頭店是一個階級社會的完美縮影,一棟三層樓,分為五個等級,門檻是**裸的金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江湖異界行 戰錘神座 拳皇裡的DNF格鬥家 全是高能 門通諸天 你必須羨慕我 非係統玩家 探索吧,冒險家 東晉碧玉 我有一座童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