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摩尼教(1 / 2)

加入書籤

獨孤求敗,金老爺的武俠小說體係中逼格最高的二人之一,憑借無敵於天下的強橫劍法被武俠愛好者們廣為傳頌。

順帶一提,另一個逼格突破天際的人就在天龍八部世界,現在應該還在少林藏經閣內掃地。

即便是年輕時的劍魔也同樣不容小覷,他在襄陽劍塚的第一柄寶劍下就留下了霸氣側漏的言語。

「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古人所說的弱冠之年通常是20歲,代表著男性的正式成年。

但如果長輩有意,也可以提前為後輩弟子束冠。

這名神秘劍客的自傳中特意提到過雙十之年,代表他弱冠時還不滿20歲,應該是此人的授業恩師臨死前提前為他行了束冠禮。

這段信息量巨大的自傳中,不但提到了疑似孤獨求敗之人20歲前後的經歷,更是牽扯到了一個讓劉雲頗為在意的組織。

「摩尼教和乾坤大挪移,也就是明教的前身吧?」

摩尼教是一個極為奇葩的宗教組織,發源於古波斯的薩珊王朝。

摩尼教是由一個叫摩尼的波斯人創立,其教義中糅合了佛教、基督教和波斯本地的瑣羅亞斯德教的部分精義。

這個大雜燴式的宗教生命力極為頑強,從三世紀一直延續到十五世紀才算正式落幕。

摩尼教傳播的範圍西至北非,東達華夏,在明朝立國後被當權者全力圍剿,從此才逐漸消亡。

但摩尼教殘留的思想依然在影響著華夏大地,據說明末清初十分盛行的邪教——白蓮教就吸收了一部分摩尼教的教義。

摩尼教的教義以最通俗的語言可以總結為短短幾句話。

「我們身處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的鬥爭之中,隻有信仰光明與黑暗抗爭,才能永遠的沐浴在光輝之下。」

正是因為這套信仰光明驅逐黑暗的核心教義,摩尼教傳入華夏後又被稱為明教、明尊教。

後世之人評價,明教是一個骨子裡刻下了造反因子的反社會宗教組織。

戰亂時期明教打著義軍的旗號造反,和平時期他們也一樣不消停,最終因為過度作死而把自己真的玩死了。

摩尼教最早正式傳入華夏大地是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後來玄宗李隆基以「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為由,嚴禁摩尼教繼續在唐域傳播。

此後摩尼教在中原的勢力轉入地下,唐亡後,中原大地進入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摩尼教趁著戰亂逐漸發展壯大。

後摩尼教得到高昌王國的賞識,從此紮根於高昌回鶻,成為高昌國的國教。

傳入中原的一支摩尼教長期受到中原執政者的打壓,實力很弱,隻能依附於佛教和道教,成為一部分人暗中信仰的秘密宗教,並改名為明尊教,簡稱明教。

為了躲避北宋朝廷的打壓,明教在民間改頭換麵,擁有多種奇奇怪怪的稱呼。

在淮南地區,明教被叫做二檜子,江東則是叫四果,江西又稱金剛禪,福建則叫揭諦齋。

由於摩尼教起源於波斯,教中傳下的功法與中原武林大相徑庭,招式和心法都十分奇詭,其鎮教神功乾坤大挪移最廣為人知。

乾坤大挪移是一門包羅萬象的異族武學寶典。

這門神功本身沒有積蓄內力的功效,主要是教導習練者如何激發人體潛力,有效的利用自身所擁有的每一分力。

除此之外,乾坤大挪移還能轉換陰陽二氣,隨意挪移敵我的勁力,擁有和鬥轉星移相似的借力打力技巧,甚至還能拓展修煉者的眼界,達到天下武功俯拾可得的境界。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練過乾坤大挪移的摩尼教高手,最終卻悄無聲息的死在一個無名劍客手中。

劉雲感慨著將秘籍翻到前麵的圖解部分。

「不愧是被稱為千年難遇的劍術奇才,不知道這位神秘劍客到底是不是獨孤求敗。」

……

「哈~」

第二天一早,有些睡眠不足的劉雲被靈鷲宮的侍女們喚醒,迷迷糊糊在她們的協助下洗漱完並穿好衣物。

由於在大漠風沙之中長期穿行,劉雲從現代傳過來的那套勁裝早已不堪重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嫁給暴君後她靠種田暴富了 土法造大明 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 解說席簽到一載終成全能王 地球禦姐喜提異星高能腦組織 人在海軍顏值拉滿 八零團寵:胖妞逆襲超有錢 裡表世界 楚後 詭畫美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