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二章 輿圖(2 / 2)

加入書籤

「且當海上漲潮之時,鴨江口出水不暢,其時小船大船,皆可通行,即令瀛洲號、樂浪號也能進抵九連城下,如此足以揚我軍之長,避我軍之短,拿下九連城,易如反掌。」

張臣說完這些話,靜靜站著,等著楊振的回應。

不過,楊振隻是點了點頭,隨即便轉向了張得貴。

「老張,你也說說想法吧。」

「這個,卑職以為,與清虜決戰不能急於一時,以黑虎掏心之勢,直奔遼沉,雖然痛快是痛快,可是危險也大。」

張得貴很少在這種問題上發言,但是卻並不意味著他沒有想法,或者他不懂。

有道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張得貴在軍中東奔西走南來北往幾十年,又豈會對戰場的選擇毫無想法?

正所謂老馬識途,而這也是楊振尊重軍中老人的原因。

就見張得貴平平澹澹地又相當隱晦地說完了對直攻遼沉腹地的反對意見之後,頓了頓,接著說道:

「若是以卑職的想法,此戰事關重大,我們敗不得,因此還是要穩當一些,不要無把握之仗。若是能首戰得勝,調動清虜東來,我們就算是盡了我們首戰的本分。」

張得貴說到這裡,就沒再往下說了,但是他的想法卻已經顯而易見了。

「嗯。」

聽完張得貴的這番話,楊振嗯了一身,同樣隻是點了點頭,然後目光轉向沒有說過話的李祿。

「李祿,你的想法呢?」

「卑職贊成張總管的看法,此戰事關重大,首戰尤其重要,首戰得勝,全軍都將士氣大振,首戰失利,恐全軍也將為之膽寒。卑職也認為九連城易取,當先取九連城。」

「嗯。」

楊振又一次點點頭,沒做評價。

此時他環視大堂之上,隻剩下張國淦、嚴省三、楊珅三個站著的副將沒說話,於是對三人說道:

「你們呢,也說說自己的想法。」

「卑職,卑職沒有想法,都督說咋打就咋打,卑職聽都督的!」

張國淦見楊振詢問,當先一個開口,可是他開口跟不開口沒什麼兩樣。

楊振聞言臉色一沉,轉而看向嚴省三和楊珅。

這時,嚴省三從後麵繞了出來,同樣來到了那堵座屏風的跟前,指著座屏左上角九連城所在的位置說道:

「卑職在贊成先打九連城,理由有三。一者,九連城距離鴨江口甚近,進軍更加容易。

「二者,仇總兵、祖總兵兵馬就在附近,不必跨海轉運,皆可就地使用。

「三者,和寧國北方二道兵馬都元帥身在曹營心在漢,可以為我們所用。有此三者,攻取九連城首戰必勝!」

楊振叫張國淦、嚴省三、楊珅一起與會,也是給他們機會,就是希望此戰過後,將他們也盡快提拔到一方總兵的位置上去。

然而張國淦卻領會不到這個意圖,令楊振一陣失望。

但是嚴省三顯然沒有辜負楊振的提攜,他不僅態度明確,而且所說出來的三個理由,一個比一個有說服力。

甚至包括一開始主張走海路,攻打海州城的祖克勇,聽到這裡,也不由自主頻頻點頭。

事實上,祖克勇的本心,隻是希望利用水師海路安全無虞的優勢,去打海州城,以達到調動清虜在熊嶽與蓋州方向駐軍的目的。

隻要熊嶽、蓋州方向的清虜軍隊後撤了,那麼金海北路和金海東路一個從南出兵,一個從東出兵,再加上海路兵馬,就有了奪取熊嶽或者蓋州的把握。

然而他的出身,配上言辭有些不當,卻引起了對遼西祖家將有著極大看法的袁進的誤解,讓他百口莫辯。

同時,他又不是一個喜歡辯解的人,所以麵對誤會,他也不解釋,直到現在嚴省三又提到了他,他才重新點頭表態。

那意思也很明顯,就是他贊成嚴省三的說法。

楊振見狀,沖他點了點頭,隨即看向在場最後一個人。

「楊珅你說說看法!」

「是,都督。」

楊珅也已認識到,楊振叫他來不單是為了來給在座的一眾總兵官們端茶倒水來的,其中看重與提攜之意已經十分明顯。

也因此,他一直在細聽其他人的說辭,同時也漸漸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卑職也認為先打九連城為上上策。除了方才嚴副將所說的三點必勝的理由,卑職認為,還有一點必打的理由。」

「哦?你說說看!」

「是,都督。卑職以為,我軍此番首戰出兵,其要不在決戰決勝,要在調動清虜,不管是遼沉的清虜,還是蓋州熊嶽的清虜,也包括之前退守鳳凰城的清虜,隻要他它們動換地方,我們就有了打敗它們的機會。」

「嗯,你到有點大局觀了。隻是,何以打了九連城就能調動清虜?」

顯然,楊振這是刻意在給楊珅抬轎子。

其實楊振已經想清楚要怎麼做以及為什麼必須這麼做了。

但是,他也想聽聽楊珅把這個問題看到了什麼程度,也想再看看其他人的態度。

如果他的想法跟自己一樣,那麼借著他的嘴說出來,自己也有增補的餘地。

如果他的想法跟自己不一樣,那麼或許能開啟新的思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無限作死就變強 太古龍象訣 冠冕唐皇 霸主學院 你的好友上線了 看完你還敢一個人睡算我輸 超級神醫在都市 天命刑警 師道成聖 太墟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