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一章 還撤(1 / 2)

加入書籤

就這樣,在車禮亮逃到了安州城的第二天一早,安克誠、蔡門亨就做出了棄城南撤平壤府的決定,然後一邊派人南下報信,一邊不等平壤那邊同意,就帶著安州城的兵馬百姓倉皇逃向了平壤城的方向。

對於安州牧使安克誠的這個決定,身在平壤府城的沈器成沈器周兄弟還沒有來得及阻止,就又接到前方順川城送來的消息,得知安州起義的兵馬百姓已經棄城南下了。

順川城派來報信的人,也帶來了順川城守將與義兵指揮們聯名請求撤離的書信。

無可奈何的沈氏兄弟,也隻好捏著鼻子認了這一切,但是卻下令叫跟隨安克誠撤退的車禮亮所部定州兵,接替平壤府派去的起義軍,留在順川城為安州撤離的百姓斷後。

也虧得清虜兵馬在拿下了定州城後,按照黃台吉的旨意駐兵城內休整了兩天,要不然的話,他們恐怕連撤離的機會都沒有了。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一撤再撤的車禮亮所部殘兵,跟在一批北方來的難民隊伍後麵,抵達了平壤城的北門外,即慶昌門外。

平壤府城,古稱箕城,因為城內外遍植柳樹,又有民間俗稱叫作柳京。

此城地勢高,又臨大同江, 是朝人南北水陸要害,也是李朝北方重鎮雄城。

平壤府城原本城池高大, 頗具規模, 有外城、內城之分, 而且外城各門又有甕城,算得上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城了。

但是, 到了崇禎十三年,或者說到了偽清崇德五年的時候,平壤府城早已沒了昔日重鎮雄城的樣子。

眼下城池的規模仍然不小, 可是原來高大的外城以及諸多易守難攻的城防設施,已經盪然無存了。

——它們先是在清虜首次入寇的丁卯胡亂之中損毀嚴重,後又在清虜第二次入寇的丙子胡亂之後被清使勒令徹底拆除。

至於鼎盛時期內外城多達十數萬的城中常住人口,也在一次次的戰亂之中,銳減到了不足兩萬人。

當然了, 十一月以來, 隨著北方二道各州府難民百姓的逃亡南下, 眼下平壤府城的人口也在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裡, 恢復到了鼎盛時期的水平。

隻是,驟然增加了數倍的人口,並沒有給城池防禦帶來多少好處,反而使得連日來城中糧價飛漲,乞丐遍地,一片混亂。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從舉旗反清之後一直實際主持城內事務的沈器成沈器周兄弟, 內心的惶恐, 一點不比從安州定州逃來的安克誠、蔡門亨、車禮亮他們少。

當天下午, 車禮亮率領麾下殘部,剛剛逃進慶昌門內, 城北不遠處就出現了清虜前鋒馬隊的身影。

城上負責城防的小將柳之蔓, 慌裡慌張地下令關閉了城門, 也將大批等待入城的難民百姓關在了城外。

初來乍到的清虜前鋒馬隊隻有數百人, 他們來到城外,並沒有發起攻城或者沖擊城門, 但是卻將滯留城外的大批朝人難民, 嚇得乾脆繞開城池,四散逃去。

城上的守軍義兵,在柳之蔓的指揮下,戰戰兢兢地打響了城頭的大將軍炮,將試圖接近城牆的清虜前鋒馬隊打退了回去。

可是接下來清虜前鋒馬隊在城外的繞城偵察, 依然將城內的緊張氣氛推向了頂點。

「怎麼辦?怎麼辦?清虜前鋒探馬來了,他們的大軍還會遠嗎?到底是守,是撤,我們得趕快拿定主意了,得趕快拿定主意了啊!」

剛剛被柳之蔓接應入城並被領到府衙拜見城內幾位大佬的車禮亮,一進到府衙二堂議事廳,就聽到有人急慌慌地這麼說道。

「還撤?」

車禮亮自從逃出定州城之後不久,就對當時棄守定州的決定暗暗感到後悔,所以此時他一聽見撤字,心裡就是一陣突突。

當初他選擇出逃的目的,本來是為了保存自己麾下的兵馬,可是結果呢?

在城外的冰天雪地裡麵,他們徹底失去了城牆和房屋的保護。

好不容易拉起來的五千餘兵馬,在清虜大批騎兵馬隊的一路追擊之下,最後隻剩下千餘人跟著他逃進了安州城。

更慘的是,他後來從輾轉逃至安州城的難民嘴裡聽說,跟著定州牧使逃亡海岸方向的兩三萬逃難的百姓,幾乎全軍覆沒。

知道了這些事情以後,他就一直在想,如果當初不是倉皇出逃,而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死守呢,結果又會如何?

最壞也不過就是全軍覆沒了吧。

如果數萬軍民死守定州城,那麼無論如何,也一定能給清虜的兵馬造成一些損失。

尤其是自己,殺一個清虜夠本,殺兩個就算賺一個,總好過現在背負著無盡的屈辱和悔恨苟活。

想到這裡, 車禮亮十分不滿地, 同時又帶著些蔑視地看向了那個說話之人。

那人正是最近這段時間裡平壤府城內的主事者兵曹判書沈器遠的弟弟沈器成。

對這個沈器成, 車禮亮的觀感是十分復雜的。

早在九月下旬的時候,他們這些從鎮江堡城返回各自任所準備改旗易幟抗虜反清的時候, 這個沈器成比他們下手的早, 出手也狠。

當時的沈器成,憑借其兵曹判書沈器遠弟弟的身份,已經在平壤城內和介川礦場籠絡了一批人,一接到鎮江堡傳出來的討虜檄文,立刻就打起了大明征東將軍楊振特命全權使者、朝人忠義歸明軍總監軍的旗號,將介川礦場附近上萬名礦工拉到了自己的旗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無限作死就變強 太古龍象訣 冠冕唐皇 霸主學院 你的好友上線了 看完你還敢一個人睡算我輸 超級神醫在都市 天命刑警 師道成聖 太墟王座