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家人(2 / 2)

加入書籤

他是梟雄,就算不甘心居於人下,也會思量思量。

滁州軍數十萬兵卒,有金陵巨城為根基,有長江為天險,還有數萬水師。

就算亳州軍傾盡全力,與滁州軍在淮北決戰,取得勝利,滁州軍也根基依在,隨時卷土重來。

除了允許滁州軍跟著「北伐」,徒三沒有有別的選擇。

*

徐州州府外。

喜宴也吃了,年也過了,代表滁州來徐州吃喜酒的水進帶了手下返程。

徒三帶了手下諸人,親自送到城門外。

徐州距離京城比金陵近,消息也早到幾日。

隻是消息隱了下來。

除了徒三與陳舉人、江平幾人,其他人並不知道。

徒張聯姻已成,亳州軍與泰州軍也勉強算是「一家人」。

就是張誠這個泰州白衫之主,也親自來徐州送嫁。

如此一來,雙方就有了默契,新的一年,泰州軍往山東方向,亳州軍往山西方向。

這幾年江淮連年大旱,山東也有部分地方有旱災,山西卻是難得風調雨順。

山西風調雨順,人口本就不少,加上這幾年逃荒的人口,如今人丁正富庶。

亳州軍一縣一縣壓過去,人口與軍糧就能得到補充。

可是沒有等到亳州軍動彈,京城的消息就到了。

山西再富庶,也比不得京畿。

隻是徒三心中也有數,滁州軍能看著他占徐州,卻不會看著他去占京城。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亳州軍就算聯合泰州軍「北伐」,也要傾巢而出。

到時,滁州軍會看著?

徒三琢磨了好幾日,牙都腫了,卻是也明白,賭不得,也賭不起。

想要撇開滁州軍「北伐」,無異於癡人說夢。

要是台州軍還在,杭州府還在朝廷手中、十來萬人馬鎮著,滁州軍行事還會有所顧忌;可眼下台州白衫已經昨日黃花,杭州府也在滁州軍手中,江南無憂。

滁州軍完全能騰出手來北上。

既是撇不開,剩下的就是談了。

怎麼「北伐」,所占地盤怎麼分配?

有了決斷後,徒三的牙更疼了,嘴巴裡跟吃了黃連似的。

若是沒有前年的滁州之變,滁州軍、亳州軍就是一家!

如今看似他與江平依舊是兄弟,卻早已沒有昔日的親密無間;他與霍五父子還是親戚,也沒有了之前的全心以待。

後悔了!

早就後悔了!

可是徒三也明白,沒有了回頭的餘地。

姐夫站出來,還鋪陳眼下這番基業,就不會再縮回去。

當初姐夫肯舍得給他幾千人馬,如今卻不會給他半個天下。

昨晚,徒三與水進喝到三更。

提及鄉下往事,還有亳州時的艱難起步。

其實,徒三曉得,要是滁州軍也跟著「北伐」,對亳州軍來說最好的統帥人選就是水進。

水進重情厚道,說不得還有轉機。

徒三也明白,霍五多半不會如此選擇。

不管是能力,還是信任,還有鄧健在。

鄧健沒有兒子,也是武人性格,不耐心爭權奪利。

可是徒三依舊借著醉意,對水進道:「如今京城亂了,滅寧在即,盼著水兄弟北上,倒是你們兄弟一起進京……」

水進端著酒盅聽了,亦是滿臉期待:「我回去就請命,如此大事,怎麼能落下小弟?」

今日返程,隨著水進離開徐州的還有陳舉人與衛海。

這兩人代表徒三,前往金陵說起「滅寧」大事。

陳舉人不用說,是徒三器重的心腹謀臣。

至於衛海,說起來還與滁州軍有宿怨。

要不是衛海的兄弟衛江擠兌水進,就不會有江平偏心,隨後挑釁霍寶之事,就不會有滁州軍。

這兄弟兩人之前一人是徒三手下先鋒,一人是護衛長。

經過滁州之變後,兩人都受了影響,與徒三的親近不在。

直到徒三占楚州,對徒三有恩情的衛老爺子帶了家眷相投,衛家兄弟才重新受了重用。

等到衛氏進了徒三後宅,衛家兄弟雖沒有以「舅子」自居,卻也得到徒三更大的信任,加上兄弟兩個也屢立功勛,如今在亳州軍中也是數得上的人物。

之前徒三待滁州軍多有顧忌,遇到事情也不派江平與衛家兄弟。

可眼下不是過去的親戚往來應酬,也是要談「合作」事。

徒三不想一退再退。

水進來吃喜酒,帶了一萬親衛!

滁州軍的防備,已經擺在那裡。

那衛海帶了五千騎兵,護送陳舉人「出使」,就是亳州軍的態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大昏君 重生之我成了聖人 韓娛之勛 鬥羅之青玉流 人參果快跑 異界全能領主 重生就無敵怎麼辦 九叔世界無敵配角 諸天兌換抽獎係統 武俠刺客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