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欲加之罪(2 / 2)

加入書籤

狗日的匈奴人,敢劫老子的財?

田芬勃然變色。

即使他沒聽過這句詈語,僅看劉協這神情,也知道不是什麼好話。

「陛下身為天子,當慎言慎行,不可學閭裡小兒無賴粗語穢語。」

「好,朕換一句文雅的。」劉協瞪著田芬,喝道:「你先去弘農驗收荊州貢賦,然後去平陽宣詔。就說平陽乃是衛霍故裡,豈可容匈奴人居之。他若不自行,朕當親率精銳,屠滅其族。」

田芬暗自後悔。

一時嘴快,平白惹來一身麻煩不說,還給了天子去河東的借口。

——

趙溫、張喜居中,士孫瑞等人分坐兩側,在搖曳不定的燈光照耀下,臉色忽明忽暗,神情各異。

田芬像是犯了罪的小孩子,臉色紅一陣白一陣,局促不安。

「諸君,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趙溫咳嗽了一聲,幽幽地說道:「陛下去河東之意已決,不如就這樣吧。關中荒殘,沒有一兩年時間,難以恢復,的確不適合立朝。」

魏傑微微欠身。「依司徒之見,當以何人鎮撫關中?」

趙溫與一旁的張喜交換了一個眼神。

張喜說道:「以理論,當效故事,以太尉統兵鎮關中為宜。隻是現在太尉在河東,又不知兵事,難以成行。南北軍護衛天子有責,也不宜輕離。不如另擇良將,拜為虎牙、扶風都尉,以鎮關中。」

士孫瑞嘴角微撇。

張喜此論,看似公允,其實用心良苦。

先以他沒有太尉之名,排斥在外,又以南北軍有護衛天子之責,將魏傑、宋果排除在外。

幾個關中人想回關中的計劃還沒出口,就被堵死了。

「既然太尉在河東,不如就由司空鎮關中吧。」魏傑說道:「留司徒輔佐天子,三公各司其職。」

張喜瞪了魏傑一眼。「魏伯俊,我本書生,沒有你們關中人擅長用兵,當不起這樣的重任。」

「司空此言,範圍未免太廣了些。」虎賁中郎將宋果挺身而出,正麵硬剛張喜。「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乃是世人公認,又不是我關中人自詡其能,司空何必言帶譏諷。」

原本在士孫瑞的計劃中,是要推薦他回關中的。張喜明言反對,他很不舒服。

張喜也沉下了臉,正要出言喝斥,趙溫咳嗽了一聲。「諸君,現在軍中將領有一半是涼州人,你們還為了關東、關西爭來爭去,也不怕讓人笑話。」

張喜、宋果都閉上了嘴巴。

「陛下說得是,河東自三代起,便是華夏衣冠之地,不能由匈奴人占據。隻是這些匈奴人本是大漢藩臣,如今匈奴內亂,他們被逐出部落,無奈之下,向朝廷求助。朝廷不能主持公道,已是無奈。再驅逐其人,甚至要屠滅其族,未免不合撫夷之義。」

趙溫嘆了一口氣。「諸君,誰能兩全之策,既解陛下之怒,又安匈奴之心?眼下朝廷艱難,輕起戰端,絕非上策。」

士孫瑞轉頭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尚書令裴茂。「既說河東之事,豈能不聽聽河東人的意見。巨光,你有何高見?」

趙溫苦笑。

士孫瑞話裡有話。

說河東之事,要聽聽河東人的意見。說關中之事,自然要聽聽關中人的意見。

可是他隻能裝聽不懂。

此時此刻,可以聽河東人說河東事,卻不能由關中人主關中事。

河東人的實力,豈能與關中人相提並論。

關東人可以接受天子去河東,卻不能接受天子回關中。

這根本就是兩回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帝重生,非要跟我談戀愛! 且喚仙名 七零旺家俏娘親沈雁秋陸元武 蓋世天驕韓楓蘇迎雪 諸天至高紀元 我在洪荒當土地 漫步諸天影視 萬古仙婿江天義秦洛璃 災變:我能煉金無限強化 弱冠請長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