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2章 看海(1 / 2)

加入書籤

第1702章看海

紀功寺內的交談是比較「愉快」的。

或許,是真的愉快吧。因為大家喝了不少酒,也沒任何爭執或不情願。

來之前,這些人內心之中,差不多就有隱隱猜測,隻不過沒法證實或還抱著僥幸心理。

朝廷的旨意,最先抵達的陰山緣邊諸州。

剛剛忙完夏收的豐州府兵,被緊急征召了起來。他們一人三馬,帶著兩名仆從,馱著食水、甲胄、大槊、強弓,至各處集結。

這是酋豪們南下時看到的場景。

其實也沒幾個兵。豐、勝二州總共才萬兒八千的府兵,因為部曲較少,有些人甚至要親自參與農活,財力和戰鬥力都很一般。

鎮軍也就一萬多,大部分還是步兵,真的很可怕嗎?

他們不怕這些兵,怕的是那個在登州看海的老東西啊。

所以,最終乖乖地來到登州,在一個充滿壓抑氣氛的寺廟裡,喝了一頓滿不是滋味的水酒,接受了一個讓他們哀嘆不已的條件,然後還要留在這個老東西身邊逢迎拍馬,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

有些事情,看來就是命中注定,沒有任何改變的辦法。

七月底的時候,邵樹德帶著他們來到了蓬萊鎮,一個與赤山浦激烈競爭登州第一大港的地方。

港灣之內,鈴鐺每響一下,就有一艘船隻離港,前往北方。

遙想二十多年前,北上的船隻載運最多的貨物就是糧食和軍械了。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它們載運的貨物,已經悄然變成了絲綢、蜜餞果子、葡萄酒、清漆、燈台、藤椅之類的商品,甚至就連來自雲南的桐華布之類的特殊高價值商品都有。

這些貨物,外形不一、價值不一,老實說很占地方,運輸起來相對麻煩。

但需求就是一切。

有需求,別說雲南了,吐蕃的氂牛角都能給你整來,隻要付得起錢。

所以說商人喜歡統一大市場!

邵樹德依稀記得,17世紀法國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及其繼任者馬紮然,依靠強硬的政治手腕,取消了各省之間的關稅,形成了統一大市場,極大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充實了法國國庫,為路易十四親政後的興風作浪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9世紀,普魯士在北德意誌搞的關稅同盟,也是破除了各個邦國之間的貿易壁壘,形成統一大市場,隨後北德意誌邦聯成型,經濟推動了政治。

大夏則是另一種情況。

邵樹德取消大部分稅卡,進行稅製改革,說實話也是為了促進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之前藩鎮割據時代,有些時候銅錢甚至都不允許出境,更別說那些多如牛毛的稅卡以及故意抵製外鎮商品的氛圍了,這些極大阻礙了商業的交流,是他難以容忍的。

大夏二十餘道,任何一個道的商品都必須低成本、自由進出其他道。這是個最基本的要求,但歷史上大部分時候做不到,直到後世建國,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看到那些船了麼?」邵樹德問道。

「看到了。」莊敖、蘇支、渾釋之等人紛紛點頭。

「從蓬萊鎮到旅順港,如果遇到好風,一日夜即可抵達。去新羅,也不過三五天。」邵樹德說道:「一艘船能載運數千斛糧食,如果在陸地上,往往需要百輛四輪馬車,如果是普通的二輪馬車,則要更多。」

七個人都沉默著不說話,靜靜看著港灣內密密麻麻的船隻。

鈴鐺每響一次,都必然有一艘船出港,有時候甚至是兩三艘。

出港的船隻在外海海麵上漂浮不定,集結到一定數量後,便整隊北上,前往旅順、營口或鴨綠江口。

已經是秋天了,好風也就隻剩下一兩個月。過了秋天,北風會慢慢占據主流,屆時從旅順南下蓬萊會變得更加方便。

邵樹德看了他們一眼,道:「真以為朕看得上你們那點家業呢?海麵上流淌的財富,豈是你們能夠想象的?」

「當年,遼東嗷嗷待哺,運過去的除了移民,就是糧食、農具、耕牛等物事。但二三十年過去了,現在遼東人甚至會需要上好的檀木製作的家具。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的需求暴增,這說明什麼?」

「說明朕一手打造的遼東,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後,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時間段。現在,他們有一部分人已經富裕起來了,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安東府及遼東諸州,一共九萬二千府兵,他們有錢,是一個誰都無法忽視的重要市場。」

「商徒們紛遝而至,削尖了腦袋要做這門生意。就這樣,錢才能流動,稅才能到國庫裡。」

說到這裡,邵樹德轉過身來,看向眾人,說到:「有了充足的稅,朕便能驅使大軍,無往不利。」

「陛下聖明。」莊敖等七人紛紛賀道。

這話能聽得出幾分真誠,並不全是溜須拍馬。

他們常年生活在草原,祖輩、父輩跟著聖人出生入死,為他們得到了穩定的家業。雖然都知道大夏國勢鼎盛,禁軍驍勇善戰,但正所謂手握利器,殺心自起,看著部落裡的人丁、牛羊一點點變多,耳邊的阿諛奉承之詞一日日動聽,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心理膨脹,自高自大,大概都起於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把詭異吃到瀕危 成仙從江湖開始 三國從撿屍開始 關於我在木葉充當屑老板這檔子事 從鬥羅開始守護女神 重生末世之初:開啟無限進化之路 鬥羅:震驚,我成了比比東 大藏家係統 女尊世界的修真生涯 我搶了一艘外星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