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勢如破竹(1 / 1)

加入書籤

滿寵接受了韓宣的建議。

陽信近海,地多沼澤,由水路進出是最方便的。從中山回來隻能坐海船,而通往中山的海船每次靠岸都有記錄,隱瞞的難度極大。

除非中山有人配合。

朝廷已經派大鴻臚去中山,中山自顧不暇,怕是沒膽量配合陽信弄虛作假,篡改相關記錄。

除非之前就做好了一切準備,防患於未然。

隻是他們都覺得,以汝潁士人和青徐士人的張揚,未必會料到鬧出這麼大的風波,事先考慮得周全。畢竟以他們的能力,真想隱瞞的話,根本不會鬧到這一步。

滿寵快馬加鞭,趕到陽信之後,第一時間趕到海邊的大市,將相關的記錄拿到手中。

刺史親至,又有郡功曹陪著,市中官員不敢拒絕,隻能乖乖地交出記錄,然後派人通知鍾繇。

鍾繇倒不是很緊張,相關的記錄,他都已經收起來了。他打算等滿寵查不出結果的時候再去見他們,以便奚落一下滿寵和韓宣。

但荀諶反對鍾繇的方案。

荀諶說,滿寵任冀州刺史這麼久,一直沒有乾涉渤海的事務。這次突然來渤海,太守張昭又沒有阻攔,還派韓宣協助他,肯定接到了朝廷的詔書。

既然是朝廷想查,沒有理由隻查渤海,不查其他地方。你能將進入陽信的人藏起來,還能將其他人的蹤跡也藏起來嗎?

一旦被朝廷發現你故意隱瞞,那問題就大了。

天子為人寬仁,但是對故意欺騙他的人絕不姑息。這次派人徹查海外逃歸人員,原因正在於此。

你覺得袁熙能承受住朝廷的壓力,拒不交出名單嗎?你不清楚袁熙是什麼人,我太清楚了。他根本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苦難,也不是敢冒死一搏的人,否則不至於現在還受製於劉備。

想起往事,荀諶很傷感。

這幾年比較清閒,他時常回想往事。最讓他後悔的事就是袁紹逃出洛陽。如果當時袁紹能夠承受住董卓的壓力,沒有離開洛陽,他其實是有很大機會控製住朝政,擊敗董卓的。

說一千,道一萬,他們還是太軟弱了。

不僅是袁紹,也包括他們這些謀士。該走的時候不走,不該走的時候走了,最後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從手邊溜走。

在這一點上,他越想越佩服荀或、荀攸,能謀善斷。

鍾繇反問荀諶,那我們該怎麼辦?

荀諶說,我有上下兩策,看你選哪個。

上策是把那些從海外逃回來的人集結起來,送回中山。我們也一起去,自我流放,與袁熙會合。

有你我相助,袁熙才能走得更遠。

十幾年苦是要吃的,但十幾年後,我們也有機會在海外建國。海外遙遠,除了奉行大漢正朔之外,一切皆可自決,朝廷無力也無意乾涉。

下策是主動配合滿寵,然後看看朝廷的反應。

法不責眾,你我又不是主謀,天子想必不會重責,最多是免職而已。

鍾繇想了很久,選擇了下策。

他已經年過半百,未必承受得起海外征戰之苦。且袁熙乃是庸主,難成大器。侍奉他,不甘心。自立,未必有這實力。

與其如此,不如返鄉歸隱,做個閒人,將心思花在培養子孫上。

去年,他剛剛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鍾毓。老來得子,正是歡喜的時候。

鍾繇對荀諶說,我年紀大了,沒什麼奢望。你正當壯年,又有文若、公達為應,不要陪張子布折騰了。如果有機會返回朝廷,就好好抓住,去見滿寵、韓宣吧,配合他們行事。

荀諶明白鍾繇的意思,應了下來。

渤海自行施政數年,每一年的上計都是墊底,而且差距越拉越大,除了極少數堅持儒門信仰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已經失去了信心。

鍾繇已經後悔了,隻是不肯承認而已。

當初若不是固執己見,他也不可能由上黨太守轉為陽信長。

——

荀諶趕到市中,與滿寵、韓宣相見。

他雖是汝潁人,卻與韓宣交情不錯。加上荀氏在朝的雄厚背景,即使是滿寵也不願意與他發生直接沖突。

滿寵問荀諶,究竟有沒有,有多少海外逃歸人員在陽信,記錄在哪裡?

荀諶坦率的承認了有海外逃歸人員在陽信,有汝潁的,也有冀州的,相關記錄我帶來了。這件事是我經手的,縣長鍾繇不清楚,有什麼事問我就行。

聽荀諶這麼說,滿寵就明白了。

和韓宣一樣,鍾繇這是要撤了,荀諶是來頂罪的。

一來荀諶背後有人,就算他認罪了,大概率不會有性命之憂。二來他和韓宣交情不錯,逃歸的人中還有冀州人,韓宣也不能做得太絕。

所以,見好就收是最合適的選擇。

汝潁人底蘊厚,人脈廣,身段更靈活。

滿寵沒說什麼,接過荀諶提供的記錄,命人抄寫了一份,然後行文陽信縣,命鍾繇將相關人員控製起來,等待清點。

與此同時,滿寵上書朝廷,將查桉的經過一一匯報,請求進一步處理方案。

——

劉協先接到王絳的報告,知道袁熙的實力已經超過劉備,有坐大的可能。

當時便有人建議,將進攻交州的孫策撤回來,使其率領水師去中山,協助劉備擊潰袁熙,消除隱患。

但劉協否決了。

他有兩個理由:一是王絳初到中山,還沒搞清楚情況。袁熙坐大隻是一個猜測,未必是事實,大可不必見風就是雨。

海外之事,不能如此倉促,否則必然疲於應付。

要相信劉備,就算不敵袁熙,也不至於迅速潰敗,堅持一段時間,等待朝廷的增援肯定是沒問題。

另一個理由是他覺得袁熙沒有那樣的能力。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袁熙已經成年,他的性格已經定型,不是那種敢搏命的人。如果他真是一個勇者,當初在鄴城就不會選擇投降。

短時間內性格發生重大改變,除非他受了重大刺激,或者也是個穿越者。

真要是個穿越者,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反攻中原,更應該韜光養晦,先取倭國,然後直接去大平洋對岸的美洲大陸。

那裡有廣闊天地。

綜合這兩點,他覺得袁熙謀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可不必緊張。

半個月後,他又收到了王絳的上書:秦宓斬殺國淵,震懾袁熙、袁尚兄弟,成功化解了危機,完成了任務。

與此同時,他又收到了滿寵的上書,渤海的事也查清楚了,相關人員也控製起來了,等待下一步指示。

一場牽涉甚廣的桉件,迅速來到審判的階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帝重生,非要跟我談戀愛! 且喚仙名 七零旺家俏娘親沈雁秋陸元武 蓋世天驕韓楓蘇迎雪 諸天至高紀元 我在洪荒當土地 漫步諸天影視 萬古仙婿江天義秦洛璃 災變:我能煉金無限強化 弱冠請長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