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喪事習俗(1 / 2)

加入書籤

李紅等人給老人擦洗了遺體,梳好了頭發戴上壽帽,換上了壽衣和壽鞋。

下一步就是抬壽材,這需要八個壯漢,農村叫八仙或者八大金剛。

鄧保和打著手電筒到村裡走了一圈,鬧的村裡的狗狂吠不已,狗叫聲叫響了整個村子,鄧保和才將人喊齊。

回到老宅後,客廳裡的桌子已經擺好茶點和茶水,等著眾人的到來。

而這個時候,鄧保和又到了村裡操持喪事過程總拿的家,請他起床到老宅為老人入殮。

老人叫鄧清風,今年六十二歲,四十歲接任村裡的上一任的總拿成為村裡新的總拿,這麼一乾也過了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來為村裡不少老人操持過喪事,在村裡備受人尊敬。

鄧清風也知道老人最近兩天可能就會去,所以鄧保和的到來,他沒有意外,起身穿好衣服,就跟著鄧保和來到了老宅。

走到廂房看著已經打理好的老人的遺體,鄧清風點了點頭,這時抬壽材的幾位也到了客廳,坐下喝著茶水聊著天。

沒坐多久,八人等睡意沒了,就走到老人為自己準備壽材的房間,先是將壽材蓋推開,抬了出來立在牆邊。

隨即八人合力將壽材主體抬到了大堂的一側,放在四塊完整的青磚上,剛好是壽材的四角。

將壽材放好後,擺正擺直,八人又回到座位上坐下閒聊起來,喝了一會茶水,就各自回家休息去了。

隻有住的近的人和鄧清風留了下來,先是安排鄧保和在大堂裡鋪了一涼席。

然後讓鄧保和、王鑫宇、李海波幾人將老人的遺體搬到涼席上。

擺正老人的遺體後,收攏雙腿拉直然後讓雙腳並攏,雙手自然伸直放在身體兩旁。

再在老人的臉上蓋上一張黃紙,遮蓋老人的遺容。

接下來就是處理棺材的內部,鄧清風先是在棺材內部鋪上一層石灰,用作防腐。

然後鋪上幾張柔軟的乾淨的大白紙與石灰隔開,也不能讓石灰落到白紙上麵。

隨後鄧清風招呼幾人抬著老人的遺體,放入棺材內,頭下墊著一個枕頭。

遺體要擺正,腳掌要踩到棺材的一頭,朝向大門外麵,並且腳要並攏,係好絆手絲和絆腳絲。

鄧清風又招呼了一下鄧保和幾人整理了一下老人的壽衣、壽帽和頭發等。

這個時候李紅端著一個飯碗來到了棺材的旁邊,舀了一點大米、茶葉以及一小些銀子碎末混合的東西,放到了老人的嘴裡。

這是葬禮的習俗,飯含。

但是十裡原的習俗是不放銅錢,稍微放一點銀子和金子的碎末就行了。

鄧清風用黃錢做成了一串黃錢銅板,用繩子穿在一起給老人戴上,同時李紅也拿出剛剛削過一點點銀碎末的銀手鐲,給老人戴上。

這寓意著口中含錢,穿金戴銀,希望老人來世吉祥富足。

再然後就是拿著幾身老人的衣物放到棺材內的兩邊,起到填充空間以及固定遺體的作用。

李紅又拿著自己一家和鄧鳳章他們幾家的衣角,包在一個小袋子裡放到老人的手裡。

最後就是往老人的頭部的兩旁,先是用衣物和黃錢隔著,然後立著放上瓦片,瓦片頂到棺材內部的兩邊就行了,頭頂空著的地方也放滿老人的衣物。

這樣下來老人的遺體就算是收殮完成了,鄧清風也做著最後的事情,找到棺材的中線砍了一道痕跡,是用來固定吊錢和確保遺體是否擺正用的。

隨即鄧清風又砍了四根筷子放在棺材的四角,招呼幾人抬起棺蓋壓在筷子上,並留了一道缺口可以看見裡麵的情況。

這樣也是避免老人又活過來,老人的親屬能發現,不讓老人最後窒息而死,同時也是為老人的娘家人來送老人一程。

忙完這些,天快亮了,鄧清風對鄧保和囑咐道。

「保和!天快亮了,把老人這期間睡過的席子、被子、枕頭、衣物什麼的都拉倒村口去燒了吧!」

「忙完,還得到李家村孤峰觀找小道長給老人選墓穴呢!」

鄧保和點頭,隨即帶著王鑫宇和李海波用籮筐將東西都裝了起來,挑著就到了村口。

鄧保和三人先是將麥稈鋪在地上,然後鋪上涼席、被子、衣物、枕頭什麼的,老人的鞋子則是腳尖朝向村外麵。

最後三人點上紙錢、蠟燭和香,打了鞭炮祭拜了後,就點燃了涼席底下的麥稈。

大火燒了半個多小時,最後地上一堆黑灰,微風一吹地上的黑灰,仿佛卷起了老人的靈魂。

鄧保和三人返回後,李紅幾人已經做好早餐,隻是心情沉重的幾人卻是沒什麼胃口吃。

鄧詩文這時候看著鄧保和說道「爸!等會我能跟你一起去孤峰觀嗎?」

吃著早餐的鄧保和詫異的看了眼自己的女兒,平淡的同意道「嗯!」

鄧清風倒是樂嗬道「我也有多年沒有見過清源那小子了,自從老道長去世後,清源也出去上大學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我的武功無上限 大商聖 在原神的長草期 凡人修仙之魂穿石像戰諸天 我還沒上台,經紀公司就倒閉了 老婆直播,我神豪教父身份被曝光 一開始我隻想拍爛片啊 封神之這個哪吒很穩 顫栗絕境 神豪從遇到富婆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