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請你文藝到底啊!(1 / 2)

加入書籤

鄉試一般有三大主官,主考官是眾所周知的,另外還有負責考務的提調官,負責考場紀律的監試官。

其中主考官和監試官,一般臨近考試才會公布,防止提前串通舞弊。而南直隸鄉試的提調官,一般按慣例是有應天府尹來擔任。

也就是說,在四月初的當下,南直隸鄉試主官裡,隻有江府尹是唯一能明確的一個。

之前秦德威一直在與江二公子來來回回打啞謎,大家全都下意識地默認是因為府試而糾纏。

本來府試不公是個小事,對正三品府尹而言真的是件小事,就像是從公堂拿了幾根蠟燭回家用一樣。

可等江二公子受到那首堪比唐詩的七律刺激後,忍不住親口說出自家父親後,秦德威卻突然將「不公」指向了鄉試,這頓時讓許多人後背發冷。

再回想起來,這小學生似乎一直是在各種挑逗江二公子

一下子涉及到鄉試大典和京兆尹本人,話頭立刻很敏感,頓時沒人敢公開發言了,都在竊竊私語。

連江存義本人也覺得不妙,一時不知如何答話,等著別人站出來打圓場,又被顧老盟主勸著先冷靜一下。

另一個被請來助拳的青年領軍人物王逢元畢竟年紀不大,閱歷不深,感覺對這首七律有很多不理解之處,但距離老師比較遠,不好過去請教。

他左顧右盼,突然在附近發現一個眼熟的人影,便悄悄湊過去側耳傾聽。果然聽到那人對旁邊一個白衣士子說:「在下鬆江府生員何良俊」

白衣士子乾脆利落的問道:「行了行了,在下明日在舊院做東道!何兄還是明言了吧,這江二爺為何聽了詩就突然發急失措?」

何良俊答道:「不能怪江存義著急,因為此詩注定會流行一時。」

白衣士子真是沒有太明白,又請教道:「為何?」

又敲定一次秦淮舊院東道的何良俊耐心解釋道:「因為詩詞裡最容易流行的兩個主題裡,一是情愛,二是切合當前時事的諷刺。

閣下別忘了,在當下南京城,南直隸最好的一批讀書人全都聚集在秦淮河兩岸,比如在下這樣的。

我們舉子皆為本鄉一時之選,但最終大都是無緣中舉的。團扇才人居上遊這種諷刺,實在太切合落榜之人不服氣的心境。」

最近何良俊在南京文壇也小有名氣,大家都知道此人眼光很準,解讀精確,寫詩詞能力或許比不了頂尖大家,但判斷流行度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便又有幾個人湊耳傾聽,最終何良俊總結道:「而且此詩手法不隻是淺白的直刺,還有強烈的個人格調。

詩家埋伏了很多隱喻,似乎可以有無數種解讀,這又非常有助於作為話題口口相傳。」

白衣士子一下子沒明白:「真有那麼多隱喻?」

何良俊隨口舉了個例子:「比如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這一句,你細品,是不是暗喻數千舉子參加鄉試的意思?有沒有體會到一種對看詩舉子們濃烈嘲弄的意味?

還有團扇才人居上遊,你說是諷刺當今時事,但你細品,焉知不是詩家幫助王憐卿出頭,單純諷刺馮雙雙不配秦淮四大美人位置?

又比如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這一句,你細品,有沒有暗諷互結盟社、以名士自詡的風氣?」

偷聽半晌、盟社風氣實際受益人王逢元忍不住開口辯解道:「不對,這句分明是詩家位於底層處境卻又羨慕上流的自嘲。」

何良俊沒有反駁,隻是聳了聳肩膀,隻對明日金主白衣士子說:「你看,解讀爭議不就這樣產生了嗎?

此詩若不流行,還有什麼能流行的?那江二爺能不急眼嗎?」

最後何良俊長長嘆了一口氣,羨慕嫉妒恨的說:「此等天賦,恨不能為吾所有!」

別人倒是沒有笑話何良俊,誰又不是同樣心思呢?

寫個嘲諷題材的詩,都能寫出冷眼看世人、埋了一堆隱喻、連看詩之人一起嘲弄的裝逼勁兒,誰不想呢?

王逢元也迷茫了,之前他雖然被殺了好幾次,但一直抱著「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態。

但現在他開始自我懷疑,自己和小學生真的能是「瑜亮」?

這時眾人又聽到秦德威朗聲道:「在下最近閱覽六朝史書,感慨歷代興衰,寫了支曲詞,敢請諸君品鑒!」

眾人:「」

這個轉折是不是有點太生硬了?在逐漸緊張沉寂的氣氛裡,大家都在解讀議論你的隱喻大作時,你又突然強行插播音樂又是什麼鬼?

琴聲很及時的響起,眾人順著聲音看去,居然是王憐卿坐在窗邊席位那裡,開始彈奏曲目。

在座中不乏懂得音律之人,立刻就感受到了淒然蒼涼的曲意,就是不懂在這時候彈這種曲子是個什麼意思。

秦德威慢慢走到窗邊向外看,隻見秦淮河上燈火通明,畫舫穿梭,夜色下河水波光粼粼,兩岸亭台樓榭亮如白晝,入目處一片金粉繁華。

王憐卿彈的曲子並不長,仿佛隻是個前奏。

然後她就站了起來,同樣走到窗前背對著眾人,與小學生並立,看著窗外景色。

窗外的繁華盛景有那麼好看嗎?外地人可能會驚呼,但南京本地文人都已經見慣的了,實在不覺得新鮮。

突然王憐卿又開始吐氣發聲,靠住小學生,背著眾人唱道:「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這是戲腔清唱!眾人立刻又分辨出來了,天下承平日久,這世道寫戲劇還是挺時髦的,很多讀書人都很精通戲曲。

沒人大煞風景,一個名花榜前幾位的大美人主動在這裡演藝唱戲,何等稀罕難得,不聽白不聽!

平時若想請王憐卿這樣等級的美人獻唱,還是唱戲,不砸錢是不可能的!

又聽王憐卿徹底展開了嗓音繼續唱道:「王謝子弟堂前燕,隻認衣冠好!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聽完這句唱詞,不少老戲迷頓時激動的渾身起雞皮疙瘩,意識到這段戲詞絕對不是一般常見的東西!

伴隨著王憐卿的唱腔,眾人感到一幅畫麵徐徐展現。

「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這六朝興亡看飽!

玉樹歌殘了,煙煤鎖神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神豪從木葉世界開始 我和詭異躲貓貓 全球降臨:末日仙農時代 絕品仙尊贅婿 開局一條狗修煉靠簽到 從散修開始統領洪荒 佛係宋格格 聯盟之我真的好強 失憶後,成了陸少的心尖寵 從少年駭客開始的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