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進組《笑傲江湖》,「戲霸」再上線(2 / 2)

加入書籤

曹軒猶豫了一下:「任盈盈的戲太多了,原著是藏於幕後,靠著東方不敗才號令群雄,現在都快成副教主了,邏輯上說不通啊。」

這也是曹軒的心裡話,坦白的說,張紀忠這版《笑傲江湖》。

場景、鏡頭設計和調度配樂、打鬥設計、服化道、演員演技全都算是一流水準,甚至部分可以說是電視劇領域的頂尖水準。

但是唯獨兩個比較大的槽點。

一個是李亞朋的表演,不能說他演的差,這位畢竟也是中戲科班出身,底子還是有的,但是關鍵字在於演出風格不對。

令狐沖這個角色是很矛盾的,既有放盪不羈瀟灑,也有許多憋屈和苦悶。

所以令狐沖要同時兼備兩種性格,既要展現人物特質,又要符合劇情,中間的火候比較難把握。

張紀忠這版《笑傲江湖》本身貼近寫實風,劇情又突出令狐沖的苦悶,偏偏李亞朋還長了個「樸實」的臉,所以就愈發造成令狐沖這個角色顯得窩囊。

而這個角色定位,也偏離了大眾印象中的令狐沖,在大眾印象中,令狐沖是瀟灑樂觀的浪子,即便是憋屈苦悶,也依舊會堅韌中帶著灑脫。

這個大眾印象其實一定程度上也脫離了原著部分情節。

但沒辦法,大家就這麼理解,電視劇想迎合大部分的觀眾,就要貼近這個大眾印象的令狐沖展開塑造。

你偏離了軌跡,與大眾認知不符,那就肯定要挨罵。

曹軒的最大優勢就在於,他有李亞朋這個趟完了雷的例子在,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

同時,還通過金手指,知道後世的網絡信息,了解大眾認知的令狐沖形象。

隻這兩項,就能幫曹軒在腦海裡大致還原出一個更受觀眾認可的令狐沖。

不過,光憑這些還不夠,《笑傲江湖》的另一個槽點,就是大量情節脫離原著。

這也是大部分改編劇的通病,因為各種原因,改了原著劇情,把自圓其說,就造成人物脫離原著,人設和劇情邏輯崩塌。

令狐沖就是這樣,在原著裡前期他其實沒心沒肺,根本什麼也不懂,後來屢經變故,才慢慢成熟。

現在直接讓令狐沖參與見證林家滅門,還和任盈盈針鋒相對,直接把兩個人的劇情和人設全變了。

曹軒巴拉巴拉一頓吐槽,把張大胡子的臉都噴紅了。

當初他去找金庸買版權時,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字不改,後來轉頭就給刪加不少劇情。

後來金庸看了劇之後,還生了氣,但是因為這版服化道、場景什麼的都很好,再加上和大胡子關係處得不錯,後來就把這篇揭過。

主要也是被習慣了,港台那邊的金庸劇,就沒一個按照原著來的,悉數魔改。

久而久之,金庸自己都懶得管,實在看不過眼才出來批評幾句。

後來老頭走了,改的更過分,最新版的《天龍八部》,喬峰是個擠眉弄眼的醜逼油膩男,T段譽初見王語嫣竟然尿了褲子………

當然,張大胡子也不是吃素的,開始拿出自己的理由。

最直接的就是,男女主要早一些出場,否則吸引不了觀眾。

要是按原著拍,令狐沖出場起碼要三四集,任盈盈估計得十幾集。

這個說法自然說服不了曹軒,要按這麼說,《射雕英雄傳》《倚天屠龍記》主角出場更晚,觀眾照看不誤。

兩人在休息室吵了十幾分鍾,張大胡子氣得拍桌子,但曹軒怡然不懼,甚至搬出了金庸。

打電話找老頭,原著作者說這樣拍可以,他二話不說,原著作者不同意,那你就得改。

這個電話張紀忠還真不敢打,最後咬牙認了,雙方各退一步。

令狐沖有關林家的情節全部刪除,但是男主必須在第一集出場,也就是加幾場華山門派的戲份,或者提前迎戰田伯光,兩線並行。

曹軒同意了這個改法,至於任盈盈的戲份,他勸了,大胡子不聽,曹軒也沒有多說。

說到底,他就是個演員,為了令狐沖這個角色據理力爭也就罷了,別人的戲份輪不到他管。

第一天進組,就和製片人吵了一架,逼著大胡子改戲,曹軒的「膽大妄為」震驚了整個《笑傲江湖》劇組。

曹軒也不在乎,說實話,他接了這個戲之後,就已經做好了當「戲霸」的準備,原著看了好幾遍,隨時準備和編劇、導演和製片人開戰。

說句不吉利的,萬一《笑傲江湖》拍砸了,張紀忠是第一責任人,他這個男主也逃脫不了關係。

甚至對比兩人的名氣,曹軒很可能會背上大部分的鍋。

與這個重大惡果相比,區區「戲霸」根本不足為慮。

陳道名、李寶田、薑聞、星爺都是「戲霸」,但戲隻要拍好了,收獲了觀眾的鮮花和掌聲,其餘的酸言酸語,沒人會理會。

至於傳出「戲霸」惡名,會不會影響曹軒接戲,就更不是問題了。

他自己就是影視公司老板,接不到外麵的戲就自己拍,到時想怎麼「霸」怎麼「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在遊戲裡種田基建 穿成嫡小姐總是被暗殺 炮灰男配掌心寵 鄉村小醫仙 神醫狂妃太囂張 逆風而上的你好耀眼 醉臥河山 爛成最佳導演 農家廚娘初長成 錦繡天下:王妃要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