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2)

加入書籤

劉傑捧著酒壺就站在朱厚照身後,聽到朱厚照這麼說。他往後退了一步,然後羞赧地說:「使不得使不得」。

「嗬嗬,傑兒。既然陛下這麼說,你就坐下來吧」,劉健倒是心思剔透,馬上明白了朱厚照的意圖,這是在提攜劉傑呢。

幾人開始動筷子,酒過三巡後,劉健率先打開話題,「陛下,這位是王鏊,字濟之,曾是先皇侍講學士、日講官,後來在吏部擔任右侍郎;這位是劉忠,也是先皇的侍講學士,直經筵,兼任東宮講讀,介夫你應該熟悉吧」?

楊廷和拿起酒杯,對著劉忠舉起杯子一飲而盡。朱厚照撫掌,笑著說:「嗬嗬,你們兩個該好好敬劉老大人一杯,劉老大人可是在朕麵前極力推崇你們的。當然,也是你們為官正氣,朕相信劉老大人沒有私心」。

王鏊和劉忠大大方方的站起來敬了劉健,為官多年,察言觀色的本領自是爐火純青,朱厚照能當眾這麼說,就是沒把自己當外人,兩人滿心歡喜,對於劉健更是感激不盡。

朱厚照舉起酒杯,輕輕的說:「劉老大人,委屈您了,朕虧欠了你」。

嚇得劉健連忙擺手,「陛下,您可折煞老臣了,您可別讓老臣晚節不保。老臣已經心滿意足了,得先皇信任,能輔佐先皇中興大明,就不枉老臣的一番心血,陛下是有鴻鵠之誌的,這幾年老臣一直在琢磨陛下的,新政,越琢磨越是覺得妙不可言,陛下多處下手,率先解決了朝廷的頭等大事,讓歲入大大增加,真讓老臣驚嘆不已」。

朱厚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放下杯子後,聲音略帶傷感:「朕有今日,是因為站在你們的肩膀上。若沒有父皇和劉老大人的努力,朕也不敢輕易施行新政。今

日朕登門拜訪,一是要給劉老大人道歉。第二個嘛,是想和劉老大人討教」。

「陛下,請說,老臣知無不言」。

「李東陽和謝遷,這兩人可堪重任否」?涉及內閣另兩位,還是弘治帝時期三位閣臣,在場眾人放下筷子,靜靜等著劉健發言,隻有劉大夏舉起杯子輕啜,仿佛和自己無關。

劉健撫須沉思,該怎麼回答呢?這是在考驗自己啊,陛下這麼問是對兩人不滿嗎?劉健轉而一想,這也不對啊,若是陛下真的不滿兩人,按照陛下的性格和手腕,絕不會讓兩人進內閣的。現在陛下擴充內閣,表麵上看是把內閣的權利分散了,但恰恰是這樣,反而表明陛下非常重視內閣,將來內閣必定是大明的權利中樞。

朱厚照也不催促劉健,劉健左右衡量後,先是自嘲了一句:「陛下可真是問倒老臣了」,而後斟酌著說:「老臣和賓之、於喬同僚十數載,兩人脾性還算了解,賓之心思較為縝密,有急智。於喬性格雖然火爆但為人仗義,入得於喬法眼的人少之又少,王華算是一個吧。兩人為官多年,賓之門生較多,於喬不屑為之,兩人爭端倒沒什麼,都是為了政事。至於說兩人私下情況,那就不是老臣能了解的咯」。

聽完劉健說完,朱厚照心裡大致有了判斷,笑吟吟的說:「朕聽劉成學說,他的父親劉傑是劉老大人的智囊,隻是懷才不遇,屢考不中。朕姑且不論真假,單說八股取士。在座各位都是通過此舉進入朝廷的,朕想問問,八股取士真的合理嗎?科舉的含義是為朝廷選拔人才,但朕百思不得其解,八股文章寫的再好,真的就會處理繁雜的政事?古人崇尚君子六藝,當眾也沒有八股,為何我朝選拔人才要用八股呢」?

劉傑先是狠狠的等了一眼遠處的劉成學,劉成學尷尬的扌莫著腦袋。整晚不怎麼出聲的劉大夏突然說:「陛下,臣有一言,八股取士合乎儒學,雖然不能證明學識,但儒學之下,需要的是尊崇儒學的人。太祖奉行朱熹學說,那八股就成了科舉的必然,科舉三年一次,所有讀書人等的就是這一天,貿然改變規則,會引起讀書人的強烈反彈,若陛下有心改革科舉,首先要想個萬全之策解決讀書人的後顧之憂,不然難以推行」。

朱厚照話鋒一轉,「這個事情就要勞煩劉首輔了,在施政上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您可以多請教劉老大人,他首輔執政多年,處理政事經驗豐富,可以給你不少幫助」。

朱厚照這麼一說,大夥兒也就明白今晚的宴席是為誰準備的,劉大夏也不矯情,端起酒杯走到劉健麵前,恭敬的說:「劉老大人,以後我就要常來麻煩你了,請多多指教」。

飯後,劉健將幾人帶入廳堂,朱厚照環視了一周,極其簡陋,與劉健的身份實不相符,不過是簡單的幾件家具,看上去使用年限已久,桌案和椅子扶手都磨白泛黃了,朱厚照指著劉成學問道:「你每年從西山領取那麼多銀兩都花哪去了?怎麼不給家裡添置一些物件」?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覺醒雷神聖體 新真人 大宋第一匠戶 誰說奶媽就該被保護 為了情係統 遷墳師 通天之巔 從前有風,我遇見你 太子爺的惹禍精 緝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